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臂话音未落,夏侯惇已怒不可遏,暴起欲斩宋神臂。宋神臂吓得抱头而逃。
曹操见状,急令曹洪拉住夏侯惇,自身亦起而挡于夏侯惇前,曰:“元让,不可造次!汝若杀此人,妙才恐性命难保!”
夏侯惇闻言,如遭冷水浇头,顿然清醒,掷剑于地,执曹操手问:“兄长,我等当如何?”
曹操未答夏侯惇,转问宋神臂:“汝口中军师,乃何人也?”
宋神臂为夏侯惇之举所惊,闻曹操问,方回过神,答曰:“军师即军师!某唯闻管帅称之‘军师’,其姓名则不知矣。”
曹操眼珠转动,暗自思忖良久,自语曰:“莫非吾之计策,已为此人识破?倒要会会此人。昔陉山伏击,想必亦出其谋,实不可不防!”
曹操神色凝重,正色对宋神臂曰:“汝可回去,吾等稍后便至。”
此时曹操无暇顾及宋神臂这等小角色,心中正盘算如何解眼前僵局,遂曰:“子廉,速去唤子孝回!回峰谷之伏已无用 —— 有彼军师在,管亥必不入山。当思救妙才之策。”
曹洪领命,往回峰谷寻曹仁。曹操抱头无计,夏侯惇亦想不出良策,唯瞪目急盼。
山前大道上,七八万黄巾大军密密麻麻堵于山口。戏志才调度之下,勉力列成简易方阵 —— 然明眼人一看便知,此阵疏于操练,队列不整,而戏志才要者,恰是此效。至若精锐二营骑兵、二营步兵,则未在阵中。
管亥坐于阵前,炭火上炙数块肉。肉中油脂为炭火高温熔解,滴入炭火,混着血水,发出 “兹拉” 之声。夏侯渊浑身是血,被缚掷于地,大腿处血肉模糊。
曹操、曹仁、曹洪、夏侯惇依约,未过半时辰便引兵至山口,远望见管亥正食烤肉。
管亥以小刀割炭火上熟肉,蘸盐入口,复饮烈酒,咂嘴吮指,神态悠然。
曹操催马至距管亥十余丈处停驻,方看清管亥身侧尚卧一人,观衣着,分明是夏侯渊。
只见管亥于披头散发之夏侯渊大腿上,一刀割下块肉,夏侯渊惨叫连连 —— 然其口被物塞,哀嚎皆从喉间发出。
管亥将割下之肉穿于竹签,架于火上,复割熟肉入口。
曹操见状,头皮发麻,几近癫狂,质问道:“管亥!汝非人也!吾等已按时至山前,何故此等残害夏侯妙才?”
管亥以竹签剔牙缝肉丝,唾于地,曰:“半个时辰未到,故某未斩夏侯渊之手。然某待之已久,腹中空空 —— 若非等汝等,某岂会饿肚?故取夏侯渊数块肉食之,算作徐和及麾下数万兵马之赔偿!”
曹操怒极欲狂,然细心者可见,曹操身后不远处之曹仁、曹洪,竟似视若无睹;即便是夏侯渊族兄夏侯惇,亦未对管亥之举显激愤。
此等异常,难逃远处马车中戏志才之眼。戏志才羽扇一招,召宋神臂至近前,低语数句,宋神臂颔首而去。
曹操仍在怒骂,管亥听之不耐,双目圆瞪,将手中肉掷入炭火,从旁侧兵卒手中夺过环首刀,照夏侯渊左脚一刀剁下。
只闻夏侯渊发出灵魂深处之惨嚎,喉间 “嗬嗬” 数声,便昏死过去。曹操脑中一片空白,险些坠马。
然此时,曹操身后兵马中,突杀出一小卒,挺长枪直取管亥;继之又杀出二人,各领兵马向管亥阵中杀去。
待至近前,管亥方看清 —— 此三人,乃真夏侯惇、曹仁、曹洪也!此前随曹操身后者,皆他人假扮。
原来曹操无计可施,只得孤注一掷 —— 纵兵马尽丧于此,亦要救回夏侯渊。遂寻三身形、相貌与夏侯惇、曹仁、曹洪相近之兵卒,着三人衣甲,假扮随于身后。
若可谈判,则先与管亥周旋;待见夏侯渊,便令假扮者拖住管亥片刻,使夏侯惇、曹仁、曹洪冲入管亥阵中救夏侯渊。
然曹操此临时之策,偏遇不讲道理之管亥 —— 既食夏侯渊大腿之肉,复一言不合剁其足。夏侯惇再也按捺不住,不管三七二十一,直冲向管亥;曹仁、曹洪知夏侯惇非管亥敌手,亦不再伪装,明刀明枪杀向管亥。
管亥见三人被激出,当即大笑曰:“哈哈哈哈…… 果不出军师所料!汝等欲得夏侯渊耶?来,与汝!”
言罢,管亥从地上提起已昏死之 “夏侯渊”,向夏侯惇掷去。
夏侯惇冲势甚急,见管亥突掷 “夏侯渊” 来,恐重伤之 “夏侯渊” 再被摔死,急掷长枪,探双手接住空中 “夏侯渊”。
夏侯渊本身强体壮,加之为管亥用力掷出,力道颇大 —— 夏侯惇为这股力道震得倒退两步,方站稳脚跟。夏侯惇急转 “夏侯渊” 之脸,观其是否存活;然拨开 “夏侯渊” 脸上乱发,方知此人仅身形与夏侯渊相似,衣甲亦为夏侯渊之衣,实乃假扮者。
夏侯惇立悟中计,正欲掷假夏侯渊,寻管亥拼命,忽闻恶风袭来 —— 一支利箭直向其飞射。若夏侯惇孤身一人,凭其身手,此箭当可躲过;然此刻怀中抱假夏侯渊,动作顿缓,纵此时掷假夏侯渊再躲箭,亦已不及。夏侯惇唯下意识向左闪避,然怀中有人,闪躲稍慢,右眼竟被箭射中。
夏侯惇惨叫一声,脱手弃怀中假夏侯渊于地。此声惨呼,既含遭暗算中箭之剧痛,亦藏中管亥之计、未能救回夏侯渊之不甘。
随声嘶力竭之呼喝,夏侯惇探手攥住射中右眼之箭杆,奋力一拔,箭矢离体,箭镞倒钩竟携眼珠一并带出。
既而,夏侯惇大呼其千古名言:“父精母血,不可弃也!”
言罢,竟将右眼之珠吞入口中,复演史上 “拔睛啖目” 之景。
此幕一出,两军士卒皆惊。远处高坡之上,一人已再搭弓弦,欲发第二箭,然见夏侯惇如此悍勇,竟忘拉弦。
此人非他,乃受戏志才密令而去之宋神臂也。宋神臂双臂粗长,与身形颇不相称,然正赖此神臂,能开三石强弓,箭法精准,故得此名。
戏志才素闻其臂力过人、箭术精湛,遂嘱宋神臂伏于远处,若曹操施诡计,便可随机应变,射杀其麾下大将以断羽翼。不意夏侯惇不堪管亥对假夏侯渊之摧残,即时暴露行踪,又因抱人行动滞缓,宋神臂趁隙发箭,正中其目。
历史惯性之强,令夏侯惇复演旧剧,唯史载中箭者左眼,此回则换为右眼。
正是:
羽扇轻摇识诈谋,铜棍怒指破虚声。
一箭穿眸惊敌胆,青州功定在今朝。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喜欢谋杀三国精编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谋杀三国精编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