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过后,公约的威力渐渐显现。开封城郊,几名士兵路过农田,看到一位老农用牛耕地时,牛突然受惊狂奔,连忙上前帮忙拉住牛绳,还顺手帮老农把翻乱的田地整平。老农感激不已,执意要留他们吃午饭,士兵们婉言谢绝,笑着说:“大爷,公约上写着不扰民,我们不能破例。”
城里的商户也发现,士兵们买东西时,再也没有以往的强买强卖,反而主动按市价付钱,有时还会帮着搬运货物。有一次,一家绸缎庄不慎失火,附近军营的士兵闻讯赶来,冒着浓烟扑灭大火,抢救出不少货物,却没拿一针一线,只喝了商户递来的几碗水便匆匆返回军营。
百姓们的态度渐渐转变,从最初的避之不及,到后来的主动打招呼,甚至有人自发为军营送水送粮。开封城西的张寡妇,丈夫死于战乱,家中只有一个年幼的儿子,春耕时无力耕种,几名士兵主动前来帮忙,犁地、播种一气呵成。张寡妇感动得热泪盈眶,逢人便说:“吴军真是好军队,比亲人还亲!”
而士兵们,在协助百姓的过程中,也渐渐感受到了被尊重的滋味。以往他们要么被百姓惧怕,要么被轻视,如今百姓们主动端茶送水、嘘寒问暖,让他们心中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归属感。一名曾参与过劫掠的士兵,在帮百姓修缮房屋时,看到屋内残破的景象,想起自己当初的所作所为,羞愧不已:“以前我总觉得当兵就是为了混口饭吃,现在才明白,我们守护的,就是这些百姓的家。”
中原士族的态度也悄然改变。此前,他们因吴军收编义军、军纪涣散而心存疑虑,不愿与吴军过多接触。如今见公约推行得有声有色,军民关系日益和睦,不少士族领袖主动登门拜访沈落雁,表达归附之意。
开封府的大儒李老先生,曾是前朝官员,归隐后一直闭门不出。这天,他亲自来到中军帐,向吴三桂递上一封书信,信中写道:“公约立,民心安;军民和,天下定。吴军以诚意待百姓,以公心治军队,老朽愿率中原士族,助力王爷复汉家天下。”
吴三桂接过书信,心中感慨万千。他看向身旁的沈落雁,眼中满是赞许。若不是沈落雁深思熟虑,制定出这权责对等的公约,若不是她亲力亲为,推动公约落地,中原的民心与士族,恐怕难以如此快速归附。
沈落雁感受到吴三桂的目光,微微躬身:“王爷,这并非属下一人之功,而是军民同心的结果。如今公约初显成效,但仍需长久坚持。属下已下令,每月派人巡查公约执行情况,将违规案例公示,让军民互相监督。”
吴三桂点点头,目光望向城外矗立的公约石碑,阳光洒在石碑上,朱红的大字熠熠生辉。他知道,这石碑不仅刻着条文,更刻着百姓的信任与士兵的敬畏。有了这份互信,中原的根基才算真正稳固,而他逐鹿天下的大业,也才有了最坚实的支撑。
春去夏来,中原大地一片生机勃勃。农田里,士兵与百姓并肩劳作,欢声笑语回荡在田野间;军营中,士兵们操练刻苦,军纪严明,再也没有出现过违纪乱象。《中原驻军公约》的石碑,在风风雨雨中矗立着,成为军民互信的象征,也为即将到来的战火,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民心长城。沈落雁站在城头,望着这和谐的景象,心中清楚,这只是开始,要想真正一统天下,还需经历无数风雨,但只要军民同心,便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喜欢吴三桂称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吴三桂称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