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深,清晨的栎阳已经能呵出白气。格物堂的草棚里却比往日更加拥挤,甚至有些燥热。人们呼出的气息在清冷的空气中凝结成薄雾,与草棚本身的干草味、泥土味,还有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的体味混杂着,形成一种独属于这里的、生机勃勃又略带浑浊的气息。
今天的气氛有些不同。不仅是因为来的人更多——许多原本在工坊忙碌的工匠,也想办法挤出了时间,就连一些负责巡逻的士兵,也趁着换岗的间隙,悄无声息地溜到了草棚边缘,抱着胳膊倚在芦苇席墙边。更因为,秦战今天一进来,就直接在那块烟灰黑板的正中央,写下了四个筋骨嶙峋、力透“板”背的大字——
**格物致知**
炭笔划过粗糙板面的声音,吱嘎作响,仿佛带着某种沉重的分量。台下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四个陌生的字眼上。大部分人脸上是纯粹的茫然,像二牛,嘴巴微张,眼神发直,显然完全不明白这四个字凑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少数识文断字的,比如那位周姓老童生,则是微微蹙眉,似乎在记忆中搜索着出处,脸上带着士人特有的考究神色。黑伯坐在老位置,腰板却不像往常那样佝偻,他看着那四个字,目光复杂,有困惑,但更多的是一种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被牵引的专注。
秦战放下炭笔,转过身,目光扫过台下那一张张写满问号的脸。他没有立刻解释,而是走到棚边,随手从一株快要枯萎的野草上,摘下了一片边缘卷曲、叶脉却依旧清晰的叶子。
“我知道,你们看不懂。”他举起那片叶子,声音平稳地开口,打破了沉默,“很多人一辈子,可能都没见过这四个字放在一起。”
他走回黑板前,用炭笔在“格”字上重重一点。
“格,是什么意思?”他自问自答,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角落,“不是格杀勿论的格,在这里,是探究!是穷究!就像……”他目光扫视,寻找着合适的比喻,最终落在了二牛身上,“就像二牛你,非要弄清楚一块铁胚哪个角度捶打延展最好一样,那种不弄明白不罢休的劲儿,就是‘格’!”
二牛被突然点名,愣了一下,随即似懂非懂地“哦”了一声,挠了挠头,周围响起几声压抑的低笑。
秦战又指向“物”字。
“物,是什么?就是我们眼前,手边,天底下所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他手中的叶子在指尖转动,“这片叶子,是物!”他跺了跺脚,“我们脚下的土,是物!”他指向草棚外隐约传来叮当声的工坊区,“那边的铁砧、风箱、炼出来的钢,都是物!甚至……”他指了指自己,又指向台下每一个人,“你,我,我们这些人,也是物!是这天地间一物!”
这个说法让台下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把自己和石头、铁块并称为“物”,这让习惯了“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人们感到些许不适和新奇。
“所以,‘格物’连起来,”秦战将炭笔指向这两个字,声音提高,“就是探究我们身边这万事万物!不凭想象,不靠空谈,就靠我们的眼睛去看,耳朵去听,鼻子去闻,手去摸,甚至……”他顿了顿,开了个笨拙的玩笑,“舌头去尝?不过有些东西可不能乱尝,比如那炉渣,尝一口能把舌头烫熟。”
一阵更大的哄笑声响起,原本有些凝重的气氛瞬间松动了不少。连角落里的黑伯,嘴角都几不可查地抽动了一下。
“那我们探究万物,是为了什么?”秦战将炭笔移向“致知”二字,目光变得锐利起来,“就是为了得到‘真知’!真正的,可靠的,能让我们活得更明白、把事情做得更好的知识!”
他放下叶子,又拿起旁边准备好的一根长木棍和一块充当支点的石头。
“我们都知道杠杆能省力,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经验,是‘知’的一种。”他一边说,一边熟练地架好杠杆,示意一个士兵上前压住短的那头,很轻松地就撬起了另一头一块沉重的石头。“但是!”他话锋一转,“为什么杠杆能省力?省多少力?长的这一边越长,是不是越省力?省下来的力气跑到哪里去了?”
一连串的问题再次抛出,但这一次,台下不再是一片死寂的茫然。不少人的眼神开始跟着他的问题转动,尤其是那些工匠,他们对于“省力”有着最直接的渴望。
“弄明白这些‘为什么’,就是‘格物’!”秦战用力一拍那根作为杠杆的木棍,发出“啪”的一声,“而弄明白之后,我们得到的就是关于杠杆的‘真知’!有了这个真知,我们就能造出更省力的起重工具,盖更高的房子,修更坚固的桥!而不是像现在,全凭感觉,差不多就行!”
他的话语带着一种强大的说服力,将抽象的概念与最实际的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
接着,他不再局限于工具。他拿起那片叶子,走到门口光亮处,让阳光穿透叶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