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寥廓,远山苍郁。
大运河上,官船贾舶纷纷过,临清城中,层楼高栋入青云。
州城东水门外,舟楫铺满河道,闸两岸则是令人眼花缭乱的繁华码头。
本地是黄河冲积平原,没有山,站在船头,以运河为轴心的巨型建筑尽收眼底,包括大片的仓廒、兵营、庙观、水闸、桥梁、码头等。
至于布店、纸店、粮店、客店、盐行、果子铺、生药铺、典当铺、绒线铺、绸缎铺、杂货店、瓷器店等,遍布河岸,多如牛毛。
繁荣则娼盛,时下无论是私人宴会,还是官场交际,娼妓无处不在,临清妓业更是风生水起,俗称32条花柳巷,72座管弦楼。
这是一个以内河码头、漕粮储运、商业贸易、声色食宿、防务营盘和官府廨宇为载体,以商业和手工业作坊为经营基础的大都会。
东南纨绔,西北裘客,皆聚于此,商贾往来,舟车辐辏,饮食娱乐消费异常火爆。
随着运河码头的日渐增多和扩大,这座以漕运起家的城市,成了朝廷财税收入重地。
观政实习期间,张昊并没闲着,有金弹开路,户工二部诸司的门槛都被他踩烂了。
临清钞关的税额他心知肚明,去年将近8万两,稳居全国各大钞关税额之首。
莫要小看这个数字,它是全国关税的四分之一,购买力相当于后世8千万软妹币。
当然了,与权贵之家每年在临清捞的银子相比,朝廷的商业税收确实不值一提。
在临清开店铺的多是本地人,比如金瓶梅中的西门大官人,在临清开有五个铺子。
再刨除数十万运军走私,余皆权贵白手套,也就是以徽晋秦会馆为主体的连锁店铺。
天海楼大小十余艘货船缓缓入港,架势的巡检、税使瞧见船上插着辽东都司、复州卫等旗子,骂咧咧掉头,去寻别家船只晦气。
“张老爷、张老爷!小的扈思仁拜见张老爷!”
喊叫穿透纷杂市声入耳,张昊的眼神离开点缀田野的金黄油菜地,望向人流熙攘的码头。
一个朝奉提着直裰下摆,从纤夫力夫休憩的茶棚下跑到河堤上,遥遥抱手执礼。
船只进入泊位,刘骁勇带着几个坊丁乘坐小舟靠上码头,很快便派人回报:
“少爷,是本地盛源号的扈掌柜,说宴席设在谢家酒楼,备了一尾冰湃的大鲥鱼。”
谢家楼是临清第一豪奢的娱乐场所,张昊打眼就能看到,前临人烟繁密的官河,紧靠着一片嘉木园林,栋宇油漆彩画,绿栏杆鲜明灼耀。
鲥鱼的珍贵更不消说,江南此鱼一年只过一遭儿,直接吃到后世绝种,临清码头是冰鲜贡船的换冰之地,因而才有可能品尝到这一绝味。
“告诉扈员外,我中午过去。”
他提前亮出王炸,在鸽信中透露朝廷打算把皂业收归国有,齐老狗不惊才怪。
下船没理会一脸谄媚讨好的扈掌柜,出了集市,径直去田间地头。
一连看了几个油菜地,揉捏油菜荚,籽粒颇硬,已经灌浆成熟,心里便有些着急。
油菜收割时间很关键,八成熟开镰才有十成收获,等熟透再割,会造成浪费。
今年北地来了一场倒春寒,油菜花期延后,最近气温回升很快,再不收割就晚了。
他与田间老农聊了几句,瞅一眼候在远处的扈掌柜,觉得还是与江右老王谈一谈为好,随即让人去皂坊请王升六来谢楼赴宴。
临清州衙对面的茶楼上,邵昉见大哥从衙门出来,跟着两个兄弟下到大堂去迎。
穆怀虎的脸色煞是难看,闷头入阁坐下,扯开袍子交领,呼吸粗重可闻,显然是气坏了。
老三穆怀豹忍不住问道:
“哥,杜知州咋说?
邵昉倒杯茶递上。
穆怀虎没接茶水,摩挲着碧玉扳指恶狠狠道:
“这笔买卖怕是赔了,狗官推说王升六背后有人,翻来覆去敷衍老子,显然是不想干了。”
老三穆怀豹、老五刘尊荣,顿时污言秽语大骂起来。
“都特么闭嘴!”
邵昉怒喝一声,急道:
“大哥,定金呢,要回来没?”
“狗官个个吃屎刮民,送出去的你还想要回来?”
穆怀虎撸起袖子,后槽牙咬得咯咯吱吱。
“老子再三求见,若没有这身皮,怕是见他一面也难!除非、罢了,兄弟们开年至今没做生意,还是去西北跑一趟,出出邪火也好。”
“小韬一天到晚盯着王升六,他哪有靠山,杨云亭无非是借他几千两银子,可那是吃利息,就算杨云亭给他撑腰又如何?!稳赢的官司啊,狗官竟然出尔反尔,我操特么的!”
煮熟的鸭子飞掉,邵昉忍不住懊恼大骂,望着大当家一身八品袍服冠带,忽然怪异失笑。
“你又待怎地?”
穆怀虎瞪视过去,戾气四溢。
邵昉沮丧摇头,苦涩道:
“狗官既然翻脸,王升六很快就会知道是咱们撺掇地主们告他,大哥,来文的,咱不是奸商狗官对手,这里不是说话处,回去再计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