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到了苗寨,就没好好吃过一顿饭,在成都吃的美食早就消耗光了。
我从包里翻出一包压缩饼干,勉强填了填肚子,又检查了一下剩下的装备——和活尸搏斗时弄丢了工兵铲和一把枪。
现在能防身的只剩另一把枪,除此之外,包里还有绳子、水杯和一件夹克,那是二胖的衣服,虽然大了些,但至少能保暖。
嗯,能保暖。
我忽然觉得周围好像变冷了。
起初我以为是因为外面天黑了,没有阳光照进来,加上人在水上,气温降低也正常。
可越往前走,越觉得不太对劲。
寒意愈发深重,简直像是寒冬腊月冰雪初融,阴冷刺骨,加上河面泛起的湿气,我不由得打了个哆嗦。
更麻烦的是,四周开始起雾了。
前方的路渐渐模糊,很快,我就被浓雾完全包围。
雾气里,似乎还夹杂着低低的说话声。
我心里越来越慌。之前有陆明在,多少还能安心些,现在只剩我一个,不安感阵阵袭来。
其实经过上次古墓历险,我对僵尸这类实体怪物倒没那么怕了,最让我发怵的反而是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幽魂。
不知是谁说过,恐惧源于未知。
真把吓人的东西摆在面前,看久了反而会麻木。
最可怕的,永远是那些藏在暗处、无法窥见全貌的存在。
咚!
声音从我背后传来。
我立刻警觉起来。
难道这玉棺里的尸体也要尸变了?
后背一阵发冷,我僵硬地慢慢转头,右手同时摸向腰间的短刀。
只见身后的玄水玉棺棺盖跳动了一下!
紧接着,里面传来“嘎吱嘎吱”的声响。
有个声音在喊我的名字:“林晓阳——拿命来——”
随后,棺盖被从里面推开。
一只血手,
伸了出来!
第64章 迷雾幻阵
我紧盯着那只血手,双手握刀,对准玉棺。
不管出来的是什么,只要它敢现身,我立刻挥刀砍过去。
“林——晓——阳——”它一遍遍喊着我的名字,随后,一颗血淋淋的头颅从棺中探出。
那是个孩子的头。
一个十岁左右男孩的头。
“你为什么丢下我——”它用空洞、爬满蛆虫的眼窝直勾勾地瞪着我。
我大喊:“不!不可能!陆明不会这么轻易死!”
它已经爬出玉棺,那东西早已不能算人,甚至连普通的尸怪也不是。浑身是血,像一只被剥了皮的猴子,我能看清它身上每一根跳动的血管,腥臭的血不断往下滴。
每走一步,就留下一道血印。
“别想骗我!!”我举起短刀,对准它,猛地挥出。
刀锋划过空气,发出尖锐的呼啸。
几道刀光闪过,内心的恐惧与愧疚似乎也被短暂掩盖。
随后,那个形似陆明的血人消失了。
雾气依旧弥漫,没有血迹,没有尸体。玉棺的盖子仍然好端端地合着。我回头看去,石桥桥面上只留下几道新鲜的刀痕。
原来刚才的一切都是幻觉。幸好现在只有我和这口棺材,如果人多,恐怕转眼就会因自相残杀而覆灭。
我警惕地环顾四周,努力思考:到底是什么让我产生了幻觉?
是船?是玉棺?是河水?还是这座桥?
不,都不是。
是这雾!
在雾气升起之前,我一直都很清醒,这一路也没像上次古墓里那样出现幻觉。
难道我又闯进了某种阵法?
我想起张浩的包里有一本笔记,是他自己整理的,记录了古墓中常见的迷阵,专门用来对付闯入者。
我赶紧翻出那本笔记,排除杂念,不受外界干扰,迅速查找相关记录。
最终,我在“诸葛八阵图”一节中找到了类似的描述。
在《三国演义》中曾有这样一段情节:吴国大将陆逊追击刘备时,误入一座名为“八阵图”的迷阵,几乎丧命其中,最终由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将他引出险境。
书中描述,陆逊在阵中被浓雾遮蔽视线,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出路。吴军试图以人数优势强行破阵,不料士兵一进入阵中便被冲散。他们在阵内遭遇种种异象,最终仅有少数人生还,其余尽数折损其中。
由此可以推断,既然桥下刻有诸葛亮之名,此处又设有他的阵法,显然是他为防范后世外敌入侵所布下的迷局。
这不禁让人更加好奇,忘川河的尽头究竟藏着什么,竟让诸葛亮如此大费周章地设阵守护?
不过,眼下最紧要的并非探究这个,而是如何破解此阵。诸葛亮八阵图的玄妙之处,并不在于它有多么神秘或诡异,而在于其背后复杂的术数逻辑。
许多对道教术数缺乏了解的人,常将古代阵法与术数运算笼统归为“奇门遁甲”,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奇门遁甲只是道门术数众多分支中的一门,好比学数学时只懂加法,便以为所有运算皆可由此解决,却不知还有乘除、微积分等更高深的学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洪荒:开局云霄仙给我吹泡泡请大家收藏:(m.20xs.org)洪荒:开局云霄仙给我吹泡泡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