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源,或许在那里。”宁瑜轻声道。
中卷
宁瑜让阿翎留下,以自身灵鹤的温和气息暂时护住那名叫小芽儿的女童心脉,延缓生机消散。他自己则独自一人,来到了镇中心的古树躯干之下。
近看之下,这古树更显巨大,需十余人方能合抱。树皮干裂如龙鳞,通体漆黑,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仿佛早已在时光中化为顽石。但宁瑜将手掌轻轻按在树干上,闭目凝神,以自身灵识细细探查。
起初,依旧是无边无际的死寂与空虚,仿佛在触摸一片亘古的虚无。然而,就在他灵识即将深入树心之时,一点微弱到极致的、几乎无法察觉的暖意,如同沉睡的星火,被他捕捉到了。
这丝暖意,蕴含着难以想象的磅礴生机,只是被一层又一层厚重如山的寂灭之力死死封印着。宁瑜尝试以自身灵力沟通那点星火,却感到一股强大的排斥力,仿佛那寂灭之力拥有自己的意识,在抗拒一切生机的靠近。
“果然如此……”宁瑜心中明了。这古树并非彻底死亡,而是其核心生机被某种力量封印,导致了自身的“枯寂”,并且这种状态影响了整个枯荣镇乃至周边的寂灭林。这是一种平衡,也是一种囚禁。
就在他凝神探查之际,一个苍老而沙哑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年轻人,不必白费力气了。”
宁瑜回头,见是一位须发皆白、手持藤杖的老者。老者衣着朴素,眼神却异常深邃,带着看透世事的沧桑。
“老夫是枯荣镇的守树人,你可以叫我古老。”老者缓缓道,“这株‘建木之遗’,早已在千年前的那场大变中陷入永寂,非人力所能唤醒。”
“建木之遗?”宁瑜心中一动。建木,乃是上古神话中沟通天地人神的桥梁,是生机与灵气的象征。若此树真是建木残留的根茎或枝条所化,其蕴含的生机自是浩瀚无边,而能将其封印至此的力量,也定然非同小可。
“古老可知,为何建木之遗会陷入此等境地?”宁瑜恭敬问道。
古老叹了口气,目光望向遥远的天空,仿佛在追溯尘封的记忆:“传说,千年前,有上古大能于此激战,引动天地法则紊乱。其中一位执掌‘寂灭’法则的大能,其力量碎片击中了当时尚存一丝生机的建木遗骸。寂灭之力与建木的生机之力相互纠缠侵蚀,最终形成了这种诡异的平衡——生机被彻底封印内敛,寂灭之力外显,笼罩四方。若要强行打破,只怕寂灭之力彻底爆发,反而会瞬间吞噬掉建木内核那最后一点生机,届时,枯荣镇乃至更广袤的区域,将真正化为死地,再无回春之可能。”
宁瑜默然。原来此地并非缺乏生机,而是生机被更强大的寂灭之力镇压了。这就像一盏被厚厚泥壳包裹的灯,灯火未熄,却无法照亮周围。
“难道就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镇中百姓,连同这建木遗骸,永远沉沦于此?”宁瑜问道。
古老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话语中带着玄机:“办法……或许有,但非力取,需契机。建木乃沟通天地之桥,其生机与天地共鸣,与万物相连。单纯的外力,无论是灵力还是法力,都难以穿透那千锤百炼的寂灭封印,反而会激起其反噬。除非……能找到与建木内核生机同频共振之物,或者引动天地间至纯的生机之力,由内而外,润物无声地渗透、软化那寂灭之壳。”
他看了一眼宁瑜,又道:“千年间,并非无人尝试。但要么失败,要么险些酿成大祸。年轻人,你心有慈悲,但此事关乎一镇生灵,切忌鲁莽。”
就在这时,阿翎焦急地跑来,比划着手势告诉宁瑜,小芽儿的情况更加危急了,她的灵鹤气息也只能勉强护住心脉,无法驱散那日益侵蚀的寂灭之气。
宁瑜看着阿翎纯净担忧的眼神,又想起客栈掌柜说起孩子们没见过花的黯然,心中已然有了决断。他不能坐视一个鲜活的生命在眼前消逝,也不能任由这片土地永远沉沦。
他向古老深深一揖:“多谢古老指点。在下愿尽力一试,不敢说必能成功,但求无愧于心。”
古老凝视宁瑜片刻,见他眼神清澈而坚定,最终缓缓点了点头:“你若执意要试,切记,力不可用尽,势不可使尽。生机之道,在于滋养,而非征服。或许……你的方向,不在树身本身。”
宁瑜心中一动,不在树身本身?他再次将目光投向那巨大的古树躯干,灵识扫过,忽然注意到,在古树根部背阴处,紧贴着树干的地面上,似乎有一小块区域的泥土,颜色略深于他处,并且隐隐有一丝极其微弱的湿气。
他蹲下身,用手指捻起一点泥土,放在鼻尖轻嗅。一股极其淡薄,却精纯无比的生机气息,混合着泥土的芬芳,传入他的感知。这气息,与他在树心感知到的那点星火同源!
“这是……”宁瑜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古老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建木虽寂,其根犹连地脉。纵然被寂灭之力压制,其核心生机亦会本能地寻求一线出路,这‘生生土’,便是千年来自行渗出的一丝生机所化,只可惜,太少,太慢,不足以改变大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民间场请大家收藏:(m.20xs.org)民间场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