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这些标记的潜在功能。”林湛的声音紧绷。
系统经过漫长的运算,给出了一个模糊但令人心惊的推论:【标记序列与神经簇重组、生物电-信息转换效率提升、以及……群体意识连接潜在接口……存在高度关联性。具体触发机制与最终表达形态……数据库无匹配模型。】
神经簇重组……生物电-信息转换……群体意识连接……
每一个词,都像一记重锤,敲打在林湛和艾拉的心上。这根本不是治疗!这更像是在为某种……集体性的“升级”或“转化”铺设基础设施!萨法·维拉所说的“重编程”,并非比喻!
“找到它!”林湛低吼,眼中布满了血丝,“找到触发这些标记的机制!是环境因素?特定频率的能量场?还是……某种我们尚未监测到的信息信号?”
他不能接受自己的技术是一个定时炸弹,一个被他人预设好路径的陷阱。他必须找到控制权,必须理解这背后的逻辑!
就在这时,艾拉的个人终端发出了急促的、非正常的震动。她低头看了一眼,脸色微变。
“林……你看这个。”
她将终端屏幕投射到共享光幕上。那是一个非官方的、但访问量巨大的生物科技论坛。一个被置顶的热门帖子标题异常醒目:
**【数据幽灵?全球多地报告‘进化者’出现无法解释的同步行为模式!】**
发帖人声称,通过一个自建的、匿名收集“净化序列”接受者(他们称之为“净化者”)公开行为数据的网络,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在不同大洲、素不相识的“净化者”之间,存在着极其微弱但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统计学上显着)的行为同步性。
例子列举得很具体:比如,在某个随机时间点,数百名“净化者”几乎同时浏览了某个关于古代水利工程的冷门维基页面;或者,在另一个时间点,分散在不同城市的他们,不约而同地在各自的社交账号上,发布了内容高度相似、关于“能量流动”或“系统优化”的模糊诗句或简笔画;甚至,在一些公开的集体活动中,他们的微小动作(如眨眼频率、头部转向角度)呈现出一种非刻意的不自然同步。
这些现象单独来看微不足道,甚至可以被解释为巧合或群体无意识影响。但当数据量足够大,模式识别算法足够精细时,那种隐藏在噪声下的“同步性”便浮现出来,像一个幽灵般的信号,在人类社会的海洋深处悄然传递。
帖子下面,跟帖纷纷。有人觉得是故弄玄虚,有人认为是数据分析的谬误,但也有人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亲眼见过类似的“巧合”,并感到不安。
“这个论坛……我们的舆情监控系统之前将其标记为低优先级。”艾拉的声音有些干涩,“认为只是边缘群体的臆想。”
林湛死死地盯着那些例子,那些数据图表。论坛用户观察到的“同步行为”,其内容(古代工程、能量流动、系统优化)与汤姆森身上发生的异变(神经簇重组、生物电-信息转换),以及隐藏代码暗示的“群体意识连接”,隐隐指向同一个方向!
这不是孤例!汤姆森可能只是一个极端的、提前爆发的案例!有无数个“汤姆森”,正在以一种更温和、更隐蔽的方式,经历着同样的“转化”前奏!那些隐藏的标记,并非沉睡,而是在被缓慢激活!
一股冰冷的恐惧感瞬间攫住了林湛。他以为能控制局面,将汤姆森隔离起来研究。但现在看来,危机早已如同扩散的病毒,悄无声息地渗透到了成千上万,乃至未来可能是数以亿计的“净化者”之中!
“找到这个发帖人!”林湛的声音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未察觉的急促,“立刻!还有,启动‘回声’计划,全面升级我们的全球‘净化者’行为监测网络,我要知道每一个细微的异常!最高权限,动用一切资源!”
“回生”计划,一个原本用于优化社会服务、预测公共卫生需求的 benign (良性)项目,此刻被赋予了全新的、令人不安的使命——监控那些经由他手被“优化”了的人类。
艾拉看着林湛眼中近乎偏执的光芒,心中一片冰凉。她意识到,林湛或许不仅仅是在应对危机,他更像是一个不小心打开了潘多拉魔盒的巫师,正在疯狂地想要抓住那飞散出去的、名为“控制”的最后一缕希望。
***
第七区,边缘地带。这里曾是旧时代的工业废墟,如今被廉价的再生材料建筑和错综复杂的非法数据通道覆盖,是城市光鲜表皮下的暗面。
在一间充斥着老旧服务器嗡鸣、空气中弥漫着焊锡和冷却剂味道的狭窄房间里,代号“渡鸦”的年轻女人猛地扯下头上的神经交互头环,剧烈地喘息着,额头上满是冷汗。
她就是那个论坛帖子的发起者。
屏幕上,代表数据流追踪的红点几乎已经贴上了她设置的虚拟防火墙。来自“新生”集团的数字触手,比她想象的要快得多,也凌厉得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把游戏里的东西带到现实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把游戏里的东西带到现实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