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植位面的核心区域,数十台混沌傀儡正围绕生命树进行最后的调试 —— 机械臂末端的 “灵植信号接收器” 泛着淡绿色微光,能实时捕捉周围护灵草、垂露藤的能量波动;傀儡周身的 “生态涂层” 已融入第三批生命树本源粉末,与灵植位面的能量共鸣强度提升至 90%,运转时甚至能带动周边灵脉轻微律动,而非以往的机械干扰。
“艾兰总督,所有傀儡的‘灵植识别模块’已调试完毕,能区分友军(含木灵、联邦修士、海族)与敌人(暗影、深渊能量),误判率低于 0.1%。” 巴顿(机械位面工程部首席)手持调试终端,屏幕上跳动着防御体系的三维模型,“现在就差灵植陷阱与傀儡的联动测试,只要通过,‘灵植 - 傀儡防御体系’就能正式启用。”
艾兰站在模型前,指尖划过外层防御圈的标记 —— 距离深渊进攻仅剩两个月,灵植位面虽已归顺联邦,但核心区域的防御仍依赖人工巡逻,效率低且存在漏洞。此次整合灵植与机械技术,目标是建成 “全自动、多层级、生态友好” 的防御体系,既能应对小规模偷袭,也能为深渊大战筑牢第一道防线。
一、体系分层设计:灵植与机械的精准适配
防御体系以生命树为核心,向外辐射划分为 “外层预警圈、中层拦截圈、核心守护圈” 三层,每一层都实现灵植陷阱与混沌傀儡的深度协同,且严格遵循 “不破坏生态、可反哺灵植” 的原则:
1. 外层预警圈(覆盖灵植位面四大入口外 10 里)
灵植配置:以 “迷踪花 + 鸣叶鸟 + 灵脉苔藓” 构建基础预警网 —— 迷踪花释放的淡紫色雾气能扭曲敌人视觉,同时雾气中的 “能量微粒” 可附着在入侵者身上,持续传递位置信号;鸣叶鸟的翅膀振动频率会随外来能量强度变化(地仙级敌人触发 150Hz,中位神级触发 300Hz);灵脉苔藓则通过土壤振动感知移动轨迹,即使敌人悬浮飞行,也能捕捉其能量对土壤灵脉的微弱干扰。
机械配置:部署 20 台 “地仙级灵植巡逻傀儡”,每台傀儡搭载 “多频谱信号接收器”,可同步接收迷踪花微粒、鸣叶鸟振动、苔藓振动三类信号,形成 “三角定位”,定位精度达 1 米;傀儡的 “非致命防御模块” 配备混沌麻醉光束,优先制服而非击杀,避免暗影能量因宿主死亡而扩散;更关键的是,傀儡移动时会释放 “混沌灵雾”,既能滋养沿途灵植,又能强化迷踪花的雾气浓度,形成 “防御 - 生态” 闭环。
2. 中层拦截圈(四大入口至核心区域 5 里)
灵植配置:以 “千年绞杀藤 + 净化毒雾花 + 抗暗长生草” 构建拦截屏障 —— 绞杀藤的根系深入地下 10 米,与灵脉相连,一旦接收到预警信号,可在 30 秒内暴起,藤条表面的倒刺能注入灵植净化因子,中和暗影与深渊能量;净化毒雾花的雾气对友军无害,却能快速瓦解敌人的能量屏障,且雾气会随傀儡的混沌能量增强浓度;抗暗长生草沿拦截圈边缘种植,其叶片能吸收敌人释放的能量,转化为自身养分,同时向傀儡传递 “能量强度反馈”,辅助傀儡调整攻击参数。
机械配置:部署 15 台 “玄仙级混沌净化傀儡”,每台傀儡与 3 株绞杀藤、5 株毒雾花建立 “能量联动”—— 傀儡可通过灵植信号调整净化光束强度(对抗地仙级用 50% 功率,中位神级用 80%),也能引导绞杀藤精准缠绕敌人,避免误缠友军;傀儡的 “能量储备模块” 还能吸收抗暗长生草转化的敌人能量,补充自身能耗,实现 “以敌养防”;此外,傀儡搭载 “暗影能量捕捉器”,可收集战斗中散落的暗影能量,用于后续抗暗技术研发。
3. 核心守护圈(核心区域外围 1 里)
灵植配置:以 “生命树本源根系 + 本源水莲 + 灵植共鸣阵” 构建终极防御 —— 生命树的本源根系沿守护圈延伸,形成 “本源能量网”,任何外来能量进入都会触发能量网的 “共振反击”,反弹 30% 的攻击伤害;本源水莲种植在守护圈的水域节点,其花瓣释放的 “本源灵光” 能为友军提供能量护盾,同时削弱敌人的攻击速度;灵植共鸣阵由联合议会的木灵共同激活,可在危机时调用核心区域所有灵植的能量,形成一道淡绿色的 “生态壁垒”。
机械配置:部署 5 台 “玄仙级混沌 - 灵植复合傀儡”,这是巴顿团队的最新研发成果 —— 傀儡的核心嵌入 “生命树本源晶片”,能直接调用生命树的部分本源能量,释放 “混沌 - 灵植复合光束”,既具备混沌能量的破坏力,又有灵植能量的净化力;傀儡还能与灵植共鸣阵联动,实时调整核心区域的能量分布,确保生命树的本源不被敌人干扰;此外,傀儡的 “应急支援模块” 可在 1 分钟内将核心区域的防御状态同步至联邦总部、西陆支援队、海族水域防线,实现多位面协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异世之东西方神战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异世之东西方神战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