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C:神灵神通 = 高维存在对低维世界物理参数的干预/调整(高维操作低维的隐喻)。”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如何“进入”神域。
神话中进入神域的方式五花八门,但归纳起来,无外乎几种:通过特定的“通道”或“门户”(如彩虹桥、山洞、镜子);通过仪式或咒语(即特定的频率或信息模式);通过精神的极度专注或冥想(意识的提升);通过神灵的接引(外部坐标或导航);或者,通过死亡(意识脱离肉体束缚)。
顾渊将目光投向那些“混沌低语”的数据碎片。在那些混乱的表象之下,是否存在某种稳定的“访问协议”或者“坐标信息”?“播撒者”是否就是错误地模拟了某种危险的“咒语”或“仪式”,才引来了意识病毒?
他尝试用信息论和编码理论的方法,去分析那些怪异符号的排列组合,寻找其中的重复模式、自相似结构或者非随机的信息熵分布。同时,他也仔细比对神话中那些被反复吟唱、被认为具有魔力的“真言”或“神名”的音节结构(如Om、Amen、霍鲁斯之名等),看看它们是否与数据碎片中的某些稳定频率模式存在对应。
这项工作极其繁琐且耗费心神。有好几次,当他过于深入地凝视那些扭曲的符号时,都会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和恶心,仿佛大脑在抗拒处理这些超出其进化适应范围的信息。他不得不频繁休息,依靠基金会提供的特制营养液和神经镇静剂来维持状态。
在此期间,南曦和王大锤也基于顾渊不断更新的“神话-高维对应假设”,开始了各自的探索。
王大锤在实验室里,根据“宇宙树”模型和神话中关于“门户”的描述,开始设计一个被他暂命名为“维度共振器”的原型机。他的想法是,如果神话中的“通道”对应着高维连接点,那么或许可以通过模拟特定的能量振动频率或时空曲率,在局部创造一个微弱的、可控的“维度接口”。
“我们需要找到那个‘钥匙’,”他对前来了解进展的南曦和顾渊解释道,指着屏幕上复杂的设计图,“神话里强调特定的声音、特定的几何图形(如曼荼罗、五角星)、特定的意识状态能打开大门。这暗示着,访问高维需要与目标维度产生‘共振’。我的共振器,就是试图用物理手段,稳定地产生这种‘共振频率’。”
他的设计包含了一个基于超导材料的环形核心,用于产生强大的、可控的磁场以扭曲局部空间;一组高精度的压电晶体阵列,用于产生从次声到超声波乃至更高频段的复杂振动模式;还有一个集成式的量子随机数发生器,用于模拟神话中所谓的“混沌”或“灵机一动”的非确定性要素——王大锤怀疑,纯粹的确定性信号可能无法触及真正的维度边界。
“但是,如何验证它是否有效?我们不可能像‘播撒者’那样盲目尝试,风险太大。”南曦担忧地问。
王大锤指了指旁边一个封闭的透明隔离舱,里面放置着各种最精密的物理常数监测仪器,从原子钟到激光干涉仪,再到测量精细结构常数微小变化的装置。“我们不同步进行意识连接。首先,我们只用最低功率,尝试在绝对物理隔离的环境下,看能否在实验室里制造出任何可测量的异常——哪怕是空间曲率最微小的、超出理论预测的变化,或者局部物理常数的十万分之一甚至百万分之一的漂移。任何一点异常,都将是突破性的证据。”
与此同时,南曦则在基金会心理医师和意识科学专家的协助下,进行着谨慎的意识训练。她的目标是验证顾渊的另一个假设——意识本身,可能就是一把关键的“维度钥匙”。
在一个特制的、屏蔽了一切外部电磁干扰和声音的静修室内,南曦盘膝而坐,手腕上的意识锚点发生器发出柔和的脉冲。她并非在进行传统的冥想,而是尝试主动引导自己的意识,去“感知”周围空间可能存在的、超越三维的“结构”。
根据顾渊从神话中提炼出的线索,她尝试在脑海中构建“宇宙树”的意象,想象自己的意识沿着“树干”向上攀升,穿过一层层无形的“维度膜”。她也尝试回忆在对抗意识病毒时,那种意识仿佛脱离身体束缚、融入更广阔信息流的感觉,试图从中捕捉到某种特定的“频率”或“状态”。
这个过程比想象中更加困难,也更加微妙。大多数时候,她只能感受到一片虚无,或者是一些源自自身大脑活动的杂念。但偶尔,在意识锚点发生器的辅助下,在极度专注又彻底放松的某个刹那,她会体验到一种奇特的“失重感”或“空间扩展感”。仿佛她感知到的房间,突然不再是长宽高的简单组合,而多出了某种难以名状的“深度”或“方向”。这种感觉转瞬即逝,无法捕捉,更无法用语言精确描述,但它真实存在,并且每一次出现,都让她对顾渊的理论多了一分信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神话物理局请大家收藏:(m.20xs.org)神话物理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