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让陈公公心里的那点不快烟消云散。他满意地点点头,觉得这李昊虽然狂妄,但分寸感还是有的,懂得什么叫“尊卑有序”。
“罢了,你有这份心就好。”他呷了口茶,放下茶杯,终于进入了正题,“李统领,咱家此番前来,一是宣读圣意,二是招抚。如今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你靖南营据守一方,本是朝廷的功臣。现朝廷有旨,着靖南营即刻归编,听从朝廷调遣。至于官职爵位,待咱家回朝复命,定会为你争取一个合适的。”
他顿了顿,观察着李昊的反应,继续说道:“当然,朝廷也不会亏待功臣。每年朝廷会下拨五千两白银作为军饷,另拨粮草若干。你只需将兵符印信交出来,本公公会派人送来新的官印。从此,你便是大明正统的官军,再不是什么草寇了。”
这番话,是南明朝廷的标准收编流程。用朝廷的官爵和有限的资源,换取地方武装的忠诚和兵源。在他们看来,李昊这种出身草莽的武人,能得到朝廷的承认,已是天大的荣耀,必然会感恩戴德地接受。
三李昊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待陈公公说完,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依旧恭敬:“陈公公的恩典,李昊代靖南营上下,感激不尽。只是……此事关系重大,非我一人能决。”
“哦?”陈公公挑了挑眉,“你一个统领,还需要请示谁?”
“我需要请示这靖南营的每一个人。”李昊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他们跟着我,不是为了当官,是为了有口饭吃,是为了能活下去。如今朝廷给了我们一个名分,一个盼头,我自然要问问他们,愿不愿意接受这份恩典。”
这番话,听起来合情合理,却巧妙地将“接受招安”的决策权,从他个人转移到了整个靖南营集体之上。这是一种极高明的政治手段,既显得他体恤下属,又暗示了这支军队并非他一人说了算,内部有着自己的凝聚力。
陈公公的脸色沉了下来。他最讨厌的就是这种“集体决策”的说法,这分明是不给朝廷面子,暗示着军队有自己的意志。
“李昊!”他沉声喝道,“你是在跟朝廷讨价还价吗?!”
“不敢。”李昊立刻躬身,姿态放得更低,“只是靖南营的情况特殊,还请陈公公体谅。不如这样,您先在营中住下,我明日召集所有兄弟,宣布朝廷的恩典。若大家踊跃响应,我李昊定当立刻奉上兵符,随公公回朝谢恩。”
这番话,绵里藏针。
你陈公公不是急着回去交差吗?我就给你出个难题。若是士兵们不愿接受,你回去如何向御史大人复命?你夸下海口说能“招抚”,到时候拿不出结果,丢脸的是你,不是我。
陈公公看着李昊那张温文尔雅的脸,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他感觉自己像在跟一个棋艺高超的对手下棋,每一步看似平淡,却都暗藏杀机。
他不知道,李昊的“跪接”和此刻的“恭敬”,都是一种刻意的表演。他是在利用大明王朝最后的体面和规则,为自己争取时间和空间。他接受“臣”的身份,不是屈服,而是为了更好地“不屈服”。
他要的,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官职,而是靖南营的独立和未来。
这场发生在太行山巅的初次交锋,没有刀光剑影,却充满了无声的较量。一个用傲慢试探,一个用恭敬周旋。
最终,陈公公冷哼一声,拂袖而起:“好!好一个‘召集兄弟商议’!咱家就在这里等着!看你李昊,明日如何收场!”
他带着满心的不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住进了营中为他准备的客房。
而李昊,则重新走回演武场,望着那面在风中猎猎作响的“靖南营”旗,嘴角,勾起一抹无人察觉的微笑。
他知道,这盘棋,他赢下了第一子。
这场关于“忠诚”与“独立”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喜欢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