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在经历了短暂的调整后,再次亮起,那冰冷的电子音毫无预兆地抛出了第七道题目,其内容比之前任何一题都更直接地指向了王朝的生死存亡:
【大清知识有奖问答第七题:咸丰皇帝在位期间,清朝发生了一次重大叛乱。请猜出下列哪一个城市,在咸丰皇帝去世时,已经不在清朝廷控制之下?】
“重大叛乱?”
“丢掉一个城市?还是在皇帝死的时候?”
“难道是……京城有失?!”
从顺治到道光,四个时空的君臣都被这题目惊得心头狂跳。都城沦陷,对于任何王朝而言都是颠覆性的灾难,是国祚将倾的最明确信号!他们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前朝旧事——安史之乱中的长安、靖康之变中的汴梁……
未等众人从这骇人听闻的题干中缓过神,天幕竟一反常态,没有给出任何提示,直接列出了四个选项:
【甲、南京】
【乙、北京】
【丙、广州】
【丁、西安】
这四个地名一出现,如同四道惊雷,在所有时空(除努尔哈赤外)炸响,带来了一片死寂般的窒息!
南京!大明的故都,江南财赋重地,天下文脉所系!若南京失守,半壁江山恐已不保!
北京!大清的国都,社稷宗庙所在,八旗根本之地!若北京沦陷,皇帝何在?朝廷何存?!
广州!南疆门户,连通外海,贸易枢纽!若广州易手,财路恐断,洋人介入,局势将更加复杂!
西安!西北雄镇,关中锁钥,帝王之资!若西安丢失,西北震动,连通西域之路或将断绝!
这四个城市,无论哪一个在皇帝驾崩时落入敌手,都意味着局势已经糜烂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这已不是寻常的民变或边患,而是足以撼动国本、可能导致王朝覆灭的滔天大祸!
“这……这如何敢选?!”
“无论选哪个,都是泼天大祸啊!”
“甲?乙?丙?丁?这……这分明是四条绝路!”
从顺治到道光的朝堂之上,君臣面面相觑,汗流浃背。选择南京,等于承认江南半壁沦丧;选择北京,等于直言国都陷落、君王死社稷;选择广州或西安,也同样意味着疆土崩裂,统治权威荡然无存!
这已不是答题,这简直是在亲口诅咒王朝的灭亡!尤其是道光时空,旻宁(道光)看着这四个选项,再想到天幕之前提及咸丰(自己的儿子)死于热河,一股巨大的悲凉和恐惧几乎将他吞噬。难道自己的儿子,最终竟落得个连都城都可能不保的凄惨下场?
就连一向“置身事外”的努尔哈赤时空,也对“北京”这个地名有所触动(毕竟是大明京师),能感受到这题目蕴含的不祥意味。
无人敢轻易开口,无人敢率先做出选择。所有人都被这直指核心、关乎国运存亡的残酷问题,震慑得无以复加。他们第一次感到,这天幕的“奖励”如此烫手,这“知识”如此致命。整个天空下,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大厦将倾的压抑与恐慌。所有人都等待着,看谁敢,或者说,看谁被迫,去揭开那血淋淋的答案。
面对这道无论选哪个都像是在诅咒王朝的题目,从顺治到道光的四位皇帝,在巨大的压力下,最终不得不做出了各自无奈且充满挣扎的选择。
顺治时空(顺治九年):
少年福临看着四个选项,只觉得个个都刺眼。他刚稳定心神觉得自己不是亡国之君,此刻却又面临都城可能沦陷的暗示,心中烦躁又委屈。“北京是京师,绝不能选!广州、西安听着偏远……南京!”他想起之前提示里南方起义不断,南京又是前明旧都,最是危险。“朕选甲!南京!”他几乎是带着一丝赌气,选了这个在他看来最可能“出事”的地方。这选择里,有对南方战局的担忧,也有一种“反正不是北京”的侥幸。
康熙时空(康熙五十二年):
玄烨(康熙)眉头紧锁,心思电转。北京是统治核心,万不能有失;西安乃西北重镇,关乎边疆稳定;广州涉及海贸与洋人,亦不容小觑;而南京……前明旧都,人心所系,一旦有失,江南震动,半壁江山堪忧!他回想起之前题目中提及的“南方各省起义”,心中天平已然倾斜。“南京……”他沉声吐出两个字,声音中带着沉重。这是他基于政治和军事经验的判断,选择了一个他认为在“重大叛乱”中最可能被攻击、也最具象征意义的目标。这选择充满了理智的冷酷和作为帝王的忧虑。
乾隆时空(嘉庆元年):
弘历(乾隆)此刻心态极为复杂。他已是太上皇,但权力依旧在握。看着这四个选项,他首先排除了北京——在他的认知里,大清强盛无比,京城岂容有失?广州、西安在他看来,都是边疆之地,虽重要,但即便暂时丢失,尚可挽回。唯有南京!“前明余孽最易蛊惑人心之地!”他冷哼一声,想到了之前天幕提及的南方起义,以及南京特殊的历史地位。“定是此地!选甲!”他的选择带着对前明影响力的忌惮和一丝不愿承认的、对江南潜在动荡的担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