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城的春日本该是汴水潺潺、柳色青青的模样,可城郊的朱仙镇却被一片喧嚣与戾气笼罩。辰时刚过,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小镇的宁静,十余名身着吴军服饰却未佩戴正规军徽的士兵,簇拥着一名满脸横肉的小校,径直闯入镇口的杂货铺。
“掌柜的,快把上好的绸缎、粮食都拿出来!”小校一脚踹翻门口的货筐,糙米滚落满地,“我等为吴王征战,吃穿用度难道还需掏钱?”
杂货铺老板是个年近六旬的老者,见状急忙上前作揖:“军爷息怒,小店刚遭战乱,存货本就不多,还要养活一家老小,还请军爷高抬贵手……”
“少废话!”旁边一名士兵不耐烦地挥刀砍向货架,绸缎、瓷器应声碎裂,“敬酒不吃吃罚酒,再敢阻拦,连你铺子都烧了!”
士兵们一哄而上,翻箱倒柜,将店铺里的粮食、布匹、银钱洗劫一空。老者欲上前阻拦,却被一名士兵推倒在地,额头磕在门槛上,鲜血直流。这一幕恰好被路过的数十名百姓看到,人群中顿时响起愤怒的咒骂声。
“这些兵痞太不像话了!吴王说过要保境安民,他们却比土匪还狠!”
“我家的耕牛昨天也被他们抢走了,这日子还怎么过?”
“走,咱们去找他们长官评理!”
愤怒的情绪如同星火燎原,很快聚集了数百名百姓,大家手持锄头、扁担,朝着士兵们撤离的方向追去。行至镇外的吴军临时军营门口,恰好遇上那队劫掠归来的士兵。百姓们群情激愤,将士兵们团团围住,要求归还财物、惩治凶手。
“你们这群刁民,竟敢拦着大军去路!”带头的小校见状,不仅毫无惧色,反而拔出腰间佩刀,指着百姓厉声呵斥,“再不退开,休怪老子刀下无情!”
“你抢了我们的东西,还想伤人?”一名年轻后生怒吼着挥起锄头,朝着小校砸去。小校侧身躲过,挥刀便砍,后生躲闪不及,胳膊被划开一道深深的口子,鲜血喷涌而出。
这一刀彻底点燃了百姓的怒火,大家纷纷挥舞着农具冲向士兵。士兵们也拔刀相向,双方瞬间扭打在一起。军营里的其他士兵听到动静,也冲了出来加入混战。百姓们手无寸铁,哪里是正规士兵的对手,短短一炷香的时间,便有数十人被砍伤、踩踏受伤,哭喊声、咒骂声、惨叫声响彻云霄。
混乱持续了近一个时辰,直到开封府尹带着衙役匆匆赶到,才勉强将双方分开。可此时的朱仙镇早已一片狼藉,商铺被砸、百姓受伤、民怨沸腾,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开封城及周边州县。
午后,加急军报送到了开封城内的吴军中军帐。正在与沈落雁、楚嫣然商议地方治理的吴三桂,看到军报上的内容,脸色瞬间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猛地将军报拍在案几上,案上的茶杯应声落地,碎裂的瓷片溅起水花。
“岂有此理!”吴三桂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震怒,额角青筋暴起,“孤率军南下,为的是驱逐鞑虏、保民安邦,不是让这些败类祸害百姓!收编的义军与地方武装,本是想扩充实力,没想到竟成了祸乱中原的毒瘤!”
沈落雁拿起军报仔细看过,眉头紧锁:“王上息怒,此事非同小可。这些收编的队伍成分复杂,有义军余部、地方团练,还有散兵游勇,大多缺乏正规训练与军纪约束。此前我们忙于征战,未能及时整顿,如今才出了这般大乱子。”
楚嫣然也忧心忡忡地说道:“开封是中原重镇,民心向背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在中原立足。如今军民冲突,数十名百姓受伤,若处置不当,百姓定会对我们失去信任,甚至可能引发更大的民变。到时候,多尔衮的清军还未南下,我们自己先乱了阵脚。”
吴三桂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穿越而来,深知民心是立国之本,历史上多少王朝都是因为失去民心而覆灭。当初在山海关起兵,正是靠着“保关安民、复汉家天下”的口号才凝聚了军心民心,如今刚占据中原,就出现这样的军纪乱象,若不及时整治,后果不堪设想。
“孤明白其中的利害。”吴三桂走到舆图前,目光落在开封城郊的位置,语气沉重,“中原是我们连接华北与江南的枢纽,是北伐清军、南定江南的根基。根基不稳,地动山摇。这些害群之马,必须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他转头看向帐外,沉声道:“传孤的命令,立刻封锁开封城郊各路口,禁止冲突扩大;让白芷薇即刻带领医官前往朱仙镇,救治受伤百姓与士兵;命开封府尹安抚百姓,承诺定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同时,彻查此次参与劫掠、斗殴的士兵及其所属部队,将相关人员全部控制起来,等候发落!”
“臣遵令!”帐外的亲卫高声应诺,转身匆匆离去。
沈落雁补充道:“王上,此次事件并非个例。据各地上报,近一个月来,收编队伍违纪扰民的事情已发生数十起,只是规模较小,未引发大规模冲突。此次朱仙镇之事,不过是矛盾的集中爆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吴三桂称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吴三桂称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