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东南四十里,鄱水南岸矮丘之中,李虺率两团兵马伏于林间,待斥候回报。
李虺初定战策、传军令时,实已设局。虽帐前皆亲信,然太守府及各县未辞官吏中,是否暗藏士家眼线,未可尽知。或士家借集体辞官造假象,令李虺误认其吏皆去,实则留微末之吏为耳目。如阚泽类投身士家之寒门,亦可能隐迹潜伏,不经意间泄全盘军机。
此险虽微,然不得不防。谚云 “欲欺敌,先欺己”,故李虺佯言己部将与关羽南北对进,夹击山越。实则鄱阳之南即鄱水,无需南围;唯东面昌南方向、鄱水出山之谷口,乃山越进退必由之路,其真正目的地,正是谷口左近之蜈蚣岭。
蜈蚣岭高仅四五十丈,然岭上可俯瞰谷口十余里,能扼守全谷。谷口地势不甚险,宽达四五里,常人观之,绝非伏兵之所,李虺却视之为绝佳伏击地:盖鄱水穿谷而出,于谷中三分之一处将其分二,大军通行唯选北侧宽平之路,四五里宽之谷实则仅二三里可容行军,利突袭与堵截。
更关键者,李虺握有超世远程大杀器 ——“火箭炮”。此器长沙之战时已配郭靖以备不测,然郭靖终未启用这秘密杀手锏;即便是张晟等见过者,亦不知其真威力。
火箭炮以黑火药为推进剂与战斗部,欲达后世数十里射程实难 —— 纵弹体硕大、火药足量,其自重亦难发射。且李虺所制黑火药,硝酸钾提取繁琐、产量低,故需造一种射程超当世蹶张弩、装药量不大而杀伤力足之火箭弹。
最终定型之火箭弹,装药七十斤,战斗部二十斤,最大射程约五里:前半程赖火药推力腾空,后半程凭惯性成抛物线飞行。为增战斗部威力,李虺于黑火药中掺入极细铁锈粉末(即三氧化二铁)—— 此法甲午海战时北洋水师曾用,以提黑火药爆炸力。改良后火药,爆炸杀伤范围达四五丈;复混大量碎铁片为破片,弹体飞行速度近三百米每秒,碎铁片一旦击中,无论身着何种甲胄,皆难幸免。
若百枚火箭弹齐发,理想状态下可对五十丈见方之地施以毁灭性打击。然火箭炮精度本低,难达此境 —— 实际覆盖范围虽远甚,杀伤效果却逊于落点密集之时。即便如此,于当世之人而言,单闻火箭弹爆炸之声已心生巨恐,再见其恐怖杀伤力,瞬间便会心理崩溃,投降恐为唯一之选。
李虺择蜈蚣岭,更因 “上打下不费功” 之理。岭高四五十丈,自此向下发射火箭弹,精度可增:无需细算弹道抛物线,近乎凭惯性直坠地面。纵后半程火药推力已竭,然因顺势而下,重力对弹道影响甚微,射程亦能稍增。
伏于丘间林中二日,斥候终携捷报归:“主公!昌南山越已启行赴鄱阳,似已集结完毕。” 李虺问:“兵力几何?” 斥候答:“逾一万五千,未及两万,最多一万六七千之数。”
李虺未责斥候所报为约数 —— 盖斥候观敌兵力,多以战旗为凭:队旗五十人,屯旗百人,曲旗五百人,部旗千人,汉军建制明晰,计数甚易。然山越无此规制,亦无定数之旗,能估其大概,已属不易。
唯山越大军西向鄱阳,正合李虺心意。其令魏延、叶雄坚守不战,原为拖延时日:待山越入蜈蚣岭谷口,便以两团前后封谷,复以火箭弹自上而下实施覆盖攻击。
虽农一师一团属二线部队,然兵力虽为一比三,李虺仍有胜算 —— 凭火箭炮此跨世杀器先行屠戮,制造震撼恐慌,令山越陷入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之境。届时两团夹击,山越必瞬间军心崩解,一战可定。
魏延、叶雄已在营中憋闷二日。自费栈、彭虎扎寨次日,便来营前讨战,二人奉李虺 “坚守不战” 之令,只得闭门不出:山越若攻营,便以弓箭远阻,近则以长枪隔栅击之,唯 “不许出营交战” 为铁律。
费栈、彭虎见汉营坚固,不敢强攻,叫骂终日而营中无人应答,只得收兵。至第三日,二人复来骂战,魏延、叶雄虽怒火中烧,仍凛遵将令,坚守不出。
叶雄心有郁气,遂与魏延对饮解闷。“文长,洒家实难明了:云长兵马已至二日,主公何以杳无音讯?今我军已有四团半之众,即便力拼,亦足破山越,主公为何不许一战灭贼?”
魏延虽亦烦闷,然较叶雄沉稳:“伯伟兄稍安勿躁,主公自有筹谋。为将者,令行禁止而已,你我谨守营寨便罢。”
叶雄饮尽一碗酒,喃喃道:“可主公也该至矣,云长都到两日了。”
“想必主公自南而来,或为河水所阻,莫非欲从上游……” 魏延言未毕,忽凝然不语。叶雄见其似有顿悟,问:“文长,何为中止言语?”
“不对!伯伟兄,主公恐真往上游去了。”
叶雄思路未及,反诘:“文长此言何意?主公往上游何事?”
魏延理了理思绪,释曰:“以某观之,主公是往断山越退路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谋杀三国精编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谋杀三国精编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