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知这是寇封的信任,必须把握机会攻下汉中,在军中站稳脚跟。但益州作为寇曹两大诸侯最后的争夺地,注定将爆发恶战。
太史慈自从孙权败亡后,不少旧部都归顺了寇封,家眷也安然寻回。本该欣慰的他,却变得淡泊起来。即便薛仁贵这个新人地位迅速与自己持平,他也只是默默做事。
想当年,太史慈还豪言大丈夫当持剑立不世之功,可见其抱负。如今这般转变,寇封也无可奈何,只能通过让他与庞德较量来重新激发斗志。
此刻三万大军围住南郑,薛仁贵并未强攻——张鲁城中尚有两万守军,硬拼绝非上策。
为了降低损失,薛仁贵选择围城不攻,静候马超归来。
数日后,远方扬起滚滚烟尘,正是马超率领骑兵部队疾驰而回。
见马超率军折返,薛仁贵脸上浮现出欣喜之色。
目睹此景,太史慈按捺不住心中疑惑,出言问道:薛将军,主公令您攻取汉中、击败张鲁,命我等牵制马庞二人。为何将军不在张鲁兵力薄弱时进攻南郑,反而要等马超回师后才全军出击?
薛仁贵朗声笑道:子义,若给你三万兵马,能否攻下有重兵驻守、占据地利优势的汉中城?太史慈闻言面色微变,叹息道:末将确实无能为力。汉中守军对张鲁忠心耿耿,加上城池坚固,实难攻克。
薛仁贵继续追问:既然你我都难以攻克,主公仍派我们出征,可知其中玄机?太史慈越发困惑——若连主帅都束手无策,何必大动干戈?但他仍恭敬请教:请将军明示。
薛仁贵解释道:此战欲取汉中,非借马超之力不可。主公已调重兵驻守南郡防备曹操。待曹操南下时,才是争夺汉中的关键时机。即便此刻能攻下汉中,反会招致各方忌惮。唯有示弱于刘璋、张鲁、马超,方能促成联盟。待曹军南下,凭马超与曹操的旧怨,必会与曹军厮杀。届时敌人的敌人就是盟友,我们胜算自然大增。
届时主公与曹操尽起大军,方可一决汉中归属!
汉中既定,益州自然花落谁家!
听闻此言,太史慈方才恍然大悟,对薛仁贵担任主帅再无半点异议。
薛将军大才,子义远不能及,心服口服!
薛仁贵见状朗声笑道:子义将军何须如此。不过眼下我等还需与马超、庞德较量一番,可愿随我同往?
太史慈顿时热血沸腾,豪迈应道:愿随将军出战,会会那庞德!
见太史慈战意昂扬,薛仁贵大喜,当即整军备战。
待马超率军抵达城下,城头的张鲁终于长舒一口气:孟起归来,吾无忧矣!
马超刚一抵达便迅速列阵,准备与薛仁贵决战。却见薛仁贵并未趁其布阵时出击,反而耐心等候——这般春秋时期的君子之战风范,令马超不由得对这位敌将生出几分敬意。
两员骁将各自催马出阵,但见两人皆是银鞍白马,亮甲银枪,四目相对时,眼中同时燃起熊熊战意。
......
望着张鲁军中那位白马银枪、器宇轩昂的马超,薛仁贵也不由得涌起强烈的战意。
马超果然英姿勃发,仪表不凡,不愧当世豪杰!
待马超军阵排布完毕,薛仁贵才策马上前,手中银戟一挥,扬声喝道!
汉中城外,马超正欲率军冲锋,忽见敌阵中跃出一员大将高呼:来人可是西凉马超?某乃薛仁贵,奉主公之命取汉中。若将军愿相助,定当厚报!
此言一出,马超顿生疑虑:两军对阵,何故突然攀谈?更蹊跷的是,这薛将军竟向他求援?
城楼之上,张鲁脸色突变。先前薛仁贵未趁势攻打马超前军,已令他心生不安。要知此刻马超前军初至,后援未至,正是薛军出击良机。若以骑兵突袭,必能重创西凉铁骑。
念及此,张鲁猛然拍案:莫非马超勾结寇封,意图谋夺汉中?
其弟张卫附耳低语:兄长且静观其变。曹丞相密信提及,援军已在途中,专为麻痹寇封。依弟之见,且看马超此战能否拿下薛仁贵。若战而不胜...说着以手作刀划过颈项。
张鲁沉吟良久,颔首道:此言在理。薛仁贵籍籍无名,马超却号称西凉战神。若连此人都奈何不得...言及此处,他盯着城下战局的眼神愈发阴冷。
是,若无法认清部下的真心,这般容易**的君主,纵有贤臣良将,终究难逃背叛**的命运?
反倒是寇封这样的主公,既能洞察臣子忠心,又敢大胆放权,自然能收获文武百官的赤胆忠诚!
这般知人善任的明主,岂会中了敌人的离间之计?
古往今来,多少栋梁之才,恰恰折在这二字之上!
薛仁贵此言一出,马超心下也不禁起了几分犹疑。
但两军阵前终究是对手,即便马超已有投效之意,此刻也须先见个真章!
但见马超银枪高举,直指薛仁贵喝道:方才薛将军未乘人之危,马某敬重!然既为敌手,不如与我一决高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