罗志旺离开后,研究室里的热烈气氛依旧不减。
欢呼声和议论声交织在一起。
陈长河面带笑容地环视众人,抬起双手,向下虚按了按:“好了,大家先静一静,听我说几句。”
他的声音不大。
但喧闹的研究室很快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再次聚焦到他身上。
“聚山。”
陈长河看向黄聚山:“你安排个人,把这份样刊仔细地复印几份。原件只有这一本,大家都想仔细看看,传阅起来不方便。”
他顿了顿,扬了扬手中那本崭新的期刊,半是认真半是玩笑地特意叮嘱道:“复印的时候千万小心,可别弄脏弄皱了。
这原件我还得完完整整拿回家去,向沈总显摆显摆呢,有利于我提高家庭地位。”
他这番接地气的话顿时引来一阵善意的哄笑,气氛变得更加轻松融洽。
黄聚山也笑着应道:“主任您放心,我亲自去复印,保证原样奉还,绝不耽误您回家报喜。”
陈长河点点头,目光扫过全场,收敛了笑意,语气郑重道:“好,那么现在,宣布两件事!”
众人立刻屏息凝神,认真听讲。
“第一。”
陈长河伸出一根手指:“按照我们经济研究中心之前定下的科研成果奖励标准,所有参与过这篇论文相关工作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收集、文献梳理、模型调试、文稿校对等环节的同事……”
他特意强调了范围,确保所有付出努力的人都被涵盖在内,随后提高音量:“这些人,这个月都会收到一笔额外的项目奖金!这是你们应得的!”
“哇!主任万岁!”
“太好了!”
话音刚落,研究室里立刻爆发出更热烈的欢呼和掌声。
对于这些大多还年轻的科研人员来说,这不仅是物质上的奖励,更是对他们辛勤付出的极大肯定。
待声浪稍平,陈长河微笑着伸出第二根手指。
“第二,作为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我个人自掏腰包,今天晚上在酒店设宴,请大家务必赏光,我们好好庆贺一下!不醉不归!”
如果说刚才宣布奖金是让人兴奋,那么此刻宣布聚餐庆祝则是彻底点燃了所有人的激情。
“主任英明!”
“谢谢主任!”
“吃大餐喽!”
欢呼声几乎要掀翻屋顶。
在这热烈的气氛中,黄聚山小心翼翼地接过样刊,亲自去复印。
其他人则一边继续着手头的工作,一边兴奋地讨论着晚上的聚餐,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与喜悦的笑容。
陈长河离开经济研究室,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准备给沈麦麦打个电话,告知喜讯。
但就在此时,电话铃声响了。
陈长河看了眼来电号码,发现竟然是程宗源打来的。
这位当年的《经济研究》主编、国家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如今还保留着《经济研究》主编的职位。
但在社科院内部,已经升任至经济学部主任,管理着包括经济研究所在内的六个研究所。
这两年,陈长河虽然忙着诸多事情,但也时常在《经济研究》发表论文,与程宗源保持着联系。
因此一眼就认出了电话号码。
“程主任。”
陈长河拿起听筒,语气轻松,带着笑意:“您怎么有空给我打电话?有何指教?”
他的话音刚落,电话那头便立刻传来程宗源那中气十足又带着浓浓震撼的声音:“陈主任啊陈主任!
我说你这几个月怎么既没往我们《经济研究》投稿,也没在其他国内期刊上看到你的新作。
我们编辑部的人还念叨你是不是忙于行政,疏于学术了。
好家伙!
我现在才知道,原来你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直接憋了个这么大的!
《Econometrica》!你竟然把论文发到《Econometrica》上去了!”
陈长河闻言,笑呵呵道:“程主任,还得是你们社科院,这消息渠道真是灵通。不瞒你说,我这边也是刚刚才拿到样刊,你这电话就追过来了。”
“我们还没拿到实体期刊呢,从国外订购、运输过来,怎么也得再等上十天半个月。”
程宗源解释道:“是我一位在美国的朋友,他看到了最新一期的《Econometrica》,打电话告诉我,说上面有篇重量级论文,第一作者是咱们中国的学者,名字叫陈长河。
我当时都懵了,还以为他在骗我,直到他再三保证,并念了你那论文的标题、摘要和作者名单,我才明白是真的……
你小子,真是太牛了!
给咱们国内整个经济学界都涨了大脸了!”
程宗源的声音中充满了赞赏与兴奋,隔着电话都能想象出他此刻眉飞色舞的样子。
他又连声夸赞了几句,然后说道:“长河啊,有个不情之请。
既然你手头有样刊,能不能麻烦你先给我发一份论文的扫描件过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回九零,带着青梅读大学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回九零,带着青梅读大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