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春笑着起身,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坐吧。来人,给蓝将军上茶。”
蓝玉坐下后,接过侍女递来的茶,喝了一口,随即把茶杯放在桌上,脸上的笑意消失了,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平:“大哥,小弟今日来,除了道贺,还有一事想不通,想跟你说说。”
“哦?什么事?”常遇春问道。
“还能是什么事!”蓝玉提高了声音,“大哥,您为大明立下如此不世之功,如今虽封了国公,兼了中书平章政事,可朝中那些文官,却总在背后说您的坏话!”
常遇春手中的动作顿了一下,抬头看向蓝玉:“他们说什么了?”
“他们说您是‘一勇之夫’,只会打仗,不懂治国之道!还说您身居高位,恐难当大任,劝陛下少让您参与朝政!”蓝玉越说越生气,拍着桌子喊道,“大哥,您听听!这叫什么话!他们整天坐在衙门里,写写画画,哪里知道打仗的辛苦?若不是您带着咱们在战场上拼命,他们能有今日的安稳日子?真是气煞我也!”
常遇春闻言,只是淡淡一笑。他起身走到墙边,取下挂在墙上的虎头湛金枪,拿出一块绒布,慢慢擦拭着枪身。阳光透过窗户,照在枪身上,反射出冰冷的光芒。“让他们说去。”他的声音平静,没有丝毫波澜,“我本就是个武夫,从军多年,只会打仗,确实不懂那些治国的弯弯绕绕。我的职责,就是为陛下打胜仗,保境安民。至于治国,自有李善长、刘伯温他们这些大才,哪里用得着我这个武夫操心。”
“可是大哥,您是‘大明第一战神’啊!”蓝玉急了,站起身说道,“您的功劳,谁人能比?那些文官不过是耍耍嘴皮子,凭什么对您指手画脚?小弟觉得,您就该在陛下面前说说,让那些文官知道,咱们武将也不是好欺负的!”
常遇春放下手中的枪,转过身,目光变得严肃起来:“蓝玉,你这话就错了。”他走到蓝玉面前,语气沉重地说,“功高震主,乃是取祸之道。你我都是武将,靠着打仗立下功劳,才能有今日的地位。可咱们要时刻记得,咱们的权力,咱们的荣耀,都是陛下给的。若是因为功劳大,就骄傲自满,目中无人,甚至干涉朝政,那便是逾越了本分,迟早会引来杀身之祸。”
蓝玉愣了一下,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被常遇春打断了。
“你想想,当年的韩信,何等厉害,为刘邦打下了半壁江山,可最后却落得个被诛杀的下场,为什么?就是因为他功高震主,不知收敛。”常遇春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感慨,“咱们大明刚建立不久,根基还不稳,陛下需要文官治理国家,也需要武将保卫边疆。文官有文官的用处,武将有武将的职责,各司其职,才能让大明长治久安。那些文官说我不懂治国,本就是事实,我何必跟他们计较?”
他拍了拍蓝玉的肩膀,语气变得温和起来:“蓝玉,你还年轻,性子又张扬,以后一定要改改这个脾气。少说些气话,多干些实事。陛下是个聪明人,谁忠心耿耿,谁有真本事,他心里比谁都清楚。只要咱们好好为陛下效力,好好为大明做事,还怕陛下看不到咱们的功劳吗?”
蓝玉看着常遇春,眼中的不满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几分敬佩。他一直以为,常遇春只是个勇猛善战的武将,却没想到,他在勇猛之外,还有着这样一份通透与智慧。他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大哥,我知道了。以后我一定听您的话,好好做事,不再说那些气话了。”
“这就对了。”常遇春笑了笑,“来,再喝杯茶。咱们兄弟俩好久没好好聊聊了,今日正好说说苏州之战的事情。”
蓝玉闻言,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拿起茶杯,与常遇春聊了起来。书房里的气氛渐渐变得轻松起来,两人时而谈论战场的凶险,时而回忆过去的岁月,时而畅想未来的景象,不知不觉间,天色就暗了下来。
送走蓝玉后,常遇春独自回到书房。他关上房门,书房里顿时安静了下来,只剩下窗外风吹树叶的沙沙声。他走到墙边,看着墙上挂着的宝剑和那块金书铁券,心中百感交集。
宝剑是他当年在濠州起兵时,朱元璋亲自赐予他的,剑身虽已有些斑驳,却依旧锋利无比,陪伴他走过了无数场战役,斩杀了无数敌人。金书铁券则是他今日刚得到的荣耀,是皇帝对他的信任,也是他一生功绩的象征。可此刻,他看着这两样东西,却没有丝毫的喜悦,反而感到一阵莫名的沉重。
他知道,自己已经站在了权力的顶峰。作为鄂国公,他是大明地位最显赫的武将之一;作为中书平章政事,他又能参与朝政,辅佐皇帝处理国家大事。这样的地位,这样的荣耀,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可他也清楚,顶峰之上,往往是万丈深渊。历史上,多少功臣因为功高震主而不得善终,多少权贵因为骄傲自满而家破人亡。朱元璋虽然现在信任他,可帝王之心,深不可测,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他走到书桌前,坐下,拿起笔,想写些什么,却又放下了。他想起了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将士,想起了苏州城里流离失所的百姓,想起了朱元璋语重心长的嘱托。他暗暗下定决心,无论未来如何,他都要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坚守自己的本分,好好为陛下效力,好好为大明做事。他要对得起朱元璋的信任,对得起百姓的期盼,也要保住自己和家人的性命。
就在这时,书房外突然传来一阵轻轻的脚步声,紧接着,管家的声音传了进来:“国公大人,宫里来人…
喜欢大明第一战神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明第一战神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