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中心的指纹比对室里,荧光灯映得屏幕泛着冷光。
小陈攥着鼠标的手微微发紧,当证物瓶上的模糊指纹与档案里陈明远的旧指纹重叠时,他猛地抬头:“陆队!对上了!蜜瓶上的指纹,和陈明远十年前入职化工厂时留下的登记指纹,特征点完全吻合!”
陆珩的指尖重重落在桌面上,悬了两天的线索终于落地——那个消失十年的前工程师,就是这场“蜂巢审判”的真凶。“苏棠,证物包里的皮革刀呢?有没有找到使用痕迹?”
苏棠正用放大镜观察美工刀的刀刃,闻言抬眼:“刀刃上有蜂蜡残留,还有微量的曼陀罗花粉,和案发现场的成分一致。更关键的是,刀柄内侧刻着一个‘乐’字——应该是他儿子陈乐乐的名字,他把孩子的名字刻在作案工具上,是带着执念在复仇。”
“陈默那边怎么样?”陆珩抓起对讲机,按下通话键。
“陆队!我们在工厂后山的废弃排水井附近,找到一串新鲜的脚印,往山坳里延伸!”对讲机里传来陈默急促的声音,“脚印边缘沾着蜂蜡和泥土,和案发现场的足迹特征吻合,应该是陈明远留下的!”
十五分钟后,警车顺着山坳的土路往里开,车轮碾过碎石发出刺耳的声响。
直到前方出现一间破败的木屋——屋顶漏着光,木门虚掩着,墙角堆着几袋旧化工零件,正是废品站老板说的“戴眼镜男人收购的东西”。
“行动!”陆珩做了个手势,陈默和两名队员贴着墙根绕到屋后,陆珩则推开虚掩的木门。
木屋里弥漫着蜂蜡和化工原料混合的怪味,正中央摆着一张旧木桌,上面摊着泛黄的图纸——是化工厂的管道分布图,用红笔圈出了后山排水井、曼陀罗生长区,还有案发现场的位置。
图纸旁放着一本线装笔记,封皮写着“乐乐的蜂园”。
苏棠翻开笔记,里面是密密麻麻的字迹,夹杂着孩子的涂鸦:
- 2023年10月(作案前三个月):“野桂花蜜需发酵45天,蜂巢移植要选成熟工蜂,这样才能在第七天形成完整蜂房。”
- 2023年12月:“304不锈钢螺栓磨成碎屑,混在蜂蜡里,能让他们想到当年的设备——张强的指甲会记住这个味道。”
- 2024年1月(作案前一个月):“曼陀罗花粉要在凌晨采摘,沾着露水的毒性最强,能让他在昏迷中看见乐乐的脸。”
笔记最后一页贴着一张照片——五岁的小男孩举着蜂巢,笑得露出豁牙,旁边站着戴眼镜的陈明远,眉眼温和。
照片边缘被泪水浸得发皱,写着一行小字:“爸爸替你,等一场迟到的道歉。”
“陆队!这里有个地窖!”陈默的声音从木屋角落传来。
地窖门被一块石板挡住,掀开后,一股潮湿的冷气扑面而来。
下去的手电筒光束里,能看到靠墙摆着几个蜂箱,里面残留着空的蜂巢;旁边堆着旧的化工设备零件,还有一个装着曼陀罗花粉的陶瓷罐——罐口的花粉量,正好和案发现场使用的剂量吻合。
“看这里!”苏棠指着地窖的墙,上面用红漆画着歪歪扭扭的身高线,标注着“乐乐3岁”“乐乐4岁”“乐乐5岁”,最后一道线停在“2014年9月”,旁边画着一个小小的墓碑。
“他把这里当成了纪念孩子的地方,也当成了作案的准备室——从培育蜂巢、采摘曼陀罗,到准备工具,所有步骤都在这里完成。”
陆珩拿起地窖里的一张旧报纸,日期是2023年11月(作案前两个月),社会版报道了“十年前化工厂污染案复查无果,原负责人张强晋升环保顾问”。
报纸上张强的照片被红笔圈住,眼睛部位被戳出两个洞,旁边写着:“你忘了井里的水有多脏,忘了乐乐化疗时掉光的头发——该还了。”
“老王,查张强的社会关系!”陆珩对着对讲机喊,“陈明远的复仇不会只针对张强一个人,当年参与隐瞒污染数据的人,都可能是下一个目标!尤其是当年的环保验收负责人、化工厂的副厂长——这些人在报道里被提到过!”
“查到了!”老王的声音带着急切,“当年的环保验收负责人叫刘志明,现在退休了,住在市区的幸福小区;副厂长叫张建军,三年前辞职开了家环保设备公司,地址在开发区!两人都在陈明远当年的投诉信里被点名!”
苏棠突然注意到笔记里的一页折角,上面写着“二月初二,龙抬头,该清第二口‘脏井’了”——今天正是二月初二。
“陆队!陈明远可能今天动手!他把受害者比作‘脏井’,张强是第一口,现在要清第二口!”
陆珩立刻分配任务:“陈默,带队员去幸福小区保护刘志明;我和苏棠去开发区找张建军!老王,联系辖区派出所,让他们派人支援,务必盯住这两个人!”
警车往市区疾驰,车窗外的树木飞速倒退。苏棠攥着那本“乐乐的蜂园”,指尖划过笔记里孩子的涂鸦——陈明远不是疯了,是被仇恨冻住了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陆队,收好你的生日帽请大家收藏:(m.20xs.org)陆队,收好你的生日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