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啊,他一个和尚,一个吃不饱饭的叫花子,大字都不识几个,没想到到头不仅坐拥锦绣江山,万里山河,还拥有天下间的至高学府,当了校长。真的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感叹之余,朱元璋激动的走进里面去,迫切想要一览全貌。可是没走几步,他忽然停了下来,右脚在院中的石板地面上轻轻踩了几下,传来清脆的咚咚声。
朱元璋眉头紧皱,目光紧紧盯着脚下的石板,多年的生活经验让他对这做工质量起了疑心。脚下用力一踩 ,没想到地板轰然断裂,地面下竟然是空心的?
朱元璋的脸色已经难看到了极致,群臣急忙打圆场,说可能是疏忽所致,不至于动气。
朱元璋眼神冰冷的撇了一眼说话的臣子,冷哼道,“是吗”?臣子吓得顿时缩了缩脖子,一声不吭了。
朱元璋不再多说,但他的疑心却越发强烈,直接一把抽出旁边士兵的佩刀,走到走廊的柱子面前,一刀砍了上去。
“哐”的一声,灰尘四起,柱子被砍开了一道口子,柱子里面就像干枯的流沙一样哗哗哗的撒了出来落了一地。
朱元璋怒了,没想到啊,支撑建筑主体的柱子都是空心的,都是散土拼凑的,这样的建筑能用几天?能不出人命?
代表朝廷脸面的国子监,竟然是如此质量的豆腐渣,朱元璋的怒火可想而知。
他看了一眼在场的所有大臣,眼中似乎夹杂着冰封万里的寒气又携带着冲天的杀气,咬牙切齿了半晌,冷冷地说了一句“给我查”。
随即转身就走,他担心再不走,他会忍不住杀光所有人。
杨宪的行为终于东窗事发了,国子监这么严重的事情,他难辞其咎。然而事情还不止如此。
朱元璋这个人对谁信任那就是无条件的信任,可是一旦怀疑,就会把曾经信任的也全部推翻。李善长胡惟庸能查到的,朱元璋自然也能查到。
可是这个结果,却远不是朱元璋能承受的,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他看着送回来的消息,满眼震惊,脸颊颤抖。
扬州根本没有复耕,百姓依然水深火热?杨宪阻拦百姓告御状,残杀当地居民,一手遮天?
看到这里,朱元璋已经满面狰狞,可是接下来的一句,却让他感到天旋地转:杨宪送回来的稻穗并不是扬州长出来的,而是花了十五两金子从南洋商人手里买的,南洋商人被杨宪所杀,犯了欺君大罪。
李善长也趁机弹劾杨宪“放肆为奸事”。
“啊”!朱元璋的怒火终于忍不住了,看着墙上那束稻穗,以前有多骄傲,现在就有多耻辱。就好像一个巴掌狠狠地扇在了他的脸上,让他无地自容。
想起自己曾经处处对杨宪的夸赞和嘉奖,朱元璋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自古以来的帝王还没有这么丢人的。
其实这也能理解,朱元璋夸杨宪,就像普通人夸自己的媳妇似的,到处跟人说自己的媳妇多好多好,给自己生了个好儿子,天赋异禀,将来是栋梁之材,不愧是自己的儿子。
四乡八邻的都知道你有了个好儿子。可是突然有一天,一个爆炸性得新闻传了出来:儿子并不是你的,而是你媳妇儿跟隔壁老王的。而且所有人都知道了。
这种屈辱就不是正常人能承受的,普通人尚且不能接受,更何况是一国帝王?朱元璋受到的侮辱大概就是这样的。
那么,他会怎么对待杨宪这个孩子的母亲?他的下场可想而知。
最终,朱元璋不顾杨宪涕泗横流的求饶,把他五马分尸。众多大臣也不敢议论,皇帝的笑话是要拿命来看的。
从那以后,朱元璋再也不信任任何官员,对他们严防死守。
杨宪的事情给他深深上了一课。一个人可以善良,重感情也是好事,但是决不能让个人感情喜好影响了自己公正的判断。
原本以朱元璋的能力来说,杨宪的伎俩根本瞒不了他。但是杨宪很聪明,他完美的抓住了朱元璋重民爱民的软肋,挑动了他的温情一面,慢慢地放下了心理的戒备,这才给了杨宪可乘之机。
一个人有软肋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个软肋影响到自己的理智。
所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原则至关重要,只要保证了这一点,即使你有软肋和弱点,也是无懈可击的。
此时曹穆看着远去曹爽,感慨道人还是愚蠢点好,人愚蠢才不容易出事情吗?
喜欢三国之从成曹穆开始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之从成曹穆开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