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太监五十来岁的样子,看着蔫儿巴唧,大热天穿着不合时宜的厚袍,不时还要咳嗽两声。
张昊上堂躬身行礼,自报家门,见老太监嗯了一声抬抬手,恭敬地在西面椅子上坐下。
胡公公得了老祖宗一个颔首,心满意足退下。
高老太监呷口枇杷药茶压压痰气,老眼乜斜过去。
“咱家听小胡说,你姓赵?”
张昊忙起身告罪,实诚道:
“家父在常州做官,我爱四处跑着玩,不敢招摇,胡诌个赵良辰的名字,小子骗了胡公公,老伯原谅则个。”
“你个娃娃属猴的吧,顺杆子就爬,罢了,字画呢,拿来我看。”
老太监一副诸事了然的模样,似笑非笑扯扯嘴角。
张昊不理会一边的小太监,取出绢袋里的字画亲自递上来。
老太监从右侧慢慢打开,接着又合上,叹气道:
“眼睛不中用了,去外面吧,咳咳。”
小太监疾步出去布置桌案。
“老伯莫非有咳嗽病?小侄家人姚叔早年也是落下寒气,怕冷咳嗽,不过这些年基本好了。”
张昊站一边没话找话说。
案上茶碗里的红汤散发着淡淡的药味,还夹杂着老太监身上一股熏香味道。
他倒也理解,下面没了的男人,熏香的才是讲究人,免得一身尿骚惹人厌。
“嘿嘿,想给咱家推荐名医?御医都没辙,免了。”
老太监中气不足,嗓音沙哑,塌蒙着眼皮子,花白的眉毛耷拉老长,看着像个老妖精。
张昊不离不弃,诚恳道:
“不治咋会好呢?姚叔吃的药里配有老山参,一个冬天就见效了,小侄仓库里还有些参糖,善能提神补虚,回去我让人送来你试试,老伯你尽管放心,没任何副作用。”
“上党参能止咳?我咋从没听说过呢。”
老太监嘴脸上挂满了不屑。
“老伯,它不止咳,可它驱寒呀,俗话说治病求本,你这咳嗽,不就是遇寒加重吗?”
张昊的目光充满自信,对上老太监将信将疑的老花眼。
他闲暇也读过几本医书,自认略懂岐黄之术,当然,他得感谢后世那些违背祖训的专家和神医科普,要亲切问候他们八辈子祖宗。
人参后世人都懂,能刺激内分泌,激发肾上腺皮质,肾上腺激素的作用那可太大了,阎王定人三更死,来一支绝逼延寿三秒。
他是这样想的,肾上腺离不开肾,内肾、外肾都属于生殖泌尿系统,老太监外肾割了,激素匮乏,吃人参补一补,可能有效。
再者,慈禧老佛爷嗑人参嗑到头秃,说明人参火力十足,老太监大夏天穿一身厚衣,分明是阳气不足,缺火补火,人参靠谱。
中医四诊八纲转瞬搞定,他谆谆善诱说:
“老姚叔的咳嗽病早好了,如今一到冬天就用人参炖羊肉,也不多吃,主要是喝口汤,能补身子虚,再不见他迎风流眼泪,尿、那个痰喘气咳,现在京师呢,身子骨老好了。”
老太监缓缓点头,有些意动,叹气说:
“补药我吃了不少,不抵啥用,党参这些年都挖光了吧,关外倒是还有,太祖爷都不愿把人参纳入贡品,如今这些人啊,咳咳,再说吧。”
“别呀,身子敢耽搁么,我奶奶冬天吃了也有效,试试不打紧,小侄仓库里还有,这事好办,回头我就让下人送来。”
市面上的人参一斤才二钱银子,对张昊来说,简直就是白菜价。
他托人买老参做参糖,才知道河东上党不但产党参,也产人参。
世风奢靡,上党参这些年确实挖绝了,但辽东长白山不缺人参。
东北苦寒,野猪皮日子难熬,全指靠大明的财主们赏口饭吃呢。
外面桌案摆好,张昊麻溜搀住老太监,旁边小太监干瞪眼,心说再没见过这种不要脸的。
卷轴抻开,老太监喃喃念诵木兰花令。
张昊在一边煽风点火,描绘诗词中的悲欢离合,烘托哀伤气氛。
老太监缓缓摇头,怔怔的流下泪来。
两个小太监垂头站在一边,像是木头人。
张昊觉得火候够了,画蛇添足不好,悄悄地退后,转身出了庭院。
“高老伯若问,就说我先回了,他心情有些低落,你们看着点。”
张昊叮嘱那个候在值房的军校一句,随手打赏一片金叶子,脚下不停走了。
那军校有些不知所措,急忙追上几步,送出内园,交代手下替他送客。
候在前面茶房的幺娘接着,二人坐轿回酒楼。
进来后院,幺娘忍不住问:
“那幅画为何送给他?你的胆子太大了,那是赝品假货,考虑过被他识破的下场没?”
“假作真时真亦假,真的假,假的真,没人搞得清,别担心。”
张昊一点也不担心,高太监只在乎李初见那首木兰令,画作真伪乃末节。
幺娘蹙眉责怪他:
“一旦弄巧成拙,后悔就来不及了!”
“我也不想这么做,奈何科举临近,防人之心不可无,小本本上的黑账不能公开,震慑宵小只能靠高太监,姐,我是被逼无奈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