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中军帐内,檀香袅袅,却压不住空气中弥漫的凝重气息。案几中央铺展着一幅巨大的舆图,长江如一条银色丝带横亘其间,将天下划分为南北两半。南明使者递来的“南北分治”国书,正静静躺在舆图一侧,封蜡上的南明玉玺印记,在烛火下泛着冷光。
吴三桂身着玄色龙纹常服,端坐于主位,目光沉凝地扫过帐内列坐的红颜众将。沈落雁一袭素衣,静坐于左侧首位,指尖轻叩案几,似在思索;穆青岚红衣未换,肩头的伤痂尚未完全脱落,眼神依旧锐利如剑;叶轻眉一身青衫,手持算筹,面色沉稳;楚嫣然淡裙素雅,眉宇间带着民生疾苦的牵挂;苏凝香黑衣劲装,隐于暗影边缘,气息冷冽;柳如眉绿袍飒爽,腰间佩剑未卸,透着沙场的悍勇。
“南明使者的来意,诸位已然知晓。”吴三桂的声音打破了帐内的沉寂,“以长江为界,南北分治,每年纳贡十万两白银,求一个互不侵犯。诸位以为,此事可行?”
话音刚落,穆青岚便豁然起身,红衣猎猎,声如惊雷:“不可!绝对不可!”她上前一步,手按剑柄,目光灼灼地扫过众人,“王爷,我军历经郑州决战,大破清军主力,收服中原全境,正是士气如虹、锐不可当之时。南明政权腐败不堪,朝堂之上党争不断,军队战斗力低下,不过是苟延残喘之辈。此时若接受分治,无疑是养虎为患,错失一统天下的绝佳时机!”
“青岚所言极是。”沈落雁缓缓颔首,补充道,“兵法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我军如今兵锋正盛,民心所向,士族归附,粮草充足,正是南下伐明的最佳战机。南明虽据守江南富庶之地,但内部矛盾重重,藩镇割据,政令不通,只需我军水陆并进,直指南京,必能一战而定。反之,若接受分治,南明得以喘息,整饬军备,勾结北方清军,日后我军将面临南北夹击之困,悔之晚矣。”
“而且,”穆青岚紧接着说道,“我军将士浴血奋战,牺牲无数,所求的并非偏安北方,而是复汉家天下,扫清寰宇。若接受南北分治,如何对得起那些战死沙场的英灵?如何向天下百姓交代?”她肩头的伤口因激动而隐隐作痛,却丝毫没有退让之意。
“穆将军此言差矣。”叶轻眉放下手中的算筹,起身反驳,“我军虽胜,但伤亡亦不在少数,需时日休整补充。中原地区刚刚平定,百姓初安,农田水利尚在恢复,粮草储备虽足,但支撑大规模南下征战,仍有不小压力。更重要的是,北方清军虽遭重创,多尔衮仍率一万余残兵北撤,与北方清军主力汇合后,实力不容小觑。若我军贸然南下,清军趁虚而入,攻打华北、中原根据地,后方不稳,前线必将陷入险境。”
楚嫣然也起身附和:“叶大人所言极是。民心是立国之本,中原百姓历经战乱,急需休养生息。如今我们推行的轻徭薄赋政策初见成效,若再起大规模战事,必然加重百姓负担,动摇民心。不如暂缓南下,先稳固中原,安抚百姓,整顿军队,囤积粮草,待北方清军元气大伤,无力反扑,再挥师南下,那时便可万无一失。”她想起中原大地复苏的生机,实在不愿再让战火荼毒生灵。
帐内顿时陷入对峙,支持南下与主张暂缓的两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穆青岚与叶轻眉目光交汇,皆带着坚持;沈落雁神色平静,却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场;楚嫣然面露忧色,心系民生。
就在此时,一直沉默的苏凝香突然开口,声音清冷如冰:“暗影卫已探明,南明内部党争激烈,福王沉溺酒色,权臣敛财自重,军队克扣军饷,士兵士气低落,不少将领已暗中与我军联络,愿为内应。江南虽富庶,但防务空虚,沿江防线漏洞百出,我军若趁夜渡江,直捣南京,定能出奇制胜,一举平定江南。”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至于北方清军,多尔衮残部元气大伤,短期内无力组织反扑。我们可留下慕容雪将军率蒙古骑兵驻守华北边境,监视清军动向,再辅以山海关守军,足以形成稳固防线,阻止清军南下。如此一来,后方无忧,前线可全力南下,何惧之有?”
柳如眉也起身说道:“苏姑娘所言甚是。我曾率军抵御南明援军,深知其军队战斗力低下,不堪一击。那些士兵平日里欺压百姓有术,真到了战场上,却是贪生怕死之辈。而且江南百姓对南明政权早已怨声载道,我军南下,正是解救江南百姓于水火,必然会得到他们的支持与响应。所谓‘民心所向,战无不胜’,此时南下,正是顺应民心之举。”
叶轻眉皱眉反驳:“苏姑娘所言虽有道理,但清军的威胁绝不可小觑。多尔衮狡猾多端,一旦我军主力南下,他必然会联合其他清军将领,趁虚而入。华北、中原是我军的根基,若根基动摇,即便拿下江南,也将得不偿失。再者,渡江作战需准备战船、粮草、军械,短期内难以完成,强行出兵,恐难有胜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吴三桂称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吴三桂称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