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尚未散尽,永平城的轮廓在朦胧中若隐若现。这座地处燕山余脉与华北平原交界处的重镇,城墙高约三丈,青砖斑驳,城门紧闭,城头之上,“大清”字样的旗帜随风飘动,却透着一股萎靡不振的气息。
城外十里处,大周军队的营盘已连绵铺开,数万将士列阵以待,玄色的“周”字大旗在晨光中猎猎作响,气势如虹。吴三桂立马于阵前,一身龙纹铠甲在朝阳下泛着冷光,目光如炬,紧盯着永平城头,身后的沈落雁、穆青岚等人一字排开,神色凝重。
“陛下,永平守将姜镶,原是明朝辽东总兵,崇祯末年降清,被封为镇朔将军,驻守永平。此人性格多疑,立场摇摆,既不满清军的压迫,又忌惮我军的兵威,如今正处于犹豫观望之中。”沈落雁手持一份情报,轻声向吴三桂禀报。
吴三桂点头,对于姜镶这个人,他在现代历史研究中有所了解。此人反复无常,先是降清,后又反清,最终兵败身死,是个典型的投机分子。“如此说来,此人并非真心降清,尚有招降的可能?”
“正是。”沈落雁眼中闪过一丝笃定,“姜镶麾下有两万守军,其中半数是原明朝旧部,对清军本就心存不满。只要我们晓之以理,动之以利,再辅以军威震慑,不愁他不献城投降。”
“只是招降需得讲究策略。”苏凝香上前一步,一身红衣在军阵中格外醒目,“据红袖阁探报,姜镶的副将李本深、参将王大用都是明朝旧臣,对清军残暴统治早有怨言,暗中联络过反清义士。我们可先策反这二人,再由他们劝说姜镶,事半功倍。”
吴三桂沉吟片刻,觉得此计可行:“好!苏凝香,你立刻派人潜入城中,联络李本深和王大用,向他们阐明利害,许以高官厚禄,若能劝降姜镶,功劳记在他们头上。沈落雁,你亲自起草一封劝降信,言辞既要严厉,点明顽抗的后果,也要温和,许以生路和富贵,让姜镶权衡利弊。”
“臣遵命!”沈落雁与苏凝香齐声应下,转身各自安排去了。
穆青岚手握长槊,忍不住说道:“陛下,何必如此麻烦?以我军的兵力,强攻永平不过是旦夕之间的事,何必跟这等反复无常的小人浪费口舌!”
吴三桂拍了拍她的肩膀,温声道:“青岚,你勇猛善战,这是你的优点,但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永平是幽燕重镇,若是强行攻打,必然会造成大量伤亡,城中百姓也会遭受战火之灾。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上之策。”
穆青岚虽心有不甘,却也明白吴三桂的苦心,重重地点了点头:“末将明白了,陛下考虑周全。”
不多时,沈落雁便起草好了劝降信。信中先是历数清军的残暴行径,点明姜镶降清不过是权宜之计,终究难逃鸟尽弓藏的命运;随后又详述大周的国策,承诺只要姜镶献城投降,不仅既往不咎,还会保留其兵权,封为永平侯,世代镇守此地;最后则严厉警告,若执意顽抗,大军一到,城破之日,鸡犬不留。
吴三桂看过信后,满意地点了点头:“措辞得当,软硬兼施,就按这个意思办。穆青岚,你挑选一名能言善辩的使者,将此信送入城中,交给姜镶。”
“末将遵命!”穆青岚立刻挑选了一名口齿伶俐的亲兵,将劝降信密封好,叮嘱道:“见到姜镶,务必态度从容,将信中之意清晰传达,若他有何疑虑,尽数回报。”
亲兵领命,单人独骑来到永平城下,高声喊道:“大周昭武帝陛下有信,特遣我送来,烦请通报姜将军!”
城头之上,守军见状,立刻回报给姜镶。姜镶此时正坐立不安,得知吴三桂大军兵临城下,早已吓得魂不守舍。听闻有使者送信,他犹豫再三,最终还是下令打开城门,将使者接入城中。
中军帐内,姜镶接过劝降信,双手微微颤抖,展开信纸仔细阅读。越看,他的脸色越是复杂,一会儿眉头紧锁,一会儿又露出犹豫之色。身旁的副将李本深和参将王大用交换了一个眼神,心中已有了计较。
“将军,吴三桂大军势大,我军兵力不足,坚守城池无异于以卵击石。”李本深率先开口,语气诚恳,“如今清军在关外自顾不暇,根本无力支援我们,我们何苦为了他们卖命?不如献城投降,既能保全将士性命,也能让城中百姓免受战火之苦。”
王大用也附和道:“将军,李副将所言极是。吴三桂承诺保留将军的兵权,封为永平侯,这比在清军手下受气强多了。而且,城中将士多是明朝旧部,早已不愿为清军效力,若是强行抵抗,恐怕会引发兵变啊!”
姜镶心中早已动摇,被二人这么一劝,更是没了主意。他叹了口气,问道:“你们二人真的认为,吴三桂会信守承诺吗?此人毕竟是叛明降清之人,如今又自立称帝,反复无常,我们投降于他,日后会不会落得个兔死狗烹的下场?”
“将军放心!”李本深连忙说道,“据我所知,吴三桂自据守山海关以来,推行轻徭薄赋,善待百姓,深得民心。而且,他手下的沈落雁、穆青岚等人,都是忠义之士,绝不会允许他做出背信弃义之事。再者说,我们献上永平城,对他来说是大功一件,他必然会厚待我们,以招揽天下人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吴三桂称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吴三桂称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