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没有急于公布第七题的答案,而是以一种近乎编年史般的冷静口吻,开始了讲述:
【第七题相关背景阐述。】
【咸丰元年(1851年),于广西金田,爆发了一场由洪秀全领导的、规模空前的农民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
【洪秀全自称上帝次子,耶稣基督之弟,受天父上帝之命下凡诛妖(指清廷及一切传统偶像)。其教义糅合了民间信仰与对基督教的理解,提出“有田同耕,有饭同食”等口号,对底层民众具有极大吸引力。】
【起义军势如破竹,北出广西,进入两湖。咸丰二年,攻克武昌,声威大震。随即,太平军顺江东下,于同年攻克江南重镇江宁(南京),并定都于此,改称“天京”。】
【至此,太平天国与清廷南北对峙,占据了清廷财赋重地的半壁江山。直至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皇帝于热河行宫驾崩,南京(天京)依然为清廷心腹大患。】
这详细的讲述,如同在从顺治到道光的四个时空投下了一连串的重磅炸弹!
“上帝次子?!耶稣之弟?!”
“这……这是何等狂悖之言!”
“竟能席卷半壁,定都南京十余年?!这洪秀全何等人物?!”
人们被这闻所未闻的起义缘由和如此迅猛的势头惊呆了。这已非传统的改朝换代或异族入侵,而是一种混合着宗教狂热和世俗诉求的、完全陌生的反抗形态。
就连那些矢志“反清复明”的天地会成员,此刻也大多陷入了茫然。他们的目标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奉的是朱明正统。可这“太平天国”,拜的是“上帝”,称的是“天王”,行事作风与传统义军截然不同,这让他们一时不知该如何自处,心中充满了困惑与隔阂。
而在广州等沿海口岸,那些来自泰西的传教士们,听到天幕说洪秀全自称“上帝次子”、“耶稣之弟”时,惊得连连在胸前划着十字,脸上写满了震惊、荒谬,甚至是一丝被亵渎的愤怒。“Heresy!Blasphemy!(异端!亵渎!)”他们低声惊呼,完全无法接受这种对基督教义的“篡改”和“利用”。
与所有人的震惊不同,隐藏在道光时空广东花县的郑仁坤(洪秀全),此刻正死死捂住自己的嘴,才没有狂笑出声!他浑身因激动而剧烈颤抖,眼中闪烁着近乎癫狂的光芒。
“天京!天京!朕的天京!”他心中在疯狂呐喊,“天幕说得一字不差!金田、武昌、南京!定都天京!直到那鞑子皇帝死,天京仍在朕的手中!哈哈哈!上天垂象,果然朕就是上帝次子,是真命天子!”
天幕的讲述,与他之前的梦境和“神启”完全吻合,这让他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他不再只是一个做着白日梦的落魄书生,而是被“历史”和“天意”共同选中的“太平天王”!一股前所未有的自信和使命感充盈着他的胸膛。
然而,与此同时,紫禁城中的道光皇帝旻宁,在经历了最初的震惊后,脸色已变得铁青,眼中迸发出凛冽的杀意!
“洪秀全……广东……上帝次子……”他咬牙切齿地重复着这几个关键词,“原来如此!原来那个藏头露尾、被天幕点名的‘洪秀全’,竟是这等祸乱天下的巨奸大恶!朕定要将他碎尸万段!”
他立刻厉声下达旨意:“传朕密旨!着广东巡抚、广州将军,并各州县,即日起,秘密严查境内所有姓名谐音为‘洪秀全’、‘洪秀泉’等者,尤其是与洋教有所牵连、言行乖张、素有妄言之徒!宁可错抓,不可错放!一经发现,立刻锁拿,密送京师!”
一场针对“洪秀全”这个尚未完全崭露头角的名字的大搜捕,在道光皇帝的盛怒下,于广东等地悄然展开。只是,此时的道光君臣绝不会想到,他们要找的那个“洪秀全”,此刻还只是一个名叫“郑仁坤”的落魄塾师,正躲藏在乡野之间,为天幕“证实”了他的“天命”而激动战栗。
天幕的讲述仍在继续,内容愈发惊心动魄:
【面对太平军的凌厉攻势,清朝经制之师——八旗与绿营一触即溃,败绩连连。咸丰皇帝不得已,下诏鼓励各地官绅兴办团练,自筹粮饷,助剿“发匪”。】
【其中,以湖南曾国藩所创“湘军”最为突出,鼎盛时兵力高达十八万众。其后,又有左宗棠之“楚军”、李鸿章之“淮军”相继而起,仿湘军建制,形成三大地方武装集团。】
【然而,即便倚重如此重兵,清军在与太平军作战中仍屡遭挫败。定都天京后,太平军发动西征与北伐。其中北伐一支虽仅二万余人,却一路势如破竹,直逼京畿,打到了天津城外!京师震动!咸丰帝仓惶调遣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率领蒙古骑兵精锐驰援,历经苦战,方将这支孤军深入的北伐军全歼。】
【而在主要战场长江流域,曾国藩率领的湘军亦屡战屡败,于鄱阳湖与太平军水师交锋时,更是遭遇重创,曾国藩本人三次兵败,羞愤交加,几欲投水自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