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时空(道光十八年):
旻宁(道光)看着选项,心中一片悲凉。这涉及的是他儿子(咸丰)的未来啊!北京是绝对不能选的,那意味着彻底的失败。广州?正在命林则徐禁烟,局势复杂,但似乎还未到失陷的地步?西安?西北近期尚算平稳……他的目光最终也落在了“南京”上。江南赋税重地,民情纷繁,且距离北京遥远,一旦发生“重大叛乱”,确是最易被割据之所。“唉……”他长叹一声,无力地说道:“甲,南京罢。”这选择充满了对儿子未来艰难处境的预感和一位父亲深深的无力感。
四位皇帝做出选择后,其所在的京师之中,宗室、勋贵、核心大臣们,无论心中是否认同,都只能迅速跟上,将“甲”字映满了京城的天空。这是政治上的表态,也是无奈下的“共识”。
然而,在康熙、乾隆、道光这三个时空,京外地区的官员们再次陷入了巨大的恐慌和混乱之中!
他们抬头望天,依旧只能看到“皇帝及京中大臣已做出选择”的模糊提示,完全看不清具体选了什么!
“怎么办?这次选什么?”
“上次跟错了,这次不能再错了!”
“可……可这次连提示都没有啊!”
“猜吧!只能蒙了!南京?北京?我的天……”
在极度的焦虑和“必须跟随”的压力下,各地官员开始了五花八门的猜测。有的认为皇帝必然会保住京城体面,绝不会选北京,于是选了南京(甲);有的觉得广州通商口岸,洋人聚集,最易生乱,选了丙;还有的认为西北民风彪悍,自古多事,选了丁……甚至还有人觉得,越是不可能越有可能,胆战心惊地选了乙(北京)!
一时间,这三个时空的京外天空上,“甲”、“乙”、“丙”、“丁”纷纷浮现,杂乱无章,与京城统一的“甲”字形成了鲜明而讽刺的对比。那些再次选错,尤其是胆大包天选了“乙(北京)”的官员,几乎已经预见了自己凄惨的下场,面如死灰,瘫软在地。
与后面几个时空的混乱与恐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努尔哈赤时空。
努尔哈赤看着那几个陌生的汉地城市名,打了个哈欠:“这些地方,现在跟咱有啥关系?老规矩,分开选!代善,甲;阿敏,乙;莽古尔泰,丙;老八(皇太极),丁!本汗和范先生……随便,就甲吧!” 他们完全是以一种事不关己、纯粹撞大运的心态在进行选择,轻松得仿佛在玩一场游戏。
天幕之下,面对同一道关乎国运的难题,不同的时空、不同的位置,上演着截然不同的悲喜剧。猜忌、恐惧、无奈、投机、漠然……种种情绪交织,而那天幕,依旧冷漠地悬挂着,等待着最终答案的揭晓,准备给予一些人“奖励”,而给另一些人,带来或许是无法承受的后果。
喜欢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