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天的《无衣》战歌余音尚在象郡上空回荡,三条黑色的钢铁洪流已然如同挣脱束缚的怒龙,携着雷霆万钧之势,向着南疆的莽莽山林奔腾而去。
左路军行动最为迅猛。项羽一马当先,他那匹乌骓马似乎也感染了主人的冲天豪情,四蹄翻腾,如同黑色闪电。直接率领着随他前来参加祭礼的队伍,以急行军的速度,率先抵达了左路军预定的集结地点——位于象郡西南三十里外的一处开阔河谷。
这里,早已接到命令的两万火器军和十万朱雀军区部队已然列阵完毕。
阳光下,手持“秦魂”步枪的士兵们排成整齐的方阵,刺刀如林,反射着刺目的寒光。他们眼神锐利,神情肃穆,经过严格的训练和战前动员,每个人都像是一柄即将出鞘的利刃。
在步兵方阵的后方,是一个营的“秦魄”重炮,那粗壮的炮管斜指天空,黝黑的炮口散发着令人心悸的毁灭气息。炮兵们守在炮位旁,如同雕塑般一动不动,只待一声令下,便随大军开拔。
项羽勒住战马,乌骓人立而起,发出一声长嘶。他环视着自己这支装备精良、士气高昂的核心力量,胸中豪情激荡。他没有发表长篇大论,只是将手中的马鞭向前用力一挥,声如洪钟,简短的命令蕴含着无穷的力量:
“左路军,目标——野人山隘口!全军,开拔!”
“咚!咚!咚!”战鼓擂响,节奏急促而有力。
“前进!”各级军官的号令此起彼伏。
整个左路军团,如同一台瞬间启动的精密杀戮机器,迈着坚定而整齐的步伐,开始向西南方向移动。脚步声隆隆,如同闷雷滚过大地,扬起的尘土弥漫在河谷上空,遮天蔽日。
他们的速度极快,队形却保持得异常完整,显示出极高的训练水准。那面刚刚被扶苏亲手授予的“左路军前锋”玄色龙旗,在队伍最前方猎猎作响,引领着这支帝国最锋利的矛,直刺叛军腹地。
紧随其后的,是项羽麾下的十万朱雀军区主力部队。他们虽然装备上稍逊于新军,但同样是百战之师,雪耻之心尤为炽烈。他们分成数个庞大的纵队,紧随着前锋军团开辟的道路,如同汹涌的黑色潮水,滚滚向前。左路军这条巨龙,率先完全展开了它庞大的身躯,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扑向它的第一个猎物——野人山隘口。
几乎在同一时间,蒙恬率领的右路军也完成了集结,自象郡以东浩荡开出。十五万朱雀军区将士,构成了这条巨龙的主体。队伍中同样飘扬着一面“秦魄”重炮营的旗帜,彰显着其强大的攻坚能力。
与项羽的狂飙突进不同,蒙恬用兵更显老练沉稳。大军以严谨的战斗队形行进,前锋、两翼、中军、后卫层次分明,斥候远远撒出,如同巨龙的触角,警惕地探索着周围的一切。他们的目标明确——东线的沧澜水峡谷。
这条巨龙移动的速度看似不快,但那如山岳般稳步推进的气势,却带给敌人更为沉重的压力,仿佛任何阻挡在前的障碍,都将被其无情地碾碎。
扶苏亲自坐镇的中路军,则在稍晚些时候,于象郡正南方向完成集结。十五万原麒麟军区的精锐,构成了中路军的主力骨架。他们装备精良,此刻更是肩负着护卫皇帝、牵制中路敌军的重任。
队伍中央,那面最为巨大的、绣着秦字的玄色龙旗之下,扶苏在项少龙及五百余名龙卫的严密护卫下,策马缓行。
中路军并未像左路军那样追求极致速度,而是保持着稳健的推进节奏。扶苏利用行军间隙,不时在项少龙的陪同下,离开中军位置,视察各部行军情况。
他来到一支步兵师旁,看着士兵们虽然背负着沉重的装备,但在军官的带领下,步伐依然坚定。他高声问道:“将士们,累不累?”
“为陛下效力!不累!”士兵们看到皇帝亲临,精神大振,齐声回答,脚步似乎更加有力。
“好!保持体力,注意脚下,南疆山路崎岖,安全第一!”扶苏叮嘱道,随手从马鞍旁的袋子里抓出一把糖果,递给身边一个看起来年纪不大的士兵,“拿着,分给弟兄们甜甜嘴。”
那士兵激动得手足无措,在同伴羡慕的目光中接过糖果,连连道谢:“谢陛下!谢陛下恩赏!”
在炮兵队伍旁,扶苏看着那些需要大量骡马和工兵协助才能前行的“秦魄”重炮,对负责的炮兵将领嘱咐:“道路艰难,务必保证火炮安全,宁可慢,不可损。这些国之重器,抵达战场之时,便是叛匪丧钟敲响之刻!”
“陛下放心!我等定当竭尽全力,保障火炮安然抵达!”炮兵将领郑重保证。
扶苏的视察与慰问,如同春风化雨,极大地鼓舞了中路军的士气。皇帝与他们同行,同甘共苦,这让每一位将士都感到无比的荣耀与责任。
在大军开拔之前,乃至行军途中,帝国的耳目——黑冰台,早已如同无形的蛛网,悄无声息地蔓延至大军前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朕的大秦!万邦臣服!请大家收藏:(m.20xs.org)朕的大秦!万邦臣服!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