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也开口道:“陛下,此举亦能极大增加女子求学之吸引力。天下父母,若知女儿学医亦可光耀门楣,获得帝国俸禄,成为受人尊敬之医官,必更乐意送女儿入学。于教育平权,亦有大益!”
“善!”扶苏满意点头,“既然如此,便将此议细化:于皇家学院医学系下,增设‘妇科产科学’,面向女子招生。于各郡县帝国医馆,规划设立‘女子医署’。将剖腹产术之规范教程编写、女医官之选拔培养,列入医疗普惠之国策细则之中,一体推行!”
“臣等遵旨!”李醯激动万分地领命,仿佛已经看到了帝国妇婴死亡率大幅下降的那一天。
就这样,一项项或宏大、或精细的政策,在这三天三夜的激烈讨论中不断被补充、完善,最终悉数纳入了《始平科教文卫定制》的宏伟框架之中。免费的教育、免费的医疗、保障妇女生产安全、轻徭薄赋、鼓励学习……这一切,共同编织成了一张促进并保障人口快速增长、提升帝国整体实力的巨网,为大秦未来的人口爆发式增长,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当细则最终定稿,用印颁发之后,整个帝国庞大的机器开始按照新的蓝图高速运转起来。
最先感受到变化的,自然是皇家学院。
改制诏书和《定制》细则送达学院之日,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原本散漫自由、以参与项目研发为荣的学子们,听到大部分人将要被“回炉重造”,按照文理分系进行系统学习,还要接受严格的考核时,顿时炸开了锅。抱怨之声不绝于耳。
“为何要如此?在研究所边做边学,岂不更快?”
“让我回去背那些基础公式?简直浪费时间!”
“我已参与‘惊雷液’项目半年,眼看要有突破,现在让我去算学系从头学起?”
不满的情绪在酝酿,尤其是那些在原有模式下如鱼得水、却基础不甚扎实的“天才”们,抵触情绪最为强烈。
然而,当学院正式张贴出皇帝陛下钦定的、那令人瞠目结舌的新待遇标准时,所有的抱怨和不满,瞬间被冲刷得干干净净!
“什么?学子每季度两套新衣?还质料上乘?”
“每半年发放一次助学金?五……五金?我没看错吧?”
“助教俸禄参照从四品?博士参照正四品?天啊!”
“硕士头衔,俸禄正五品?院士正二品?!”
“系正正二品?院长从一品?!副院长正一品俸禄?!”
布告栏前,人山人海,所有的学子、博士、教习们都疯狂了!呼吸变得粗重,眼睛变得赤红!
这是何等优厚的待遇!知识何曾受过如此尊崇?学习何曾变得如此“值钱”?
对比之前那点微薄的补贴,简直是云泥之别!更重要的是,那清晰的、代表着学术地位和帝国认可的荣誉体系——从学子到助教、博士、硕士、系正、院士、院长……每一步晋升,都伴随着实实在在的地位和财富的提升!
先前的不满和抱怨,顷刻间烟消云散,转化为无比强烈的学习动力和进取之心!
“我要好好学习!争取第一个拿到硕士头衔!”
“我要钻研学问,将来一定要成为院士!”
“快!快去藏书阁占位置!新教材什么时候发?”
“我要报名算学系!不,物理系好像更有前途……”
整个皇家学院的风气,为之一变!从原先偏重实操、略带散漫的研究氛围,迅速转向了夯实基础、锐意进取的求学风气。琅琅读书声和激烈辩论声,再次成为学院的主旋律。
与此同时,帝国的政令通过四通八达的驰道和一份份《大秦日报》,飞速传遍天下各郡县。
“教育平权!免费上学!”
“医疗普惠!看病不要钱!”
“良种助农!朝廷发放高产新粮种!”
每一个消息,都如同重磅炸弹,在民间掀起滔天巨浪。
农税本就在逐年降低,加上皇家商号不断推出的新式农具、逐渐普及的耕牛,百姓的生活肉眼可见地富足起来。如今,孩子上学不要钱,家人看病不要钱,种地还有免费的高产种子?
这简直是做梦都不敢想的日子!
“陛下万岁!大秦万年!”的欢呼声,响彻乡村闾里。无数贫寒之家,激动地拉着适龄的孩子,前往当地正在扩建或新建的蒙学院报名。帝国的未来,在他们眼中,从未如此光明过!
生活的富足和未来的可期,极大地刺激了人口的生育意愿。许多地方,新生儿明显增多。而与此同时,一件更为隐秘、却也更加直接促进人口增长的事情,正在帝国的南方和内部悄然发生。
许多郡县,尤其是原先较为偏远、男丁娶亲困难的地区,百姓们突然发现,不知从何时起,乡里亭长或者县衙小吏,会带着一些神情惶恐不安、衣着相貌与中原女子略有不同的年轻女子,来到那些家境尚可、品行敦厚却因种种原因单身的男丁家中。
负责押送的黑冰台吏员面容冷峻,话语简洁:“此乃朝廷恩赏,好生对待,落户安家,勤恳耕作,早日添丁进口。得了便宜莫要卖乖,切勿四处声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朕的大秦!万邦臣服!请大家收藏:(m.20xs.org)朕的大秦!万邦臣服!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