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从幺娘手里买的野太刀终于派上用场,两个异类兵器做对战实验,高下立判。
攻守兼备的五米狼筅,完全克制了两米长的野太刀,加上战阵配合,这件诡异的长兵,最终得到大伙认可,堪称阵胆。
张昊不知道鸳鸯阵要多少人,好在时人对阵法有蜜汁爱好,群策群力,决定保留十五人。
当先为队长,次为大小盾兵,携腰刀标枪,掩护前进后退,伺机杀敌,再有狼筅兵二名,协助前面盾兵和后面枪兵。
枪兵左右各两名,照应盾兵和狼筅兵,其后是钉耙兵和弓兵警戒支援,放冷箭捞好处。
最后是盾兵和副队长,作警戒替补,预防敌人迂回,后阵随时变前阵,全阵又可化为独立两阵,以及三个互相支援的三才阵。
此刻江滩上七个战团已经杀成一片,泥水四溅,没头箭乱飞,呼喝叱骂,持械酣战,激烈程度丝毫不逊真刀真枪。
对阵双方的文书手拿小本,随时记录各方队员受伤次数,超过规定次数,立即被喝令退场。
领了鸳鸯阵兵器的坊队明显占据优势,扮倭寇的坊队在对攻中损兵折将,只好边逃边伺机杀敌,尽量减少失败后的惩罚。
有一处战场情况相反,鸳鸯阵里,两个狼筅兵手中的毛竹,先后被一个高大倭寇打飞。
扮倭寇的胖虎犹如虎入羊群,一群倭寇没了狼筅阻碍,紧密配合,把鸳鸯阵撞成了烂西瓜。
对阵的有七组,只有这一组反常,战场刺客狙击手从张昊脑袋里蹦出来。
一个斩将夺旗的猛人,在这个时代的战场上作用很大,战场刺客就是此类猛将的克星。
可惜没有十年八年,练不出神箭手,神枪手更别想,滑膛枪没准头,否则不会搞排队枪毙。
坊队下午要更换阵营,今天剔除掉最差的队伍,明日再战,后天才能决出最终胜者。
张昊给老白他们打声招呼,上马离去。
经过几次大比武和崇明剿匪,这种针对南方复杂地形的小股步兵战术,也算初具威力,他觉得扎在心头上的那根刺,是时候拔除了。
日落西山,大小船只满载鱼获回港,大比随即结束,坊丁们被调去卸船,鼻青脸肿者触目皆是,哄闹笑骂声四起,码头喧嚣如鼎沸。
赫小川下了护航战船,交代队副带人去帮忙卸载鱼获,回营取了马,赶去西北老坊区。
张昊正要去伙房,看到幺娘策马回来,停步重提夜袭训练的事,他搜索枯肠,把乱七八糟的知识,尽量用她能理解的方式描述出来。
“嗯,大概就是这样,我记得京营便是这样练兵。”
幺娘进屋一屁股坐进圈椅里,盯着他眼睛狐疑道:
“那是内卫京师,外备征战的随驾官兵,他们操练你能得见?你那时候多大,还在尿床吧,一路爬去京营的?哦,我差点忘了,你是神童。”
张昊肚子里的草泥马蠢蠢欲动,恼火道:
“你这人怎么胡乱找茬,我父亲是官,我当年就是神童怎么滴,去哪儿都畅通无阻,要不要给你说说金銮殿是啥样啊?”
“说说看?”
幺娘蔑笑,翘腿靠在椅子里。
“你当我没去过啊。”
张昊去过故宫,可惜那时候没有做官的爸爸可拼,无法开车入内,游览一回累得不轻。
幺娘笑眯眯听他吹嘘皇宫大内,听到马蹄声,歪头看一眼,起身去吃饭,讥笑道:
“都是你父亲告诉你的吧,害羞甚么,我不会笑话一个吹牛的孩子。”
张昊张口结舌,不是害羞,而是后悔嘴瓢没遮拦,即便父亲也不会知道内苑的事,得亏没说慈禧老佛爷的夜壶,不定幺娘会咋想父亲呢。
赫小川进屋说:“崇明那边人手有些少,不如把新来的流民送过去,鱼获还能翻倍。”
张昊让他看着安排,问起渔具作坊状况,本地渔民作业工具简陋,渔获若想持续稳定增长,制作渔具是关键。
二人一块起去伙房,恰巧遇见幺娘二嫂挑担从后厨大院出来,离老远便扬手打招呼。
“这女人太烦,后厨辣椒都让她弄走了。”小赫皱眉嘟囔一句,径直去餐厅打饭。
“幺娘有些日子没回去,我来看看她,哎呀浩然,嫂子怎么觉得你瘦了不少?”
妇人放下货担,上下打量张昊,捏捏他小肩膀,又去摸他脸蛋,亲热说道:
“真真是瘦了,得空去城里,嫂子给你炖个大公鸡补补!”
“那可太好了,嫂子,还没吃吧?吃罢饭再走。”
张昊让值班坊丁把货担挑去西南坊,带着妇人去大食堂吃饭。
女工饭堂里人声鼎沸,五六百个老少娘们吃饭也占不住嘴,满耳都是闹哄哄的说话声。
目前制皂已拉上日程,产量不高,主要是缺乏原料,老曹和老王那边也是同样问题,头回种油菜,问题多多,只得派人来江阴拜师求教。
“幺娘!”崔二嫂看见小姑子,扬声招呼。
幺娘抬头看一眼,埋头接着吃,她臊得慌,嫂子已经把辣椒种子弄到手了,又贪图小利,隔三差五跑来要辣椒,张昊不会不知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