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韵微光特殊儿童非遗康复中心”的锦旗还在荣誉墙上熠熠生辉,来自各地特殊教育机构的感激之情尚未消散,陈曦的意识中突然响起清晰的系统提示音:“触发公益时尚支线任务——非遗童韵·温暖定制。任务核心:联合知名时尚品牌,将特殊儿童的非遗作品转化为设计元素,打造‘舒适适配+文化传承+自信赋能’的专属服饰系列,通过时装秀展示特殊儿童的创造力,让非遗之美与公益温度融入日常穿搭。任务奖励:解锁时尚界公益资源,提升特殊儿童非遗作品的社会影响力与商业转化价值。”
系统提示音落下,陈曦立刻与苏医生、林砚舟、沈亦舟分享了任务内容。“把孩子们的非遗作品做成衣服,这个想法太有意义了!”沈亦舟率先眼前一亮,“既能让孩子们的创作被更多人看到,又能让他们穿着自己设计元素的衣服,自信心肯定爆棚。”苏医生补充道:“特殊儿童的服饰需要兼顾安全性和功能性,比如自闭症孩子可能抗拒紧身衣物,脑瘫孩子需要方便穿脱的设计,这得和品牌好好沟通。”林砚舟则说道:“孩子们的竹编纹路、羌绣花纹都很有艺术感,稍加设计就能成为独特的时尚元素。”四人一拍即合,随即启动时尚品牌对接工作。
对接时尚品牌:理念共鸣,携手筑梦
陈曦通过基金会的公益合作网络,筛选出多家兼具设计实力与公益情怀的时尚品牌,最终将目标锁定在国内知名童装品牌“童悦坊”。该品牌以“舒适、安全、有温度”为设计理念,曾多次参与公益项目,尤其关注特殊儿童群体的服饰需求,其设计团队在功能性童装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
初次对接会议上,陈曦带着孩子们的非遗作品集和日常活动视频,详细介绍了“特殊儿童非遗帮扶计划”的成果:“这些作品都出自特殊儿童之手,有竹编的细腻纹路、羌绣的鲜艳色彩、剪纸的灵动造型,每一件都充满了童真与创造力。我们希望能将这些独特的非遗元素融入服饰设计,既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又能让更多人关注特殊儿童群体。”
“童悦坊”的设计总监林薇翻阅着孩子们的作品,眼中满是惊艳与感动:“这些作品太有灵气了!竹编的十字纹、羌绣的太阳花,都是非常好的设计灵感。而且特殊儿童的服饰确实存在很多痛点,比如穿脱不便、材质不适、设计单一等,我们一直想做些改变,你们的项目正好给了我们一个完美的切入点。”
林薇进一步介绍:“我们品牌一直致力于让每个孩子都能穿得舒适、自信,特殊儿童更需要被关注。这次合作,我们不仅要将非遗元素融入设计,还要充分考虑特殊儿童的生理特点,打造兼具美观与实用性的服饰。”双方很快达成合作共识,成立了“非遗童韵”专项设计团队,明确了三大核心设计方向:以特殊儿童非遗作品为设计灵感、适配特殊儿童生理需求、融入非遗文化传承理念。
“童悦坊”投入200万设计与生产资金,抽调10名核心设计师,与陈曦四人及中心的康复师、非遗传承人组成跨领域团队。设计师们第一时间来到中心,与孩子们面对面交流,观察他们的日常活动状态,了解他们的服饰穿着痛点:自闭症孩子普遍抗拒粗糙、紧身的面料;脑瘫孩子穿脱衣物时需要便捷的开合设计;智力障碍孩子对鲜艳的色彩和有趣的图案更感兴趣。同时,设计师们还向林砚舟等非遗传承人请教竹编、羌绣的工艺特点,确保设计元素能准确呈现非遗文化的精髓。
设计创作:非遗元素与实用功能的完美融合
设计团队以孩子们的非遗作品为核心灵感,结合特殊儿童的生理需求,展开了为期两个月的创作。每一款服饰的设计都经过反复打磨,既保留非遗作品的原汁原味,又兼顾穿着的舒适性与实用性。
竹编元素系列:细腻纹路,舒适透气
设计团队选取了乐乐等孩子的竹编作品作为核心元素,将竹编的十字纹、人字纹、梅花纹通过数码印花、提花工艺融入服饰设计。考虑到特殊儿童对材质的敏感度,系列服饰均采用100%精梳棉面料,柔软透气,避免刺激皮肤。
针对自闭症孩子的需求,设计团队采用宽松版型,无领设计减少颈部摩擦,袖口和裤脚采用弹性收口,既舒适又不束缚活动;针对手部精细动作不足的孩子,衣物的纽扣设计为魔术贴和按扣组合,方便穿脱,同时在魔术贴表面印制缩小版的竹编纹路,细节处彰显非遗特色。
其中一款竹编纹连衣裙备受关注,裙摆处采用数码印花技术还原了乐乐编织的“幸福树”竹编图案,领口和袖口点缀着手工编织的竹编小挂件,既美观又灵动。设计师还特意在裙摆内侧增加了防走光内衬,确保孩子活动时的安全性。“这款连衣裙的设计灵感来自乐乐的竹编作品,我们希望能让乐乐穿着自己设计的衣服,感受到满满的成就感。”设计师介绍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海王系统:重生后男神皆忠犬请大家收藏:(m.20xs.org)海王系统:重生后男神皆忠犬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