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目击者描述的符号,”汪新焱拿起约翰·墨菲那份未播出录音的详细文字记录,“‘类似古埃及象形文字’。无论是自然形成的陨石,还是美苏任何一方的人造航天器,上面会出现这种非功能性的、带有文明印记的符号吗?苏联的人造卫星会刻上古埃及文字?这简直荒谬。”
“最后,是运输路径这个决定性的线索,”艾琳切换了屏幕上的画面,展示了几份来自不同军方和运输部门的内部备忘录影印件,上面大量关键信息被涂黑,但出发地、目的地和日期依稀可辨。“综合多名当时在场目击者的证词,那个物体在12月10日深夜,被一块厚重的绿色帆布严密覆盖,安置在一辆大型平板卡车上,在一支由宪兵吉普车和武装士兵护卫的车队押运下,不是运往通常处理太空残骸的史密森尼学会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也不是任何知名的NASA研究中心,而是昼夜兼程,直接运往了俄亥俄州的赖特-帕特森空军基地。”
赖特-帕特森空军基地。这个名字在UFO研究与阴谋论领域,几乎是一个等同于“圣地”或者说“禁区”的存在。长期以来,这里一直被传闻是美国政府秘密研究、储存乃至进行“反向工程”不明飞行物残骸的核心地点,传说中的“外国技术部”(Foreign Technology Division)以及更为神秘的“第十八机库”或类似机构,就深藏于此。“所有的线索,无论是指向人为掩盖的意图,还是指向物体本身非同寻常的性质,其箭头最终都无情地指向了那里。”汪新焱的目光投向窗外,仿佛能穿透时空,看到那座戒备森严的基地。
要触及被官方严密守护的核心,必须先从外围的、尚能接触的碎片入手。汪新焱和艾琳踏上了前往宾夕法尼亚州凯克斯堡的旅程。近四十年的时光足以改变许多事物,小镇的街道拓宽了,新的建筑立起,但那份深植于老居民记忆中的惊异与困惑,却并未随时间完全褪色。他们几经周折,找到了当年事件发生时还是青少年的比尔·布莱克。在镇中心一家充满怀旧气息的小餐馆里,比尔面对录音设备,依然显得有些激动。
“我和几个伙伴,当时年轻,胆子大,趁着天黑和警察换岗的混乱,从树林另一边偷偷摸了进去,大概离封锁线中心就一两百米,”比尔回忆道,眼神中闪着当年的冒险光芒,“我们看到了,就在那片被清出来的空地上,被几个拿着大手电的军人围着。那东西……我敢用性命担保,它绝对是人造的!银灰色,在灯光下有点泛青,表面光滑得不可思议,连一点拼接的缝隙都看不到,像是一整块材料雕出来的。形状很怪,像颗大橡果,又有点像……我说不上来,反正不像任何我们见过的飞机、导弹或者卫星。那些当兵的紧张得要命,不停地吼叫,来回巡逻,看到有光就厉声呵斥,感觉随时会开枪。那种气氛,绝对不仅仅是在保护一块天上掉下来的石头或者普通的机器零件。”
另一位关键信息提供者,是前当地消防队的志愿者汤姆·温彻斯特。他在自家整洁却略显陈旧的车库里接待了汪新焱和艾琳,空气中弥漫着机油和旧木头的味道。汤姆的叙述更为冷静,带着亲身参与者的笃定。
“我帮着最早到场的州警拉警戒线,离那个东西最近的时候,大概就十米左右,”汤姆语气平稳,但每个字都带着分量,“它散发着一股味道,很特别,不是木头燃烧的焦糊味,也不是塑料或橡胶烧着的臭味,更像是……雷雨过后空气中的那种臭氧味,或者像大型电机短路烧毁后的那股焦电气味。而且,我戴着手套摸了一下它旁边一棵被撞断的、还在冒烟的树桩,能感觉到一股明显的热气从那个方向传来。我后来借着灯光悄悄靠近,用手背快速碰了一下它的表面——是温的,甚至有点烫手,但绝不是像刚被几千度高温摩擦过的陨石该有的那种能融化金属的炽热。感觉……更像是它内部有什么东西,在持续地、缓慢地释放着热量。”
当被问及物体表面的标记时,汤姆皱起眉头,努力搜寻着四十年前的记忆:“不是俄文字母,我后来在报纸上看过俄文,完全不一样。那些符号……线条很复杂,弯弯曲曲,带着各种点和角,看起来非常古老,像是某种失传的文字,但雕刻得又极其精准、清晰,边缘锐利,绝对是机器或者极高超的工艺弄上去的,不可能是自然形成。”
这些来自第一现场的、细节丰富的证词,与官方轻描淡写、漏洞百出的“陨石”或“卫星碎片”说法,形成了无法调和的对立。汪新焱愈发确信,军方的过度反应、对信息近乎偏执的管控,以及目击者描述中透露出的技术细节,都强烈暗示着这个坠毁物的本质,远远超出了那个时代公开的科技水平。
与此同时,艾琳利用她过去在航空航天领域积累的人脉和资源,在更隐秘的层面进行着平行的调查。一条看似微弱、却可能至关重要的线索逐渐浮出水面:一个代号为“源泉”(Wellspring)的、权限极高的机密计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暮影武者请大家收藏:(m.20xs.org)暮影武者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