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风像一把淬了冰的刀,斜斜地削过狼窝坡的黄土坡,卷起地上的碎雪和枯茅,打在道医队的灰布军装上,发出“簌簌”的声响。王卫国缩了缩脖子,把棉帽的耳罩往下扯了扯,却依旧挡不住那股刺骨的寒意。他紧跟在王破军身后,棉鞋踩过结了薄冰的官道,每一步都带着“咯吱”的闷响,像是在敲打着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
空冥天赋在他下意识的催动下悄然展开,眉心那熟悉的发烫感瞬间蔓延至全身。这一次,他没有刻意聚焦,只是让感知自然地铺展开来——能清晰地“闻”到空气中除了雪尘味,还有一丝淡淡的铁锈味,那是日军武器残留的气息;能“听”到远处枯树林里的动静,不是鸟雀,是风吹过弹孔的呜咽声;更能“捕捉”到前方三十米处的异常——路面下藏着日军撤退时挖的陷阱,只盖了层薄雪和几根枯树枝,伪装得极为隐蔽。
“小吴,停!”王卫国猛地伸手拦住身边扛着药箱的战士,声音因急切而有些发紧。他能感觉到心脏在胸腔里快速跳动,不是害怕,是后怕——如果小吴再往前迈一步,那插着削尖木刺的陷阱,足以废了他的一条腿。
小吴赶紧收脚,疑惑地看向王卫国,却还是听话地用刺刀拨开了脚边的积雪。当半米深的土坑和里面闪着寒光的木刺暴露出来时,他倒吸一口凉气,抹了把额头的冷汗:“我的娘哎,卫国哥,你这眼睛是开了天眼吧?这要是踩进去,我这兵就白当了!”他转头对着队伍大喊,“都小心点!前面有鬼子的陷阱!”
王破军走了过来,手里的罗盘在风雪中依旧稳定。他弯腰看了看陷阱,又抬眼望向狼窝坡的制高点,眉头微蹙:“这是个陷阱群,顺着坡根挖了至少十几米。咱们往坡上绕,那里视野开阔,能提前发现异常。”他的手指轻轻敲了敲王卫国的后背,声音压得很低,“空冥状态掌控得越来越纯熟,但行军不是战场搏杀,别把神经绷得太紧,留三分力应对变数。”
王卫国点点头,缓缓收回铺展开的感知,眉心的发烫感渐渐消退。他望着那片布满陷阱的路面,心里泛起一阵酸涩——以前在根据地躲鬼子扫荡时,多少乡亲就是因为没发现这样的陷阱,丢了性命。“俺就是忍不住想,要是早几年觉醒这本事,是不是就能少牺牲几个像赵叔那样的好人?”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王破军的声音很轻,却像一块石头,压下了王卫国心里的波澜,“你现在能用这本事护着身边的人,就是对那些牺牲者最好的告慰。”
队伍顺着狼窝坡的缓坡往上走,风更烈了,刮得人脸颊生疼。快到坡顶时,一座废弃的日军炮楼突然出现在视野里——墙体被炮弹炸得坑坑洼洼,像一张布满伤疤的脸,楼顶的机枪架歪歪斜斜地挂着,在风中发出“吱呀”的呻吟,像在诉说着曾经的罪恶。炮楼的墙根下,几个衣衫单薄的孩子正蹲在那里,冻得通红的小手攥着树枝,在积雪里扒拉着什么。
王卫国放缓脚步,心里的酸涩又涌了上来。那些孩子的衣服都打着补丁,有的甚至光着脚,裹着破旧的麻布,可他们的眼神却格外执着。他走过去,蹲下身,才发现孩子们手里都攥着生锈的弹壳,有三八大盖的,有手榴弹的,还有几块破碎的日军军服布料。
“你们在找这些东西做什么?”王卫国的声音放得很柔,怕吓着孩子们。
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仰起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咧开一个笑容,手里举着个沉甸甸的弹壳:“俺爹是武工队的,他说这些是鬼子的罪证,要攒起来,等以后建个大房子,把这些东西都摆进去,让后人都知道鬼子是怎么欺负咱们的!”
旁边的小男孩梗着脖子,把手里的弹壳攥得更紧了:“俺哥去年就是被这炮楼里的鬼子打死的!俺要把弹壳磨尖,等长大了,就用它打鬼子!”
“不许胡说!”一个中年妇女突然从坡下跑上来,拉过小男孩,对着王卫国歉意地鞠躬,“孩子们不懂事,您别见怪。俺是附近郭家村的,这炮楼去年被八路军炸了,可墙根下总有些鬼子留下的破烂,孩子们天天来捡,拦都拦不住。”她的围裙上沾着黄泥,脸上满是疲惫,却难掩眼神里的坚韧。
“大姐,村里是不是有人生病?”王破军走了过来,从布包里拿出一本泛黄的《百草经》,语气温和,“俺们是晋察冀道医队的,能给乡亲们看看病,风寒、腿疼这些毛病,都能治。”
妇女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是在黑暗中看到了光,声音都带着颤抖:“真的吗?那可太好了!张大爷的腿被鬼子的子弹擦过,现在一到天冷就疼得直打滚;李家婶子生完孩子受了寒,咳嗽了半个月,家里穷,没钱抓药,一直硬扛着。”
王卫国跟着王破军往郭家村走,脚下的雪越来越厚,风也越来越冷,可他的心里却渐渐暖了起来。沿途遇到不少乡亲,有的扛着柴火,有的提着水桶,有的背着刚拾的麦茬,看到他们都热情地打招呼,虽然声音里带着疲惫,却充满了善意。“八路军同志来治病啦!”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了小半个村子,十几个乡亲抱着孩子、拄着拐杖,慢慢聚到了村头的打谷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奋斗在激情岁月请大家收藏:(m.20xs.org)奋斗在激情岁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