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院厅堂内,灯火通明,却静得能听到灯花爆开的细微噼啪声。
凌寒站在堂中,身上酒气未散,锦袍微皱,脸上还残留着宴席上的红晕,眼神却在那位自称枢密院承旨的赵大人开口的瞬间,褪去了大半迷蒙,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惊疑和拘谨。
“赵…赵大人?”他下意识地挺直了些腰背,似乎想努力摆出世子该有的仪态,却又因“酒意”和对方的身份而显得有些底气不足,“不知大人深夜相召,所为何事?可是朝廷有何旨意?”
赵承旨并未立刻回答。他慢条斯理地端起手边的青瓷茶盏,用杯盖轻轻撇去浮沫,动作优雅从容,带着一种久居上位、掌控局面的淡然压力。他仔细打量着凌寒,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要剥开他那层纨绔的外皮,直窥内里。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平淡无波,却字字清晰,敲打在寂静的空气里:“世子殿下不必紧张。并非朝廷旨意,只是枢密院例行查问。毕竟,北疆乃国之藩屏,王爷手握重兵,威震边陲。如今世子孤身入京,朝廷关切,多问几句,也是应有之义。”
他语气温和,甚至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但话中的份量却重若千钧。关切是假,查问、试探、警告才是真。
凌寒脸上立刻露出“恍然”和“受宠若惊”的表情,连忙拱手:“原来如此!赵大人请问,凌寒定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姿态放得极低,完全是一副被朝廷威严震慑住的世家子模样。
赵承旨满意地点点头,放下茶盏,开始了他的“例行查问”。
问题看似随意,实则环环相扣,暗藏机锋。
“世子此次入京,王爷可有何嘱托?”
“一路行来,听闻北疆军威日盛,将士们只知王爷军令,不知朝廷虎符?此言想必是谣传吧?”
“听闻北蛮近来屡有异动,王爷却迟迟未发大军清剿,可是有何难处?是否需要朝廷支援?”
“世子身边那位老仆,观其步履气息,似非常人啊?可是王府网罗的江湖奇士?”
“还有那位同行的苏先生,气质不凡,不知是何方高人?与王府是旧识?”
每一个问题都如同一根无形的探针,精准地刺向北疆王府最敏感、最易招惹猜忌的神经。兵力、军权、与异族的关系、网络江湖人士……桩桩件件,皆可大可小,若应答稍有不慎,便是授人以柄。
凌寒心中冷笑,面上却配合地时而“认真”思索,时而“愤慨”地驳斥谣言,时而又露出“苦恼”和“无奈”。
他回答得“坦诚”无比,却又滴水不漏。
对于父亲嘱托,他一脸“委屈”:“父王还能嘱托什么?无非是让我在京城安分守己,莫要惹是生非,莫要丢了他老人家的脸面……唉,赵大人您说,我这一路可曾惹事?实在是憋闷得紧!”
对于北疆军权,他“愕然”又“气愤”:“这是哪个杀才造的谣?!北疆军乃朝廷之军,父王常教导我等,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将士们浴血沙场,为的是保家卫国,岂有不知朝廷之理?此等离间之言,其心可诛!”他表现得比朝廷还要维护朝廷的权威。
对于北蛮异动,他则“忧心忡忡”又“无可奈何”:“北蛮凶残,父王日夜忧心!只是大人有所不知,北疆地广人稀,粮草转运艰难,今冬大雪封路,更是难行。父王常说,非不欲战,实不能轻启战端,徒耗国力,若一战不胜,反损朝廷天威啊!”巧妙地将按兵不动归结于客观困难和为朝廷着想。
对于墨尘和苏瑶,他则显得“漫不经心”甚至“略带嫌弃”:“墨伯?他就是个老哑巴,在王府几十年了,就会伺候人,能有什么非常?至于那个苏瑶,路上碰见的穷酸书生,死皮赖脸跟着,说是要去京城投亲靠友,仗着读过几本书,整天之乎者也,烦死个人!若不是看他还能解个闷,早轰走了!”
他一边说,一边还配合着翻白眼、撇嘴的小动作,将一个不学无术、对身边人才毫无识人之明的纨绔子弟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赵承旨始终静静听着,脸上带着淡淡的、令人捉摸不透的笑容,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他的目光偶尔会变得极其锐利,如同鹰隼般锁定凌寒最细微的表情变化,但凌寒的表演浑然天成,情绪转换自然流畅,竟未露出丝毫破绽。
问答持续了将近半个时辰。
忽然,赵承旨话锋一转,看似无意地问道:“说起来,世子离京前几日,镇北城外似有军弩流失,还发生了一场骚乱,据说与世子有些关联?不知……”
来了!凌寒心中凛然,知道这才是今晚试探的重头戏!对方终于图穷匕见,直接将刺杀事件摆到了台面上, 换了一种模糊的说法!
凌寒脸上立刻露出恰到好处的“后怕”和“愤怒”,猛地一拍大腿:“赵大人您别提了!提起来我就一肚子火!也不知是哪个天杀的王八蛋,竟敢在镇北城外动用军弩行刺!简直是无法无天!幸亏本世子洪福齐天,身边护卫得力,才没让那些贼子得逞!这事父王已然震怒,下令严查!若是查出来,定要诛其九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纨绔世子:权谋天下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纨绔世子:权谋天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