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扶苏的视野,早已超越了眼前这座宣室殿,投向了更遥远的西方广袤土地、南方未开化的百越之地、北方广袤的草原……在他的蓝图里,帝国的版图将无限扩张。现有的行政体系、军事编制、官员品秩,在未来庞大的帝国架构中,都可能需要极大的扩充和调整。
现在的“位极人臣”,在未来或许只是镇守一方的封疆大吏而已。这些臣子,囿于眼前的格局,他们的担忧,在扶苏看来,未免有些“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了。
见双方的论点都已充分表达,辩论也渐趋重复,扶苏知道该是自己一锤定音的时候了。他轻轻抬起手,用指尖在龙椅的扶手上,不轻不重地敲击了一下。
“笃。”
一声轻响,并不响亮,却如同带有魔力一般,瞬间穿透了所有的争论声。正在引经据典、面红耳赤的官员们仿佛被扼住了喉咙,所有声音戛然而止。整个宣室殿再次陷入了绝对的寂静,所有目光都恭敬地垂下,聚焦于陛阶之上,等待着皇帝的最终圣断。这就是日益增长的、不容置疑的皇权威严。可以说从来没有任何一位帝王拥有扶苏如今的权威!
扶苏的目光缓缓扫过下方噤若寒蝉的群臣,最后定格在虚空中的某一点,仿佛在透过宫殿的穹顶看向星辰大海。他沉稳而充满力量的声音响起,为这场关乎功臣命运和帝国风向的争论划上了句号:
“众卿之所议,朕已悉心聆听。涂卿、叔孙卿等,虑及长远,维护礼法,乃是老成谋国之言;郑卿等,坚持信赏必罚,看重军心实效,亦是务实之策。诸位皆是为帝国江山社稷考量,朕心甚慰。”
他先肯定了双方出发点都是好的,安抚了情绪,随即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然,朕以为,有功不赏,何以立信?因噎废食,何以图强?武威侯项羽,及其麾下十数万将士,于万里之外,舍生忘死,为国开疆,此功勋彪炳史册,泽被后世!若因顾虑未来尚未发生之事,而在今日刻薄功臣,寒帝国将士之心,此非明君所为,亦非强国之道!”
他顿了顿,声音更加洪亮:“项羽之勇,冠绝三军;项羽之功,旷古烁今!此等功臣猛士,正当厚赏以彰其功,重用以尽其才!岂可因噎废食,徒惹天下笑话!”
这番话一出,主张重赏的官员们心中一块大石落地,面露喜色;而主张慎重的官员则心中一凛,知道皇帝心意已决,皆屏息凝神,等待具体的赏赐方案。
扶苏不再给任何人质疑的机会,直接朗声道:“朕意已决!对武威侯项羽及其麾下有功将士,论功行赏,绝不吝啬!胥坤,拟旨!”
“臣在!”胥坤立刻示意身旁的史官和中书舍人准备好笔墨绢帛,记录皇帝的旨意。
扶苏条理清晰,一字一句地宣布:
“西域此名不妥,既已入我大秦,为我大秦之新地,便不要再叫西域了,改名为新疆,设立新疆特别郡!”
“一:武威侯项羽,扬威新疆,功在千秋,特赐朕之随身佩剑——‘太阿’!此剑象征朕之信任与权威,允其于新疆军政要务中,遇有紧急机变,可持此剑先行决断,事后禀报即可!见剑如朕亲临!”
“二:加封项羽为‘太子太保’,,赐九锡之中的彤弓矢、虎贲!”
“三:敕令于咸阳渭水之南,择地兴建武威侯府,规制、用度皆参照正一品之标准!”
“四:新疆既定,设立新疆特别郡郡府,总揽新疆一切军政民事。任命项羽以白虎军区副司令员之职,节制西域一切兵马,便宜行事!”
“五:着兵部、吏部、户部、礼部,即刻会同审议,依照《帝国军人职务任免与晋升任用律》,并考量此战特殊性,从优从速拟定此次新疆之战所有有功将士之封赏名单,三日内报朕御批!阵亡将士,抚恤一律三倍发放,其子女由属地官府抚养至成年;伤残者,朝廷供养终身,并按伤残等级给予额外抚恤;所有参战将士,无论官兵,除正常军功赏赐外,另特赐御酒一坛,肉十斤!另,本月俸禄,全体增发一倍,以慰远征之劳苦!”
扶苏的这一整套赏赐方案,可谓深思熟虑,恩威并济。既有至高无上的荣誉赏赐,又有实质性的地位提升,更明确了其在新疆的实权,同时对全体将士的赏赐也极为丰厚。尤为重要的是,这些赏赐大多体现在荣誉、待遇和地方实权上,并未直接冲击中央朝堂现有的核心官职体系,巧妙地平衡了重赏与维稳之间的关系。
殿内百官,无论是先前主张重赏的郑国,还是主张慎重的涂山、叔孙通,细细品味之下,都不得不佩服皇帝思虑之周全、手腕之高明。
赏赐极重,足以彰显天恩、激励军心;但又并未打破现有的中央权力框架,保留了足够的缓冲余地。尤其是“便宜行事”之权限定于新疆及荣誉性赏赐居多,让担心“功高震主”的人也挑不出太大毛病。
片刻的沉寂后,以李斯、陈平、冯去疾为首,百官齐齐躬身,心悦诚服地高声道:“陛下圣明!臣等遵旨!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蒙恬等武将更是激动得难以自持,这样的封赏,不仅是对项羽个人的肯定,更是对整个军方的巨大鼓舞!
扶苏看着下方恭敬的臣子,脸上露出了真正的笑容。他知道,这份厚重的赏赐,足以稳定军心,向天下昭示帝国对待功臣的态度。而西域的平定,仅仅是一个开始。
喜欢朕的大秦!万邦臣服!请大家收藏:(m.20xs.org)朕的大秦!万邦臣服!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