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者,国之重宝,仓廪实,则天下安,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
粮储是财政税收、农业保护、工业发展、军队供养、经济稳定、救灾救荒之根源,历代均将其视为治国安邦之本,我明亦不例外。
懂的都懂,西夷向来是天朝的拙劣模仿者,鹰酱1933年引入熊猫常平仓制度并立法,这才解决大萧条,为全球霸权彻底夯实了根基。
大明仓储就其类型而言,大约可分为预备仓、水次仓、社仓、济农仓和王府仓五种,但从性质上来说,不外乎常平仓、社仓。
丰年谷贱平籴,歉年谷贵平粜,故曰常平,其实就是作为常设的官办预备仓。
社仓又叫义仓,是民间备荒仓储,设于乡村,由民间自行管理,弥补常平官仓之不足。
朱道长登基后天灾人祸频仍,嘉靖八年,下令抚按在各地推行社会义仓,具体办法是:
20至30家为一会,会有奖惩制度,设社首、社正、社副,由富且有良心者主事。
这个政策带有不轻的理想主义成分,先富带动后富嘛,啊、是吧,实际上都是老鼠仓。
国初,太祖令天下府县设预备仓,东南西北共四所,贮备官粮,以振凶荒,香山偏远之地,形同孤岛,只有一所官仓,义仓倒是不少。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张昊上任便修仓储粮,随后各乡公所严惩一批监守自盗的富民,废除义仓,设立常平分仓,仓储系统基本完善。
朝暾初起,雾霭消散,暑热很快便上来了。
池琼花在院里喂鸡,见张昊跟着两个小丫头一块过来,屈膝施礼,她把盛着糠秕的瓠瓢给宝珠,嗅嗅荼蘼拎来的豆酱,请他去堂屋说话。
“老爷今日不来,奴婢也要去衙门找你,坊都诸仓管事说要换防,把账簿名册全部送我这边,这些事务为何不交给派出所打理?”
“仓储与公所无关,不能混为一谈,各乡医学养三院、育婴堂、派出所,都会移交地方,最近可能要忙上一阵子,不用沏茶。”
张昊摇着扇子出屋说:
“你不要只盯着账务,新丁的人事调配也得管,毕竟城乡粮储诸仓的情况你最熟,下乡巡视也少不了,缺人就去找刘骁勇借。”
原来是腾笼换鸟,池琼花心里顿时有数。
最近各乡的人员好像在频繁调动,下面跑来找她请示的人越来越多,她本是个账房,结果变成全县官仓总管事。
这摊子事她并非打理不过来,物资账目方面还好说,人事安排之类,她根本不敢拿主意,得了他首肯便好办了。
浪里飘见池琼花带着两个丫头离开,过来给张昊嘀咕,二人一起去跨院。
进院就见陆成江坐在树下,脚边丢个酒葫芦,火盆里纸灰堆满,看样子这厮烧了一夜纸钱。
沈斛珠愁云笼眉,一身素白从堂屋出来施礼,侧身给麝月微微摇头,不让她跟着伺候。
张昊尚未入座,见她挑开帘栊,站在东偏房门口,心里难免冒出入幕之宾、裙下之臣的字眼,过去扫一眼偏房陈设,入内去书案边坐下。
“抄捕方家的消息你应该听说了,我从乡下回来才看到行移公文,省城有七家铺面在你名下,还有方家在香山的田亩产业,没被官府查抄,相关田契和约书,可能很快就会送来衙门。”
沈斛珠脸上发烫,羞恨难言。
方家抄没的消息早就在香山传开了,她想去衙门一探究竟,宝珠却说他下乡了,之所以能保住些许家产,自然是因为自己嫁到这边的缘故。
张昊见她垂首不语,叹气道:
“派去廉州的人送信回来,那边并无你儿子消息。”
沈斛珠的心口一阵刺疼,仿佛是被刀扎一般。
廉州老家有船,距离交趾也很近,而且纪阿开已经星夜赶了回去,她日夜祈祷神明,期翼水福会带着儿子去那边躲避,可现实就是这般残酷,断了她仅存的一丝痴心妄想。
绝望、愤恨、担忧、痛苦、羞耻,诸般情绪在心中撕扯,她从未这么无助过,手指死死地攥着,指甲深嵌皮肉,眼中泪水越蓄越满,滚滚溢出,她咬牙跪了下来,颤声道:
“求你帮帮我,我、我愿嫁给你······”
吾操!张昊跳起来避开,怒斥:
“你把我当什么人了?!”
这女人很美,可他只有欣赏,并没有龌龊念头,趁人之危的事更不会做,他是道德真君子,仁义大丈夫,不管别人信不信,他自己信。
“快起来!”
沈斛珠膝行去拉他。
张昊倒退不迭,急道:
“之前就说会帮你,可急切间去哪找人?你逼我也没用!”
沈斛珠仰脸泪涟涟说:
“求你借我些人手,也许小江能找到他们,我怕再拖下去,他们就要带着我儿去海外,老爷,求你发发慈悲吧!”
张昊眼底闪过一丝喜色,这个季节下南洋和找死没啥区别,他怀疑方家余孽很可能躲在某处,倘若陆成江愿意带路,就能剪除大患,睡个踏实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