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如同一股滚烫的岩浆,瞬间涌遍常遇春的全身。他知道,这不是简单的君臣对话,更不是上位者对功臣的笼络。这是兄弟间推心置腹的肺腑之言,是领袖对最信任战友的最高肯定。朱元璋的信任,比他身上任何坚固的铠甲,都更能让他感到心安,更能让他无所畏惧。
常遇春的眼眶微微有些发热,他猛地抬头,迎上朱元璋那双深邃而充满期待的眼睛,重重地点了点头:“主公,遇春明白!”
“好!”朱元璋满意地笑了,他拉着常遇春在案几旁的胡床上坐下,亲自为他斟了一杯热茶。“来,先喝口茶,暖暖身子。看你这风尘仆仆的样子,肯定是接到我的信,连家都没回就直接过来了。”
常遇春接过茶杯,温热的触感从掌心传来。他看着杯中清澈的茶汤,水汽氤氲,模糊了视线。他想起当年,自己还只是一个落魄的草莽,空有一身武艺却无处施展。是朱元璋,这位当时还只是郭子兴手下一名将领的年轻人,慧眼识珠,给了他施展抱负的舞台。从濠州到滁州,从和州到采石矶,再到如今的应天府,他们一同经历了无数次生死考验。这份情谊,早已超越了普通的君臣。
“如今,陈友谅已灭,其子陈理更是束手就擒,我大明再无西顾之忧。”朱元璋话锋一转,脸上的笑容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运筹帷幄的深沉。他站起身,走到墙上悬挂的一幅巨大的江南舆图前,手指在地图上缓缓划过。
“但是,江南群雄,狼子野心者,犹有一人。”他的手指,最终停在了地图的东部,重重地叩击在一个点上。
“张士诚!”
常遇春的目光瞬间变得锐利如鹰,死死地锁定在朱元璋手指所指之处——平江,也就是后世的苏州。
“此人,占据着浙西、平江一带,此地自古便是鱼米之乡,富甲天下。”朱元璋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凝重,“他坐拥钱粮,兵精粮足,且此人颇懂经营,轻徭薄赋,在治下深得民心。他就像一只肥硕的蚂蟥,牢牢地吸附在大明的心腹之地,是我统一江南的最大障碍,也是最棘手的敌人。”
常遇春沉默不语,但他的大脑却在飞速运转。张士诚,他太熟悉了。这个私盐贩子出身的枭雄,与陈友谅的残暴嗜杀截然不同。他更像一个精明的商人,一个土皇帝。他治理下的平江,歌舞升平,商贾云集,百姓安居乐业。要攻打这样的地方,单纯的武力征服是远远不够的,甚至会激起当地百姓的殊死抵抗。这正是张士诚最可怕的地方。
“我思虑再三,决定对张士诚用兵,不可操之过急,更不可硬碰硬。”朱元璋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常遇春,“他盘踞平江多年,早已将此地经营得如铁桶一般。若我大军直扑平江,必将陷入旷日持久的围城战,届时,北方的元廷,或是其他观望的势力,一旦趁虚而入,我军将腹背受敌,危矣!”
常遇春心中一动,他隐隐猜到了朱元璋的打算。
“所以,”朱元璋的手指再次回到地图上,从平江向外延伸,依次点过几个地名,“湖州、嘉兴、杭州,这些地方,是张士诚的臂膀,是他赖以生存的粮仓与兵源地。我要你,遇春,替我斩断他的臂膀!”
他猛地收回手,目光如电,直视常遇春:“我决定,先拔除他的羽翼,扫清外围,孤立平江!待他成为一座孤城,再集中优势兵力,直捣其巢穴!”
常遇春的心中,猛地掀起滔天巨浪!
他不是没有独当一面过,但那多是作为偏师,执行策应或骚扰任务。而这一次,朱元璋给他的任务,是整个对张士诚作战的战略主攻方向!这意味着,他将独立统帅一支数万人的大军,肩负起为整个大明王朝扫平东南的重任!
这已经不是让他作为最锋利的尖刀去冲锋陷阵,而是要他成为执掌刀锋、决胜千里的手臂!这是何等的信任!何等的倚重!
常遇春的呼吸变得有些急促,胸口的伤疤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心中的激荡,传来一阵阵灼热的刺痛。他“噌”地一声站起身,激动地单膝跪地,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主公!末将……愿效犬马之劳!纵使粉身碎骨,亦不辱使命!”
“起来,起来!”朱元璋连忙将他扶起,眼神中充满了欣慰与期待,“你我兄弟,何须行此大礼?我给你五万精兵,皆是百战之师。再让徐达做你的副手,你们二人,一文一武,一稳一猛,乃是天作之合。有你们在,我何愁大事不成!”
徐达!常遇春心中更是凛然。徐达,朱元璋麾下第一大将,用兵稳健,智谋超群,是他最敬佩的战友。有徐达为副,既是对他的制约,更是对他最大的支持。朱元璋的这番安排,可谓用心良苦,既给了他足够的权力与信任,又为他铺平了道路,扫清了障碍。
“记住,遇春,”朱元璋的语气变得异常郑重,“我不要惨胜,我要的是全功!攻下城池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安抚百姓,收拢人心。张士诚能在那里立足多年,靠的不只是武力,更是他那张‘仁义’的皮。你要做的,就是撕下他的伪装,让他治下的百姓知道,谁才是真正为他们带来太平的明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第一战神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明第一战神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