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驿亭墨韵
自苗疆北归,宁瑜与阿翎行至荆楚之地。连日阴雨,道路泥泞,见前方山麓有灯火,乃是一处官驿,名“栖云驿”。此驿坐落山间,前后皆是无尽林海,虽略显偏僻,却是往来行商官差必经之所。
入得驿内,只见大堂宽敞,却意外地透着一股书卷气。四壁并非寻常驿站的粗犷装饰,而是悬挂着不少字画,虽非名家手笔,却也笔力不俗,意境清远。更奇的是,墙角设有书架,陈列着不少书籍,虽多磨损,却摆放整齐。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旧纸特有的味道,与窗外潮湿的泥土气息混合,形成一种独特的氛围。
驿丞是个四十余岁、面容清癯、带着几分儒雅之气的中年人,自称姓文。他见宁瑜二人气质不凡,尤其是宁瑜目光扫过壁上字画时流露出的欣赏之意,便多了几分热情,亲自安排上房,奉上热茶。
“文驿丞,贵驿倒是雅致,不似寻常驿站。”宁瑜品着粗茶,微笑道。
文驿丞闻言,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神色,有自豪,亦有几分难以言说的落寞:“让公子见笑了。鄙人年少时也曾读过几年书,奈何屡试不第,家中变故,只得捐了个驿丞的微末官职,在此了却残生。闲来无事,便好收集些残卷,涂抹几笔丹青,聊以自慰罢了。这栖云驿地处偏僻,往来多是粗人,能如公子这般品鉴的,实属难得。”
言语间,颇有知音难觅之感。
是夜,雨势渐大,哗啦啦敲打着窗棂。宁瑜于房中打坐调息,阿翎则在一旁静修。
约莫子时前后,万籁俱寂,唯有雨声连绵。宁瑜忽然心有所感,睁开双眼。他察觉到一股极其微弱、却异常精纯的灵性波动,自楼下大堂传来。那波动并非妖气,也非鬼气,更似一种……凝聚了精神与意念的纯粹存在。
他悄然起身,与同样被惊动的阿翎对视一眼,二人无声无息地来到二楼廊道,向下望去。
只见昏暗的大堂中,并无旁人。然而,靠近书架的那片区域,空气中却隐隐有微光流转。那光芒并非灯火,而是淡淡的、如同月华般的银辉。银辉之中,隐约可见一些半透明的、由光影构成的文字或图案,正在凭空浮现、组合、变幻,时而如行云流水,时而如铁画银钩,仿佛有一个无形的书生,正在那里秉烛夜读,挥毫泼墨!
更令人称奇的是,随着那些光影文字的流转,空气中那淡淡的墨香似乎变得更加浓郁,甚至能隐隐听到极其细微的、如同翻动书页的沙沙声,以及一种沉浸在思考中的、满足的叹息。
“这是……书魂?”宁瑜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书籍承载智慧,凝聚精神。某些历经岁月、被主人倾注了无数心血与情感的珍本古籍,或在特殊的环境下,有可能孕育出微弱的灵性,即为“书魂”。书魂无害,通常只是依恋书本,重复着阅读或书写的本能,是文气与执念的结晶。
眼前这灵性,纯净而温和,显然是一道已然成形的书魂。观其灵光强度,恐怕存在时日不短了。
“文气凝聚,魂寄书香。此魂纯净,并无恶意。”阿翎指尖气纹微动,也做出了判断。
两人并未打扰,只是静静观察片刻,便退回房中。
翌日清晨,雨歇云散。宁瑜下楼用早饭时,状似无意地向文驿丞问起驿站书籍之事。
文驿丞闻言,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随即笑道:“都是些不值钱的残本旧卷,聊作装点罢了。怎么?公子对藏书有兴趣?”
宁瑜微微一笑,并未点破昨夜所见,只是道:“观驿丞亦是雅士,这些书籍保存不易,在此偏僻驿站,更显珍贵。”
文驿丞叹了口气:“不瞒公子,这些书中,确有先父遗留的一些手稿。先父一生潦倒,唯以读书着书为乐,临终前将这些心血托付于我。可惜我资质愚钝,未能继承父志,只能将它们置于此处,蒙尘已久,说来惭愧。”
他话语中带着深深的怀念与遗憾。
宁瑜心中了然,那书魂,恐怕与文驿丞的先父,以及这些手稿,有着莫大的关联。
中卷 残卷执念
本以为此事只是旅途中的一段小插曲。然而,接下来两日,栖云驿中却开始出现一些不寻常的动静。
先是驿站的马匹在夜间无故惊嘶,躁动不安。随后,有早起赶路的客商反映,夜里似乎听到大堂有争执之声,醒来却又一片寂静。更有一名负责打扫的驿卒,信誓旦旦地说自己清晨看到书架上的书籍无风自动,自行翻页。
文驿丞对此的解释是山风凛冽,或是鼠患所致,但宁瑜却能看出他眉宇间隐藏的一丝焦虑与不安。
是夜,宁瑜与阿翎决定彻查。
子时刚过,大堂那银辉书魂再次如期出现。然而,与前一晚的平和不同,今夜的书魂灵光显得有些紊乱、躁动。那些光影文字不再流畅,而是时而急促闪烁,时而停滞不前,散发出的精神波动中,充满了焦灼、不甘,甚至……一丝怨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民间场请大家收藏:(m.20xs.org)民间场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