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将明白!”常遇春郑重地领命,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主公放心,末将定当谨记在心,秋毫无犯,以德服人!”
朱元璋看着他,满意地点了点头,脸上的严肃之色再次被温和的笑容所取代。他绕到常遇春身后,轻轻拍了拍他铠甲上的背甲,笑道:“对了,我听人说,你最近在家养伤,都快憋出病来了?天天在院子里舞刀弄枪,把家里的石墩子都砍坏了好几个,可有此事?”
常遇春的脸上闪过一丝窘迫,没想到自己这点“家事”居然传到了主公耳中。他挠了挠头,嘿嘿一笑:“末将……末将只是怕手生了。”
“怕手生了?”朱元璋大笑起来,那笑声里充满了兄弟间的揶揄与关怀,“你常遇春的手,就算三年不摸刀,也比寻常将领耍得精!现在,有仗打了,你可要好好过过瘾。不过,千万要记住我下面的话。”
他的笑容忽然收敛,眼神变得无比深邃而认真,一字一句地说道:“你的命,比一座城池更重要。我需要你活着,为我打下整个天下!”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常遇春的脑海中炸响。它既有君王的威严,不容置疑;又有兄弟的关切,暖人心脾。它让常遇春瞬间明白了自己在朱元璋心中的分量。他不再仅仅是一员猛将,而是朱元璋未来蓝图中,不可或缺的擎天之柱。
常遇春重重地点头,胸中豪情万丈,几乎要冲破天灵:“主公之命,遇春万死不辞!”
“好!”朱元璋拍了拍他的肩膀,“回去准备吧,不日便要誓师出征。我等着你,凯旋而归!”
“末将告退!”
常遇春再次抱拳,深深地看了一眼这位既是主公又是兄长的男人,然后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出了书房。
走出吴王府,夕阳的余晖正将整个应天府染成一片绚烂的金色。阳光洒在他冰冷的铠甲上,反射出万道金光,让他看起来宛如一尊从神话中走出的战神。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沉甸甸地压在肩头,但他的心中却没有丝毫的畏惧,反而充满了昂扬的斗志。
主公将如此重任托付于他,他必不负所望!
他翻身上马,踏雪乌骓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意气风发,兴奋地刨着蹄子。常遇春没有立刻回府,而是拨转马头,向着城外的军营驰去。他要去看看他的兵,那些即将与他一同踏上新征程的兄弟们。
夜幕降临,军营中灯火通明。常遇春脱下铠甲,换上了一身普通的军服,独自一人走到了校场中央。他抬头仰望星空,今夜的星河格外璀璨,仿佛预示着一个伟大的时代即将来临。
他想起了鄱阳湖的血战,想起了倒在身边的兄弟,想起了陈友谅临死前那怨毒的眼神。那些都已是过去。而现在,一个新的挑战,一个新的舞台,正在他面前缓缓展开。
平江,张士诚……这些名字在他脑海中反复盘旋。他知道,这将是一场比以往任何一场战争都更加艰难的战斗。他要面对的,不仅是坚固的城防和精锐的敌军,更是深植于民心的“张氏仁政”。
他该如何破局?如何既能攻城拔寨,又能收服人心?朱元璋的话在他耳边回响:“我不要惨胜,我要的是全功!”
常遇春的嘴角,缓缓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他虽然是冲锋陷阵的猛将,但并非有勇无谋的莽夫。他知道,真正的战争,从来不止于战场。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身后。
“想好了?”一个沉稳而熟悉的声音响起。
常遇春没有回头,他知道来人是谁。他淡淡一笑,说道:“大将军(指徐达)来得正好,我正想找你商量。”
徐达走到他身边,与他一同仰望星空,目光深邃:“主公的命令,我也接到了。五万精兵,由你我二人统领。遇春,这次,你可是主将,我这个副将,可全听你调遣。”
“你我兄弟,何分主副?”常遇春转过身,看着徐达那张沉稳的脸,“徐达兄用兵如神,计谋百出,这次征讨张士诚,还得靠你多出主意。我嘛,就负责把你的计策,用刀剑变成现实。”
徐达笑了笑,笑容中带着一丝神秘:“张士诚此人,外宽内忌,多谋少断。他占据平江,自以为高枕无忧,殊不知,其最大的弱点,恰恰是他的‘安逸’。他以为我们会休养生息,会先图北方,他却忘了,主公的雄心,从来不止于江南。”
常遇春眼中精光一闪:“你的意思是?”
“兵贵神速,攻其不备。”徐达伸出手,在空中虚画了一个圈,“我们不必按部就班地先打湖州、嘉兴。张士诚最倚重的,除了他弟弟张士信,便是他麾下大将吕珍。此人骁勇善战,驻守杭州。若我们能设计,将吕珍的主力引出杭州,然后……”
徐达的声音压低,将一个大胆而周密的计划娓娓道来。
常遇春越听,眼睛越亮。他猛地一拍大腿,哈哈大笑起来:“妙!妙啊!徐达兄,你这计策,真是釜底抽薪!只要拔掉了吕珍这颗钉子,杭州便是一座空城!张士诚的臂膀,不等我们斩,他自己就先断了一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第一战神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明第一战神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