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赏结束后,常遇春随着百官一同走出奉天殿。刚到殿外,就有不少官员围了上来,纷纷向他道贺。“鄂国公恭喜啊!此次荣升中书平章政事,又得金书铁券,真是可喜可贺!”“常将军乃我大明第一战神,这封赏实至名归!”“改日定要登门拜访,向国公大人请教军务!”众人的话语里满是奉承,有的甚至已经开始称呼他为“国公大人”。
常遇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一一拱手回礼:“多谢诸位大人抬爱,此次能有此封赏,全靠陛下信任,以及诸位将士齐心协力。常某不过是尽了本分罢了。”他的语气谦逊,没有丝毫居功自傲之意,让周围的官员们越发敬重。
回到府邸时,已是傍晚。夕阳将天空染成了一片绚烂的橘红色,府邸门前的两尊石狮子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威严。门口早已停满了马车,前来拜访的官员、将领络绎不绝,府里的管家忙得脚不沾地,一边招呼客人,一边派人向常遇春通报。
常遇春刚走进大门,就看到几个穿着官服的人迎了上来,为首的是户部的一位侍郎,手里捧着一个精致的锦盒:“鄂国公,下官听闻您今日受封,特意备了一份薄礼,聊表心意。还望国公大人笑纳。”
常遇春看了一眼锦盒,又看了看侍郎脸上谄媚的笑容,心中了然。他微微颔首,语气平和:“侍郎大人客气了,陛下刚下旨,禁止官员之间相互送礼,咱们可不能违反圣意。这份心意常某心领了,礼物还请大人带回。”
侍郎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被常遇春身边的亲兵用眼神制止了。他只好讪讪地收回锦盒,尴尬地笑了笑:“国公大人说的是,是下官考虑不周。那下官就不打扰了,改日再来向国公大人请教。”
送走侍郎后,又有几位将领前来拜访,有的带来了珍贵的兵器,有的带来了稀有的药材,都被常遇春以同样的理由拒绝了。他看着那些被退回的礼物,对身边的管家说:“以后凡是有人送礼,一概不收。若是真心来道贺的,便请进府里喝茶;若是想走门路的,直接客气地请出去。”
管家连忙点头:“是,小人记住了。”
接下来的几日,府邸门前依旧车水马龙,前来拜访的人络绎不绝。常遇春的名字,也在江南地区彻底传开了。茶楼酒肆里,说书人拿着醒木,将他的故事说得绘声绘色:“话说那常将军,身高八尺,力能扛鼎,手中一杆虎头湛金枪,耍得是出神入化。在苏州城外,他单枪匹马闯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一枪挑杀了张士诚的大将李伯升,吓得敌军魂飞魄散……”
台下的听众听得热血沸腾,有人拍着桌子喊道:“好!不愧是大明第一战神!”还有人问道:“说书先生,那常将军后来是不是直接生擒了张士诚?”
说书人喝了一口茶,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诸位看官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那常将军攻破苏州城门后,率领大军直奔张士诚的府邸。张士诚负隅顽抗,派了三百精兵守住府门。常将军见状,大喝一声,手中金枪一挥,就杀了三个敌兵。剩下的敌兵哪里见过这般厉害的人物,吓得纷纷扔下兵器投降……”
这样的场景,在应天府的各个角落上演着。常遇春的故事,成了百姓们茶余饭后最热门的话题,有人甚至将他的画像贴在家里,当作守护神供奉。然而,身处舆论中心的常遇春,却对这些浮华保持着一份清醒的警惕。
他依旧保持着军人的习惯,每日天不亮就起床练武。清晨的庭院里,雾气还未散去,常遇春穿着一身短打,手持虎头湛金枪,开始练习枪法。他的动作刚劲有力,每一招每一式都带着千军万马的气势——“横扫千军”时,枪杆带着风声,仿佛能将眼前的空气劈开;“力挑华山”时,枪尖直指天空,透着一股不屈的傲气;“海底捞月”时,枪身贴地而行,灵活得如同游龙。
练完枪后,他又会去演武场查看亲兵的训练情况。亲兵们见他来了,训练得更加刻苦,刀光剑影间,满是少年人的热血与朝气。常遇春会亲自指导他们的动作,纠正他们的不足,偶尔还会拿起刀,与他们比试一番。他的刀法凌厉,却从不伤人,总能在最后一刻收住刀势,让亲兵们既佩服又感激。
处理军务时,常遇春更是一丝不苟。他会仔细查看各地送来的军报,分析战场形势,制定作战计划。遇到不懂的问题,他会主动向文官请教,从不因为自己是武将而骄傲自满。对于那些阿谀奉承之辈,他总是客客气气地请出门外,从不与他们深交。府里的下人都说,国公大人虽然身居高位,却一点架子都没有,待人和气,做事认真,是个难得的好官。
这日,常遇春正在书房处理军务,管家突然进来禀报:“国公大人,永昌侯蓝玉将军前来拜访。”
常遇春放下手中的笔,抬头说道:“快请他进来。”
蓝玉很快就走进了书房。他穿着一身崭新的侯服,腰上佩着一把宝剑,脸上带着几分张扬的笑意,只是眉宇间隐隐透着一丝不满。“大哥!”他一进门就喊道,语气中带着几分熟稔,“小弟今日特意来向你道贺,恭喜你荣升鄂国公,还得了金书铁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第一战神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明第一战神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