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书的墨香仿佛还在鼻尖萦绕,铜印的冰冷触感也尚未在掌心完全褪去,新的命令便已抵达。没有庆功的宴席,没有适应新官职的缓冲期,只有一纸调令和一句冰冷的“即刻启程”。
“技术营”——这个刚刚获得官方认可、尚在襁褓中的名字,甚至还没来得及在咸阳的官牍上留下多少印记,便被赋予了第一项真正的作战任务:驰援并协防边境烽燧戊-17,抵御可能出现的蛮族大规模袭扰。
命令来自上将军府,措辞简洁,不容置疑。没有解释为何一支以技术革新为名的部队会被直接推上前线,也没有说明为何是刚刚擢升的秦战。这其中有多少是蒙骜的“看重”,有多少是朝中某些人的“期待”,又有多少是君王默许下的“考验”,秦战无从得知,也懒得去猜。
他只是在接到命令后,沉默地召集了核心成员。
“戊-17……”黑伯皱着眉头,用粗糙的手指在摊开的手绘地图上摸索着,那地图简陋得可怜,只有大致山脉河流和主要关隘的标记,“这地方……老夫当年随军时好像听说过,孤悬在外,像个……嗯,像个弃子。”他终究没说出更难听的字眼。
百里秀纤细的指尖点在地图上那个代表戊-17的小黑点旁,语气平静无波:“据过往军报,戊-17常年驻军不满五十,补给困难,是蛮族小股部队渗透和劫掠的首选目标之一。此次调我等前往,要么是情势已极度危急,要么……”她顿了顿,抬眼看向秦战,“便是有人希望我们这支‘奇兵’,在那里碰得头破血流。”
二牛一听就炸了毛:“啥?让咱们去守那鸟不拉屎的破地方?还说是奇兵?俺看就是想把咱们往火坑里推!”他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拳头捏得咯咯作响。
荆云站在阴影里,仿佛与墙壁融为一体,只有偶尔扫过地图的眼神,锐利如即将出鞘的刀锋。他吐出三个字:“地势险。”
秦战点了点头,荆云总能一针见血。戊-17的位置,看似孤立,却卡在一个关键的河谷入口处。守住它,就能屏护后方大片相对平坦的草场和几个小型聚落;一旦失守,蛮族骑兵便可长驱直入。它像一根卡在喉咙里的细小鱼刺,平时无足轻重,关键时刻却足以致命。
“不管是火坑还是考验,军令已下,没有退路。”秦战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沉寂,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对我们来说,这未必是坏事。在咸阳,我们束手束脚,做什么都有人盯着。到了戊-17,天高皇帝远,正好放开手脚,验证我们的一些想法。”
他目光扫过众人:“黑伯,挑选得力工匠,携带必要的工具和备用材料,尤其是‘秦泥’和焦炭的配方原料,能带多少带多少。百里,整理所有关于蛮族战术、戊-17地形及周边情报的记载,路上我要看。二牛,点齐一百名最精锐、最听话的老兄弟,全部配备我们最好的铁质兵器和弩箭,负责护卫和前期构筑工事。荆云,前出侦查,摸清路线和戊-17周边最新情况。”
“猴子,”他最后看向这个愈发沉稳的年轻人,“工坊后续的日常运转和招募事宜,由你暂代负责。按我们定下的规矩来,遇事不决,可去请教王令史。守住我们的根基。”
分派已定,无人再有异议。短暂的忙碌和准备后,一支由一百名全副武装的士卒、二十余名工匠以及必要的驮马、车辆组成的队伍,在黎明前最深的黑暗中,悄然离开了尚在沉睡的咸阳城,向着北方边境,迤逦而行。
越往北,空气中的湿润和暖意便消退得越快,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干冷的风,卷着尘土和细小的沙砾,打在人的脸上,生疼。道路逐渐变得崎岖颠簸,两旁的山峦也从咸阳附近的秀美温润,变得嶙峋而荒凉,像一头头匍匐在大地上、沉默而狰狞的巨兽。
队伍的气氛开始有些沉闷。离熟悉的工坊和相对安全的咸阳越远,离那传闻中苦寒而危险的边境越近,一种无形的压力便笼罩在每个人心头。即使是经历过边关厮杀的老兵,也对即将接手的戊-17心存疑虑。
秦战骑在马上,感受着胯下战马肌肉的律动和迎面而来的冷风。他眯着眼,看着远处天地交界处那一片苍茫的灰黄色,心中并无多少恐惧,反而有种奇异的……熟悉感。这荒凉,这风沙,这空气中若有若无的、属于战场和旷野的粗粝气息,让他仿佛又回到了刚穿越时的那个边关营垒。
只是,这一次,他不再是那个手无寸铁、只能被动等死的炮灰。他的背上,是工坊里最好的铁匠反复锻打、淬炼而成的横刀;他的怀里,揣着绘制了各种改良军械和防御工事构想的草图;他的身后,跟着一百多名信任他、愿意追随他踏入未知险境的兄弟,以及二十几个掌握着超越这个时代技术的工匠。
他的拳头,已经不再是只能挥舞的肉体,而是能点燃炉火,炼出钢铁,或许……也能砸碎某些看似坚固的东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