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郑同志,您也来了!” 王卫国有些惊喜,“您是来给解放军带路的吗?”
“是啊!北平的胡同复杂,我熟,帮着指指路。” 老郑拍了拍他的肩膀,眼里满是赞许,“之前多亏了你,布防图才能安全送到,不然北平解放还得多费些功夫。现在好了,不用打仗,百姓能安稳过日子了!”
正说着,军号声突然响了起来,队伍开始往前走,街坊们跟着队伍一起动,红旗飘在前面,像一片红色的海。王卫国和林墨、张大勇也跟着往前走,空冥感知里,他 “看到” 兵工厂的方向 —— 周厂长带着工人们举着 “工业救国” 的木牌,站在工厂门口,等着欢迎解放军;他还 “看到” 西郊联络点的老杨,正带着药铺的伙计,往队伍里递草药包,嘴里说着 “这是治感冒的,你们带着”。
走到天安门广场东侧时,队伍停下来,一位解放军军官站在高处,拿着铁皮喇叭讲话,声音洪亮又亲切:“北平的乡亲们!我们是人民解放军,是来保护大家的!以后再也不会有战争,再也不会有特务欺负人,咱们一起种地、做工、读书,把北平建设好,把新中国建设好!”
人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有人激动地哭了,有人举着拳头喊 “中国共产党万岁”,声音像潮水一样,漫过广场,漫过胡同,漫过北平的每一个角落。王卫国也跟着鼓掌,手掌拍得发红,心里像揣着一团火 —— 他想起在晋察冀根据地,赵老栓牺牲时说 “俺们的日子,得自己护着”;想起母亲被押走时,塞给他的那半块绣着 “卫国” 的帕子;想起之前反特、护学生、传情报的日日夜夜,突然明白,所有的努力都没白费,所有的牺牲都有了意义。
中午的时候,解放军队伍在街边休息,街坊们围着战士们,有的送吃的,有的拉着他们说家常。王卫国坐在一个老兵身边,递给他一个煮鸡蛋,老兵接过鸡蛋,却没立刻吃,而是小心翼翼地放进了背包里:“俺要留给俺家娃,让他知道,北平解放了,以后不用再躲炮弹了。”
“您家娃多大了?” 王卫国问。
“八岁了,在河北老家,跟着他娘种地。” 老兵笑了笑,眼里满是温柔,“等全国解放了,俺就回家,陪他读书,教他写字。”
空冥感知里,王卫国 “看到” 老兵背包里的照片 —— 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举着一个玉米,笑得露出了豁牙。他突然想起自己魂穿前的生活,想起和平年代里孩子上学的场景,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信念:他要守护好这份解放的成果,让更多孩子能像照片里的小男孩一样,不用再怕战争,能安心地长大。
傍晚回到四合院时,天已经擦黑了,可院里的灯却亮得像白天。老木匠做了一桌子菜,有炒鸡蛋、炖白菜、蒸馒头,还煮了一锅红薯粥,李大妈把家里的酒拿了出来,说要 “庆祝解放”。王破军坐在院里的老槐树下,手里拿着《玄真子兵要》,却没翻页,只是看着天上的月亮,眼里满是感慨。
“爹,在想什么?” 王卫国走过去,坐在他身边。
“在想狼牙山的道观。” 王破军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怀念,“当年道观被日军烧了,师父为了保护兵书牺牲,俺以为这辈子都看不到和平了。现在北平解放了,不用打仗了,师父要是泉下有知,肯定也会高兴。” 他从怀里掏出一块桃木牌,上面刻着 “和平” 二字,“这个给你,算是俺给你的解放礼物 —— 玄真派说‘止戈为武’,以后咱们的本事,不是用来打仗,是用来建设国家,护着百姓过日子。”
王卫国接过桃木牌,指尖传来温润的触感,心里格外踏实。空冥感知里,胡同里的笑声还没停,有的街坊在院里唱歌,有的在教孩子写 “解放” 两个字,还有的在讨论以后的日子 —— 李大妈说要开个小杂货铺,老木匠说要教孩子们做木工,张大勇说要在兵工厂造更多好机床,每个人的眼里都闪着光,像星星一样。
夜里,王卫国躺在土炕上,手里攥着那块 “和平” 桃木牌,耳边还能听到街坊们的笑声。他想起白天看到的解放军队伍,想起街坊们送的煮鸡蛋,想起老兵背包里的照片,突然明白:北平解放不是结束,是新的开始 —— 以后不用再躲特务,不用再怕内战,他可以在学堂里安心读书,在兵工厂里学造机床,和身边的人一起,把北平建设得更好,把国家建设得更强。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缝照进来,落在桃木牌上,“和平” 两个字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光。王卫国闭上眼睛,嘴角带着微笑 —— 他知道,明天太阳升起时,北平会是新的样子,而他,也会跟着这个时代一起,继续成长,继续奋战,为了这份来之不易的解放,为了更多人的安稳日子,为了魂穿前那个和平年代里,他曾拥有过的、现在要守护的一切。
喜欢奋斗在激情岁月请大家收藏:(m.20xs.org)奋斗在激情岁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