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逵的承诺像一道微弱却坚实的光,刺破了笼罩在团队上方的浓重阴云,但并未驱散所有的不安。交割之日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时刻提醒着他们最终的命运。工棚里的气氛依旧紧张,却多了一份背水一战的决绝。
技术的整理和实物的准备已接近尾声。那摞记录着心血的木板被秦战亲自归类、捆扎,用油布仔细包裹,藏于工棚最隐蔽的角落。新铸的箭簇、炼出的铁锭、以及那把意义非凡的短刀,也被妥善保管。能做的,似乎都已经做了。
然而,秦战的心中却涌动着一股难以平息的浪潮。他清楚地知道,仅仅依靠这些技术和实物,或许能换来一时的赏识,甚至是一官半职,但这远远不够。在这个权力与阶层森严的时代,他和他这支小小的团队,就像无根的浮萍,一阵稍大的风浪就可能将他们彻底打散。赵老蔫的事件就是一个警钟—— loyalty 需要纽带,需要超越单纯利益和生存的、更牢固的东西来维系。
他需要一个根基,一个即使他暂时离开,或者团队面临更大压力时,也不会轻易溃散的根基。这个根基,不能只建立在“秦战很厉害,能带我们立功”的基础上,而应该建立在一种共同的认知和信念上。
这天傍晚,劳累了一天的众人围坐在尚未完全熄灭的炉火旁,啃着干硬的粟米馍,就着寡淡的热水吞咽。跳跃的火光映照着一张张疲惫而茫然的脸。距离交割的日子越来越近,未来的不确定性像幽灵一样盘旋在每个人心头。
秦战放下手中的馍,目光扫过众人。二牛正用力咀嚼着,腮帮子鼓起,眼神有些放空;猴子则小口吃着,不时担忧地看一眼那藏匿记录的角落;赵老蔫默默地坐在最外围,低着头,看不清表情;就连黑伯,也罕见地没有去鼓捣他的那些铁料,只是望着跳动的火苗出神。
“都吃好了?”秦战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众人抬起头,看向他,有些不明所以。
秦战没有解释,而是走到一旁,拿起一根他们平时用来搅动铁水的、长约七八尺的木棍,又搬来一块脑袋大小的石头。
他将木棍放在地上,一头抵住那块石头,然后看向二牛:“二牛,来,试试看,能不能只用这根棍子,把这块石头撬起来。”
二牛愣了一下,虽然不明白秦战想干什么,但还是依言站起来,走到木棍另一头,双手握住,用力往下一压!
出乎所有人意料,那看起来需要很大力气才能搬动的石头,竟然随着二牛这一压,轻微地晃动了一下,甚至离地了一丝缝隙!
“咦?”二牛自己也惊讶了,他没用多大劲啊!
“这是……?”猴子眼睛一亮,似乎察觉到了什么。
秦战示意二牛停下,然后指着地上的木棍和石头,对众人说道:“都看到了?二牛没费多大力气,就让这块石头动了。为什么?”
众人面面相觑,有人小声说:“因为用了棍子?”
“对,也不全对。”秦战拿起木棍,指着棍子中间他用手按住的那个点(支点),以及棍子两端(动力臂和阻力臂),“关键在这里。棍子抵住石头的地方,是支点;二牛用力的那头,离支点远,是力臂长;石头压着的那头,离支点近,是力臂短。力臂长,用的力就小,却能撬动力臂短那边更重的东西。这就叫……‘杠杆’之理。”
他尽量用最浅显的语言和比喻来解释:“就像我们用长戈,隔着老远就能捅到敌人,也是这个道理。力臂长,省力,还能保护自己。”
这番闻所未闻的讲解,让所有人都愣住了。他们平日里使用工具、兵器,全凭经验和感觉,从未想过其中还藏着这样的“道理”。二牛看着地上的木棍,又看看自己的手,憨厚的脸上露出了思索的神情,喃喃道:“怪不得……俺就觉得用巧劲比傻用力强……”
秦战趁热打铁,他又拿起两块大小不一的石头,从相同的高度同时松手。
“啪!”“啪!”两声几乎同时响起,石头落地。
“看到了吗?不管石头大小,只要从一样高的地方掉下来,落地的时间几乎一样。”秦战说道,“这说明,让东西往下掉的这股力量,对所有的东西都一样,跟东西本身有多重,没关系。”(他无法直接讲解重力加速度,只能用这种朴素的方式描述)
“还有,”他指着工棚那扇需要用力才能推开的、沉重的木门,“为什么这门往里推费劲,往外拉就轻松点?因为门的转轴不在中间,力的作用点不同……”
他开始用工棚里随处可见的东西——绳索、滑轮(简陋的)、甚至水的流动——来阐述一些最基本的力学原理。没有复杂的公式,只有观察、比喻和基于事实的推断。
起初,众人听得云里雾里,只觉得新奇。但渐渐地,随着秦战用他们日常劳作的例子来印证,比如用杠杆原理解释如何更省力地搬运巨石,用力的分解解释为何特定的角度挥动锤子效果更好……一些模糊的、存在于他们潜意识里的经验,仿佛被一道光照亮,变得清晰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