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你是谁?”小芳终于挤出这句话。
“我是被这面镜子困住的人,如同将来的你。”女子微笑,那笑容美得令人窒息,也冷得刺骨,“这镜子只能有一个主人,要么是你,要么是我。”
小芳猛然想起小时候听姥姥讲过的东北民间传说——有些老物件会“认主”,更有些会“夺主”。
“你想要什么?”小芳颤抖着问。
“自由,”女子说,“而这需要一个新的宿主来接替。”
话音刚落,小芳感觉一股无形的力量扼住了她的喉咙,她挣扎着,视线开始模糊。绝望中,她瞥见床头那张家人的合影——父母和弟弟在照片里笑着,等待她月底回家。
不,我不能死在这里。小芳心里涌起一股狠劲,那是从小在困苦生活中磨炼出来的韧性。她拼命伸手,够到了床头柜上的玻璃水杯,用尽全身力气向铜镜砸去。
“砰”的一声脆响,水杯砸在镜面上,却没有破裂,而是滚落在地。
旗袍女子发出一声刺耳的尖笑:“没用的,镜子认主了,毁不掉的。”
小芳急中生智,想起姥姥说过,有些邪物怕血——特别是处子之血。她毫不犹豫地咬破指尖,挤出一滴血向镜子甩去。
血珠落在镜面上,竟发出“嗤”的一声轻响,冒起一缕白烟。旗袍女子惨叫一声,身影瞬间淡去。
小芳趁机跳下床,一把抓过铜镜冲向厨房,打开煤气灶,将镜子放在蓝色的火焰上灼烧。镜中传来凄厉的哭嚎,镜面泛起阵阵涟漪,仿佛有水在沸腾。
“放过我!”镜中传出哀求,“我也是被迫困在镜中的可怜人!”
小芳心软了一瞬,但马上想起刚才的生死一线,咬牙继续烧。渐渐地,哭嚎声弱了下去,镜面上浮现出无数细密的裂纹。
“谢谢你,”一个微弱的声音说,“我终于可以...解脱了...”
次日清晨,小芳带着布满裂纹的铜镜,辗转找到了一位老萨满。那位住在城郊的老人一见到镜子,便摇头叹息:“这是‘换颜镜’,民国时候的邪物。它用前人的魂魄滋养后人的美貌,循环往复,永无休止。”
老萨满告诉她,这面镜子里困着不止一个灵魂,她们都是渴望美丽而不知节制的女子,最终被镜子吞噬,成为它诱惑下一个受害者的工具。
“为什么我能抵抗它?”小芳问。
老萨满深邃的眼睛看着她:“因为你心里有比美貌更重要的东西。”
小芳想起那晚脑海中浮现的家人面容,默默点头。
按照老萨满的指示,小芳将镜子带至浑河边一处僻静之地,举行简单的仪式后埋入深坑。在镜子被泥土彻底覆盖前,她似乎听到一声如释重负的叹息。
随着镜子被埋,小芳的容貌也慢慢恢复原样。厂里有人议论她“越长越回去”,但她已不在意。三个月后,当她再次在旧货市场闲逛时,竟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又看见了卖镜的老头。
她冲上前去,老头却先开口:“镜子已经不在你手里了。”
“你到底是谁?”小芳质问。
老头微微一笑,露出那口黄牙:“收破烂的罢了。”说完推着三轮车转身离去,消失在熙攘人群中。
那天晚上,小芳梦见一个穿着淡紫色旗袍的女子向她鞠躬,然后化作青烟消散。醒来时,她枕边有一枚褪色的牡丹发簪,一触就化成了灰。
多年以后,小芳带着女儿逛博物馆,在一个民俗展区里,她看见一面似曾相识的雕花铜镜,旁边的标签上写着:“民国时期铜镜,东北地区出土,传说与‘换颜’民俗有关。”
镜子安安静静地躺在展柜里,在博物馆柔和的灯光下,再无当年的诡异气息。
“妈妈,这镜子好漂亮啊。”女儿赞叹道。
小芳紧紧握住女儿的手,轻声道:“记住,美丽的外表犹如镜中花、水中月,真正的价值永远在这里。”她指了指心脏的位置。
女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拉着她走向下一个展区。小芳最后回头看了一眼那面镜子,恍惚间觉得镜中的自己对她微微一笑——这次,是同步的。
走出博物馆,沈阳冬日的阳光苍白而温暖,照在脸上真实而踏实。小芳深吸一口气,将那段诡异的往事深深埋入心底,继续走向她平凡而真实的人生。
喜欢东北民间异闻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东北民间异闻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