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逸走出清风书院,阳光照在他身上,却并未驱散他心中的阴霾。他骑上马匹,缓缓向府邸走去,一路上思绪万千。他想起前世的种种遭遇,那些被人背叛、含冤而死的痛苦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这一世改变命运的决心。此次科举风波,不过是他前进道路上的一道坎,他坚信,只要自己不放弃,就一定能跨越过去。
回到府邸,辰逸径直来到书房,坐在书桌前,再次翻开自己的文章。他逐字逐句地看着,心中思索着王翰林等人所谓“思想激进”的指责,究竟从何而来。他深知,自己的文章虽有一些新颖的观点,但皆是为了大楚王朝的繁荣昌盛,为了天下寒门子弟的前途着想,并无任何不妥之处。
“难道,仅仅因为我的出身,就要被这些守旧势力打压吗?”辰逸握紧拳头,心中涌起一股愤怒。但他很快又冷静下来,他明白,愤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唯有保持冷静,积极应对,才能找到破局之法。
与此同时,在京城的其他角落,因科举阅卷争执的消息,各方势力也开始蠢蠢欲动。一些与王翰林交好的文人,听闻此事后,纷纷聚集在各大酒楼、茶馆,商议如何声援王翰林,打压辰逸。他们认为辰逸的文章思想过于激进,若不加以遏制,恐会扰乱文坛风气,影响科举制度的“正统”。
而那些关注辰逸才华的文人,虽对王翰林的做法心有不满,但因王翰林在翰林院的地位以及他背后的势力,暂时不敢轻易发声。他们在观望,等待着一个合适的时机,或者一个能带头反抗的人出现。
京城的气氛,因这场科举风波变得愈发紧张起来。而远在江南,殷佳璐依旧在焦急地等待着家仆带来的详细消息。她在书房中,时而望向门口,时而与智囊们商讨着应对之策。每一次脚步声响起,她都会心中一紧,期待着是带来好消息的家仆。
“小姐,您先喝口茶,歇一歇吧。”侍女端着茶盏,轻声劝道。殷佳璐摆了摆手:“我喝不下去,在得知江南那边的具体消息之前,我怎能安心。”
时间在等待中缓缓流逝,每一刻都仿佛无比漫长。终于,又一名家仆匆匆走进书房,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小姐,江南文人会和世家那边的详细消息来了!”殷佳璐急忙上前,说道:“快说,他们怎么回应的?”家仆抬起头,脸上带着复杂的神情,说道:“回小姐,江南文人会表示愿意全力支持辰逸公子,他们已经开始筹备在各地举办诗词集会,宣扬辰逸公子的才华。只是,那些与咱们殷家素有往来的世家,态度不一。有的世家表示愿意出面相助,向礼部施压;但也有一些世家,担心得罪朝中守旧势力,犹豫不决,还有部分世家,直接拒绝了咱们的请求。”
殷佳璐听闻,心中一喜一忧。喜的是江南文人会愿意伸出援手,这无疑是一股强大的助力;忧的是世家态度不一,尤其是那些拒绝的世家,可能会对局势产生不利影响。她沉思片刻,说道:“立刻派人再去联络那些犹豫不决的世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务必争取他们的支持。至于那些拒绝的世家,也不要放弃,密切关注他们的动向。”
智囊们纷纷点头称是,各自领命而去。殷佳璐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心中暗暗发誓,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想尽办法帮助辰逸度过此次难关。
而此时,苏老夫子这边,他也在焦急地等待着那些文人的回应。他深知,自己联系的这些文人,他们的态度和行动,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辰逸科举风波的走向。他坐在书房中,时而望向窗外,期待着送信小童的归来;时而又拿起书卷,试图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但却总是心不在焉。
“希望他们能明白此事的重要性,不要让辰逸这孩子失望啊。”苏老夫子喃喃自语,眼神中透着一丝忧虑。
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下,各方势力的行动,都将成为决定辰逸命运的关键因素。而辰逸,依旧在府邸中,等待着各方消息,他的心中,既有对未来的担忧,也有对正义终将到来的坚定信念。
苏老夫子在书房中来回踱步,眼睛不时看向门口,心中默默期盼着那些文人的回应。他深知,这每一封信都承载着辰逸的希望,也关乎着文坛的公正。他在想,究竟哪些文人会率先回应,他们又会给出怎样的答复呢?这些答复,又能否改变辰逸当前在科举中面临的不利局面?一切都是未知数,而苏老夫子,只能在这忐忑中继续等待。
喜欢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