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阙:无味之盏
宁瑜行至一处云雾缭绕的山间盆地,名曰“云腴川”。此地以出产极品茶叶“云雾灵芽”闻名遐迩,据说其茶汤能涤尘滤俗,滋养神魂,历来是文人雅士、修行之人竞相求购的珍品。盆地四周群山环抱,水汽充沛,形成独特的云雾气候,滋养着漫山遍野的碧绿茶园。
甫一踏入云腴川,宁瑜便觉一股清新怡人的茶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精神为之一振。田间地头,随处可见茶农忙碌的身影,他们手法娴熟地采摘着嫩芽,脸上带着收获的喜悦。镇上市集,茶庄林立,旗幡招展,什么“品茗轩”、“漱玉斋”、“禅茶一味”,名号皆透着风雅与超脱。
然而,宁瑜细察之下,却隐隐感到一丝不谐。此地茶风鼎盛,似乎过于追求形式与名相。茶庄之间,攀比的不是茶品本身,而是谁家的茶器更古拙,谁家的泡茶手法更繁复,谁家能请到更有名的“茶道大师”坐镇。品茶之人,也多执着于分辨茶叶的年份、产地、火功,沉溺于口舌之辨,却少了几分品茗时应有的闲适与内心的澄澈。
更让宁瑜注意的是,镇中心最大的一家茶庄——“妙韵阁”,门前车水马龙,宾客盈门,但其散发出的茶气,虽浓郁逼人,却失之自然,隐隐透着一股刻意营造的、近乎霸道的“韵”,试图强行引导品饮者的心神,而非让人自然感悟。
宁瑜信步走入妙韵阁。阁内装饰极尽雅致,檀香袅袅,琴音潺潺。侍者皆是身着素衣的少女,举止优雅,面带标准化的微笑。一位自称“茶博士”的中年人迎上前来,热情推介:
“客官是初来云腴川吧?定要尝尝本阁镇店之宝——‘悟道仙茗’!此茶乃取千年古茶树顶端三寸灵芽,于黎明前汲取第一缕紫气时采摘,由本阁阁主,也是当今茶道第一人——无垢先生,亲手以‘无念心火’焙制,辅以秘传‘禅音冲泡法’,饮之可明心见性,顿悟大道!”
宁瑜目光扫过那被郑重其事端上来的茶盏,盏中茶汤色泽碧绿通透,香气确实不凡。但他神识微动,便察觉那茶汤中蕴含的灵气虽盛,却带着一丝人为催化的痕迹,更有一股极其隐晦的精神烙印,试图在品饮者心神放松时,悄然植入一种对“妙韵阁”、对“无垢先生”的崇拜与依赖之意。
“此茶……价几何?”宁瑜不动声色地问道。
茶博士面露矜持之色:“此茶一年所产不过三两,非金银可求。需以奇珍异宝,或是有缘者,得无垢先生亲自品鉴,方可赐予一盏。”
宁瑜婉言谢绝了这“悟道仙茗”,只点了一盏最普通的“云雾灵芽”。茶汤入口,滋味清醇,回甘悠长,本是上佳之品,但宁瑜却能品出,其中属于茶叶本身最纯粹的山野气息与自然灵韵,似乎被某种力量压制或引导了,变得不够圆满自在。
他心中了然,这云腴川的茶道,已走入歧途,重术而轻道,求外而失内。那妙韵阁与无垢先生,恐怕便是此风的源头。他们以茶为媒介,行的是操控人心、聚敛声名之实。
离开妙韵阁,宁瑜在镇中漫步,发现此地居民言谈之间,对无垢先生推崇备至,视若神明。甚至有人认为,不喝妙韵阁的茶,便不算懂得茶道,无法领略茶中真味。一种无形的垄断与精神控制,笼罩着这片原本清雅的茶乡。
行至镇尾,见一僻静小巷深处,有一间极其简陋的茶寮,茅草为顶,竹篾为墙,招牌上只用木炭写着歪歪扭扭的两个字——“吃茶”。与妙韵阁的奢华形成鲜明对比,此处门可罗雀,几无人迹。
宁瑜心生好奇,迈步而入。茶寮内只有三五张粗糙的木桌,一位布衣老者正坐在炉前,安静地看着壶中水沸。老者面容朴实,眼神浑浊,仿佛只是个寻常村野老叟,身上没有任何修行者或茶道高手的气息。
“老丈,讨碗茶喝。”宁瑜道。
老者抬起头,露出一个憨厚的笑容,也不多言,取过一只粗陶碗,从旁边一个硕大的陶罐里抓了一小撮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茶叶末,用滚水冲了,推到宁瑜面前。
茶汤浑浊,色泽暗淡,几乎闻不到什么香气。
宁瑜端起碗,喝了一口。滋味苦涩,甚至有些刮喉,与他之前所饮之茶天差地别。然而,就在这苦涩过后,喉间却泛起一丝极其微弱、却纯净无比的甘甜,仿佛山泉洗过心田。更重要的是,饮此茶时,心神自然而然地沉静下来,外界的喧嚣与内心的杂念,似乎都被这简单的苦涩涤荡了几分。
“好茶。”宁瑜放下茶碗,由衷赞道。
老者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微光,笑了笑:“山野粗茶,没什么好,能解渴就行。”
“此茶无名?”宁瑜问。
“茶就是茶,要名字做什么?”老者摇头,“渴了就喝,困了就睡,哪来那么多讲究。”
宁瑜闻言,心中一动。这老者看似平凡,言语间却暗合禅理。在这片被“妙韵”与“茶道”束缚的土地上,这碗无名无相的粗茶,反而更接近茶的本源真味——涤烦解渴,安然自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民间场请大家收藏:(m.20xs.org)民间场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