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部的演武场被临时改成了宴厅。
十张柏木圆桌摆成整齐的方阵,桌上铺着洗得发白的粗布桌布,摆着陶碗装的糙米饭、腌萝卜,还有用山猪肉炖的红烧肉——这是靖南营能拿出的最“体面”的饭菜。主位上,陈公公坐在铺着虎皮的太师椅上,绯色蟒衣的衣角沾着点路上的灰尘,却依然保持着司礼监太监的矜贵。他捏着牙筷,夹起一块红烧肉咬了一口,眉头立刻皱成了川字:“这肉炖得太柴,比咱宫里的差远了。”
李昊坐在他左侧,穿一件月白长衫,袖口沾着点墨渍——那是上午处理军务时蹭的。他夹了一筷子腌萝卜,嚼得很慢:“陈公公见谅,太行山的食材有限,只能委屈您了。”
陈公公斜睨他一眼,端起茶碗抿了口:“李统领倒是会说话。只是咱家好奇,你这营寨修得倒结实,可手底下有多少兵?听说才两百人?”他放下茶碗,手指敲了敲桌面,“两百人,够干什么的?清军一个斥候队就有一百五十骑,你这两百人,怕是连人家马屁股都摸不着。”
这话里的嘲讽,像根细针,扎得人心里发疼。
赵刚坐在下首,手里的筷子攥得发白。王二更直接,手按在腰间的刀柄上,眼神像要喷出火来。
李昊却笑了。他放下筷子,朝营门口喊了一嗓子:“赵营务使!”
“到!”
赵刚的声音像炸雷,震得演武场的旗杆晃了晃。他快步走进来,身后跟着二十名士兵——这些是从燧发枪队里挑出来的精锐,穿着统一的灰布军装,衣领绣着“靖南营”三个白字,腰间挂着水壶,手里端着清一色的燧发枪。
士兵们列着整齐的队列,走到演武场中央,停下。
“陈公公,”李昊站起来,做了个“请”的手势,“咱靖南营的本事,让弟兄们露两手?”
陈公公挑了挑眉,重新坐回椅子:“露两手?露什么?耍大刀?”
李昊没理他,转身对赵刚点头。
“咚——”
一声沉闷的鼓响,划破了营区的宁静。
二十名士兵同时举起燧发枪,枪口对准了前方的一排靶子。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像被同一根线牵着的木偶——端枪、瞄准、扣扳机,每一个步骤都精准得像机器。
“第一排,射击!”
李昊的声音不高,却像一道命令,砸在每个士兵的耳朵里。
“砰砰砰——”
二十声枪响,连成了一片震耳欲聋的轰鸣。
演武场的旗杆被枪声震得剧烈摇晃,顶端的铜铃“叮叮当当”响个不停。陈公公坐在椅子上,吓得一哆嗦,手里的茶碗“啪”地掉在地上,滚烫的茶水溅了他一身,他却浑然不觉。
烟雾散去,靶子前倒了一片——二十个靶心,全被击穿了一个整齐的窟窿。
士兵们迅速装填弹药,动作行云流水,没有一丝多余的动作。
“第二排,射击!”
又是二十声枪响,靶子前的窟窿更深了。
陈公公瞪大了眼睛,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他指着那些士兵,声音都在颤抖:“这...这是什么火器?比官军的鸟铳还响!还...还这么准?”
官军的鸟铳,打一枪要等半分钟,还得对着一个点瞄半天,哪有这种“连珠炮”似的枪法?
李昊走过去,捡起地上的茶碗,递给旁边的亲兵:“陈公公受惊了。”然后转身,端起自己的酒碗,朝陈公公晃了晃,“这是燧发枪,从西洋商人手里换的图纸造的。咱营里,有两百支。”
“两...两百支?”
陈公公的声音都变了调。他抓住李昊的胳膊,指甲掐进肉里:“你...你怎么弄来的?朝廷严禁民间私造火器!你不怕被治罪?”
“怕什么?”李昊笑了笑,抽回胳膊,“太行山有铁矿,咱自己炼铁;山下有工匠,咱自己造枪。朝廷不给的,咱自己造。”他顿了顿,盯着陈公公的眼睛,“再说了,咱造枪,是为了防清军。要是清军打过来,陈公公觉得,靠官军的鸟铳,能挡得住?”
陈公公的手像被烫到一样缩回去。他坐在椅子上,手指绞着蟒衣的衣角,脸上的傲慢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满脸的震惊和不安。
“两百支...”他喃喃自语,“够...够组成一个营了...”
李昊重新坐下,夹了一筷子红烧肉:“陈公公,咱不是要威胁你。只是想告诉你,靖南营不是什么草寇。咱们的兵,能打;咱们的枪,够硬。要是朝廷想收编,得拿出诚意——至少,得让咱们的兄弟吃饱饭,有足够的粮饷。”
他的语气很平静,却像一把刀,扎进陈公公的心里。
陈公公终于明白,自己面对的不是一群可以随意拿捏的草莽。这是一支有组织、有装备、有斗志的军队。他们不是要投靠朝廷,而是在“合作”——用他们的枪,换朝廷的粮饷和名分。
而更让他害怕的是,李昊说的“自己造枪”——这意味着,靖南营根本不依赖朝廷的资源。就算朝廷不承认他们,他们也能自己活下去,甚至活得更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