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国站在靶场中央的射击位上,手里攥着一根蓝布条 —— 是李大妈昨天连夜缝的,边角还留着细密的针脚,此刻被他捏在掌心,暖得有些发烫。空冥感知里,他 “闻” 到空气中的火药味(昨夜战士们实弹训练残留的),“听” 到远处指挥部传来的广播声(循环播放 “志愿军 9 兵团今日赴东北集结”),还有身边战士们的呼吸声 —— 有紧张,有好奇,还有几分怀疑。
“这孩子真要蒙眼射击?100 米胸环靶,就算睁着眼,能 10 发全中的也没几个!”“听说他是王破军的养子,反特时挺厉害,可射击跟反特不一样,得靠眼睛瞄准啊!”“别是吹牛吧?年龄不够想耍花样,部队哪能这么随便?”
议论声断断续续飘进耳朵,王卫国却没分心。他抬头看向站在靶场边缘的李参谋和张营长 —— 李参谋手里拿着他的参军材料,眉头皱得很紧;张营长则抱着胳膊,眼神里有期待,也有担忧。空冥感知里,他 “看到” 李参谋手里的材料上,“特殊人才考察” 几个字被红笔圈了出来,旁边还写着 “需进一步验证实战能力”,显然昨天的战术展示还不够,今天得拿出更硬的本事。
“王卫国,想好了?蒙眼射击风险不小,要是没把握,现在说还来得及。” 李参谋的声音透过晨霜传来,带着一丝犹豫,“部队要的是能在前线打仗的兵,不是耍杂技的。”
王卫国深吸一口气,把蓝布条递到旁边的战士手里:“麻烦同志帮俺蒙上,俺想试试。” 他转头看向李参谋,声音坚定,“俺不是耍花样,是想证明,俺的空冥天赋能在战场上派上用场 —— 就算看不见,俺也能精准射击,能保护战友,能杀敌人。”
战士接过布条,犹豫了一下,还是按他说的,把布条蒙在他眼睛上。眼前瞬间陷入黑暗,只有一丝微光从布条缝隙里透进来,却足够让他的空冥感知彻底展开 —— 专注度提升三倍后,靶场的一切都变得清晰:100 米外靶纸的纤维纹理,每片结霜的草叶摆动的幅度,甚至风掠过耳边的轨迹(从西北方向来,速度每秒 2.5 米,会让子弹往右偏移 1.8 厘米)。
“给你枪。” 张营长走过来,把一把实弹上膛的莫辛纳甘步枪递到他手里。枪身还带着战士们的体温,木质枪托被磨得光滑,扳机的触感熟悉而亲切 —— 就是这把枪,他在军区运动会上拿过射击冠军,此刻握在手里,像握着一位老伙计。
王卫国接过步枪,左肩顶住枪托,右腮贴紧枪身,动作标准得像教科书。空冥感知里,他 “看到” 枪管的膛线清晰如刻,子弹在弹仓里的位置,甚至能 “预判” 到扣动扳机后,子弹飞出的轨迹 —— 会先受风力影响往右偏,然后在重力作用下微微下坠,要想命中 10 环,枪口得往左上方偏移 2 厘米,同时调整呼吸,让心跳与扣扳机的时机同步。
“准备好了就开始吧,10 发子弹,限时 5 分钟。” 李参谋的声音传来。
王卫国没有立刻开枪。他闭上眼睛(虽然蒙着布,却像是在与空冥状态深度融合),调整呼吸 —— 吸气时腹部鼓起,把风的声音、战士的议论声都 “过滤” 掉;呼气时绵长如丝,让身体与周围的环境同步。空冥感知里,靶场的动静越来越清晰:他 “看到” 靶心红点在风中微微晃动(是薄冰融化导致靶纸轻微变形),“感知” 到步枪的后坐力会在射击时产生 1.2 度的偏移,甚至能 “听到” 远处邮递员的自行车声。
“砰!”
第一声枪响打破了靶场的寂静。子弹带着尖锐的破空声飞出,王卫国能清晰地 “感知” 到子弹穿过空气时的轻微偏移,然后 “听到” 一声闷响 —— 子弹命中靶纸的声音,不是普通的 “噗” 声,是命中硬物的脆响(靶心的薄冰被击碎了)。
“10 环!” 报靶员的声音带着惊讶,从靶场尽头传来。
靶场瞬间安静下来,刚才议论的战士们都闭了嘴,眼里满是不可置信。王卫国却没停,他根据第一发子弹的反馈,微调了枪口角度 —— 风比刚才大了些,偏移量得增加 0.3 厘米。空冥感知里,他 “看到” 第二发子弹的轨迹比第一发更精准,像被无形的线牵引着,直奔靶心。
“砰!” 又一声枪响。“10 环!还是 10 环!” 报靶员的声音更激动了。
张营长的眼睛亮了起来,他往前走了两步,紧紧盯着王卫国的动作 —— 蒙着眼睛的少年,持枪的手稳如磐石,每一次扣扳机的时机都恰到好处,没有丝毫犹豫。空冥感知里,王卫国 “看到” 张营长手里的笔在本子上快速记录着什么,嘴角悄悄扬了起来。
第三发、第四发、第五发…… 枪声在晨霜中此起彼伏,每一声枪响后,报靶员的声音都带着新的惊喜:“10 环!”“又是 10 环!”“已经 5 发全中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奋斗在激情岁月请大家收藏:(m.20xs.org)奋斗在激情岁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