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的秋意,总带着几分江南独有的缠绵。玄武湖畔的残荷沾着晨露,像极了柳如眉葬礼后,军中将士眼底未干的泪痕。忠烈夫人的灵柩已送往苏州灵岩山厚葬,满城的白幡尚未完全撤去,空气中仍弥漫着淡淡的哀伤,只是这份哀伤,已悄然转化为一种沉凝的力量,在金陵城的街巷与军营中缓缓流淌。
红袖阁的据点隐匿在南京城南的一处寻常巷陌里,青瓦白墙,门前挂着“凝香绣坊”的木牌,与周遭的绸缎庄、胭脂铺融为一体,若非熟门熟路,绝难想到这竟是掌控着天下情报脉络的核心所在。绣坊后院的小楼里,苏凝香正临窗而坐,指尖捻着一枚银针,看似在打理绣架上的锦缎,目光却落在窗外巷口的行人身上,眼神锐利如鹰,不放过任何一丝异常。
小楼内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檀香,墙上挂着一幅看似普通的《江南水乡图》,实则是苏凝香亲手绘制的情报联络图,图上用不同颜色的丝线标记着红袖阁在各地的眼线与联络点。桌案上,几封封缄严密的密信整齐排列,火漆印上的鸢尾花图案,是红袖阁最高等级情报的标识。
“楼主,北方加急密报。”一个身着青布衣裙、梳着双丫髻的少女轻步走进房间,声音压得极低,正是苏凝香最信任的侍女青禾。她手中捧着一个巴掌大的乌木盒子,盒子表面雕刻着繁复的缠枝莲纹,边缘还沾着些许尘土与风霜,显然是历经长途跋涉才送达。
苏凝香放下银针,指尖在绣布上轻轻一拂,收起那份刻意流露的温婉,眼神瞬间变得沉静而凝重。她接过乌木盒子,指尖在盒底轻轻一按,机关弹开,里面并非信纸,而是一卷细细的绢帛,缠绕在一根象牙小轴上。展开绢帛,上面是用特殊墨汁书写的小字,字迹潦草却工整,显然是书写者在极度匆忙的情况下,仍力求信息准确。
绢帛上的内容,让苏凝香原本平静的眸色骤然掀起波澜。
“多尔衮已在关外完成兵力整合,满洲八旗精锐四万,蒙古部落盟军六万,共计十万大军,分三路南下。东路军由硕塞率领,三万兵力,计划从辽东渡海,主攻天津卫,切断江南与北方的海路联系;中路军由多尔衮亲率,四万兵力,直扑山海关,企图夺回这处咽喉要地,打开进入中原的门户;西路军由阿济格统领,三万兵力,将从山西渡河,进攻中原腹地,牵制我军主力,形成合围之势。”
一行行文字映入眼帘,苏凝香的指尖微微收紧,绢帛边缘被捏出几道褶皱。柳如眉牺牲后,吴军虽迅速稳定了江南局势,但军心尚未完全平复,兵力也多分散在江南各地驻守,此时清军十万精锐南下,无疑是趁虚而入,来势汹汹。
“消息来源可靠吗?”苏凝香抬眼看向青禾,声音低沉。
“是北线负责人‘寒鸦’亲自传来的,他已潜伏在多尔衮帐下三月,此次为了传递情报,冒险脱离营地,一路昼伏夜出,方才将消息送到。”青禾点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敬佩,“寒鸦在信中说,清军粮草已囤积完毕,预计三日后便会兵分三路,正式南下。”
苏凝香沉默片刻,目光重新落回绢帛上,指尖顺着那一行行小字缓缓划过。多尔衮此举,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东路军攻天津,可切断吴军的海上补给;中路军取山海关,是要扼住吴军北上的咽喉;西路军进中原,则是要将战火引向吴军刚刚稳定的腹地,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三路大军,看似分散,实则相互呼应,形成一张巨大的网,企图将吴军主力一网打尽。
“好一个多尔衮,果然好算计。”苏凝香低声自语,眸中闪过一丝冷光。她与多尔衮的情报机构打交道多年,深知这位摄政王的狠辣与狡诈,此次清军倾巢而出,显然是抱着必胜的决心,想要一举扑灭吴军这股新兴的反抗力量。
“楼主,要不要立刻将消息禀报吴王殿下?”青禾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军情紧急,每一分每一秒都关乎战局走向,拖延不得。
苏凝香却摇了摇头,指尖在桌案上轻轻敲击着,陷入沉思。“寒鸦的消息虽可靠,但事关重大,十万大军的部署,容不得半点差错。”她抬眼看向窗外,目光深邃,“多尔衮生性多疑,难保这不是他故意放出的假消息,诱我军做出错误部署。更何况,东路军的渡海路线、中路军的行军速度、西路军的粮草补给,这些关键细节,密报中并未提及。若仅凭这份情报便制定对策,太过冒险。”
青禾闻言,不由得有些担忧:“可清军三日后便要南下,时间紧迫,我们还有时间核实吗?”
“有。”苏凝香语气坚定,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我亲自去一趟边境。”
“楼主万万不可!”青禾大惊失色,连忙劝阻,“边境清军布防严密,‘粘杆处’的人更是无处不在,您若是亲自前往,太过危险了!”
苏凝香所说的“粘杆处”,是清军专门设立的情报机构,由多尔衮亲自掌控,成员个个身怀绝技,行事狠辣,专门负责刺探情报、暗杀异己,这些年与红袖阁多次交锋,双方互有死伤,算得上是老对手了。边境之地,正是粘杆处活动最频繁的区域,苏凝香作为红袖阁楼主,若是暴露身份,必然会遭到疯狂追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吴三桂称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吴三桂称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