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两位儿媳在当家那里得知陈家分家不分户,每家一座6间青砖大瓦房还可以分得20两现银的消息后,惊喜交加,特别是李氏,可以说是喜出望外。
她们二房有三个儿子,大儿子14岁,二儿子12岁,小儿子6岁,因为家里只有六个房间,却有14口人,三个儿子经常挤在一个房间睡,眼看着老三又要娶妻生子,她的健哥儿过两年也要相看了,她和当家辛辛苦苦、起早贪黑地收山货卖山货,收入交了一半给公中后,一年到头也赚不下几两银,这还是在儿子们的束修都是公中出的情况下,但一年笔墨纸砚,人情往来也要花费不少。
她也知道公中其实也没有多少钱,一般情况下分家给他们50两,够他们建几间青砖大瓦房就不错了,这200两完全是沾小侄子文仔的光,没有他的那个红薯粉条的方子,他们家三个儿子以后的婚娶都成难题,她真心感谢小侄儿。
而且听当家说,这次方子的价钱,开始的时候,陆家只肯给1000两,他和爹都想答应了,是只有5岁的小侄儿谈回来的,不仅多了500两,还给他们家谈回来一个粉条作坊,卖不出去还可以卖给陆家兜底的作坊。
当家就说,大哥的这个慈姑丁非比寻常,听陆家管事嘀咕说,可能是天生有什么宿慧,而且当家好几次听家公家婆说仙姑庙的道婆说小侄子是什么天乙贵人,以后高官厚禄、富贵荣华,贵不可言。当家还说,小侄儿自己和家公家婆说了他明年要去上学开蒙,以后他还要去县城上学考科举,志气高着呢,千叮万嘱她以后千万不要得罪大房。
李氏心想,她又不蠢,这大房的小侄儿小小年纪就有仙姑托梦,她可不敢得罪,巴结还来不及呢。她还指望着小侄儿以后飞黄腾达后带挈他们二房呢。
真好,一下子房子有了,婚娶的钱也有了,当家说瞅准时机到时他们二房在县城买套前铺后居的小院子,开个山货铺,到时她也可以成为城里人了。
而黄氏也是喜悦的,毕竟三房人14口人住在六间房子里,还是很拥挤的,现在另外二房能够搬走,虽然花的是自家儿子挣的钱,但是她也知道,没分家,大家挣的钱都要归公,这次他们大房一共能分到700两,还有工坊也是大房主事,家公家婆的那一份,以后也是他们大房拿大头,她也满意了。
儿子私下里跟她说了,他要好好读书,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做大官,让她以后做老封君,她做梦都想笑醒。
看最近李氏对她的奉承,一反多年前,李氏连生三男,她连生三女时,李氏的嚣张跋扈,她心里觉得很爽快。
李氏生了三个男丁又怎样,还不如她家五岁小儿能干,她可是听当家说了,她家文仔当时和陆家管事你来我往谈方子价格的时候,那种沉稳,那种气度就不像农村娃,像陆管事说的,像见惯世面的世家公子。
因为赚了大笔银子,这次的中秋节回娘家,礼品也下了重本。
陈远文的母亲黄氏娘家在隔壁佛冈县四九镇附近的一条无名的非常贫穷的小山村,说是隔了一个县,实际就隔了几座大山,从陈家村走山路过去,翻山越岭大约走半个时辰就可以抵达,不要说比到从化县城甚至比到水西堡都近得多。
至于黄氏是怎么嫁来隔壁县陈家村完全就是缘分,月老牵的线。据说,也就是陈远文这几年断断续续从父母睡前和阿公阿婆睡前聊天的絮语里串联起来的。
大概就是一个春日,阳光明媚,年轻力壮的陈传富背着背篓到深山采药,路遇一棵长在陡峭岩壁下的珍贵药材--野生二十年根的石斛,再三考量,还是经受不住诱惑,爬下山崖采摘,结果在药材到手后却被隐藏在石缝里的过山峰咬了一口,虽然陈传富有自家老爹陈郎中配备的蛇药,硬撑着回到悬崖上,但没走几步就晕倒在山路旁。
也许是他命不该绝,那日遇到天生力大无穷的猎户出身的黄氏上山斩柴,本来是不会跑过几座大山过来这边的,神奇的是那天黄氏遇到一只大白兔,一直不紧不慢地逗着她玩,她快它也快,她慢它也慢,甚至它有时还担心黄氏跟不上她,它还会坐在前方休息等她,黄氏没有带弓箭等打猎用具,只有一把砍柴刀,被它逗得欲罢不能,只能一路追着它翻山越岭,结果来到陈传富晕倒的地方就消失不见了。
然后力大无穷的女汉子黄氏看到“英俊潇洒帅气”陈老大,立马“英雄救美”把他一路扛回陈家村,因为方圆几座山头只有陈家村有郎中。
然后隔了没几天,黄氏家就以男女授受不亲和救命之恩为由上门逼亲了,其实他们也是没办法,他们家小妹自小就力大无穷,而且身材高挑,又因为是家中最小又是唯一的女娃子,磨着几位哥哥学了一手好的打猎技术,由于经常在山里跑,身型极具力量感,皮肤被晒成小麦色,在现代的话妥妥的运动达人,可惜乡下的人相看对象一看,这么高这么黑,连连拒绝,已经年近20岁,依然嫁不出去,愁煞黄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