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郭英就换上了一身干净的便服。
他没有佩戴蓝玉昨日授予他的新刀。
也没有带任何一个总管府派来的护卫。
他只是一个人去了屯工所的伙房。
伙房里热气蒸腾,一口巨大的铁锅正炖着香气扑鼻的羊肉,滚沸的汤汁咕噜作响。
这是辽东军为了改善伙食,特意从巴特尔部落换来的肥羊。
郭英找到了负责伙房的管事。
他没有摆出任何副总管的架子,只是平静地要求对方准备一个食盒。
食盒里要装上一大碗最肥美的羊肉汤,再配上两个刚出锅的白面馒头。
伙房的管事不敢怠慢,很快就将一切都准备妥当。
郭英亲自提着那个还冒着热气的食盒,一步步走向那个对他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
感化营设立在屯工所最偏僻的角落。
这里专门关押着近百名自石河谷之战后被俘的明军中高级军官。
和那些已经接受现实、开始劳动的普通士兵不同,这些人是“硬骨头”。
他们曾经都和郭英一样身居高位,享受着朝廷的俸禄和旁人的敬畏。
一份可笑的骄傲让他们不屑于与普通士兵为伍,更不屑于为“反贼”干活。
蓝玉为安抚他们,也为防止他们在屯工中煽动叛乱,便设立了这个地方。
这里不强迫他们进行任何劳动,每天也有固定的饭食供应。
但他们的行动受到了最严格的限制。
每个人都被单独关押在一间狭小的营房里。
除了短暂的放风时间,他们见不到任何人。
这种与世隔绝的孤寂,比任何肉体上的折磨都更让人难以忍受。
郭英提着食盒,走进了感化营的监区。
看守的士兵立刻上前行礼:“郭总管!”
郭英点了点头,没有多话。
他扫了一眼两排死气沉沉的营房,然后径直走到了其中一间的门前。
门上挂着一个小小的木牌,上面用墨汁写着两个字——李德。
正是蒋瓛给他的那份名单上,排在第一个的名字。
“开门。”郭英平静地吩咐道。
看守不敢犹豫,立刻用钥匙打开了沉重的门锁。
“吱呀”一声,房门被推开。
一股混杂着霉味和汗味的浑浊空气扑面而来。
营房里很昏暗,只有一个小小的窗口透进一丝微弱的天光。
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正背对着门口,盘腿坐在冰冷的床板上一动不动。
听到开门声,他连头都没有回一下。
郭英提着食盒缓缓走了进去,对看守使了个眼色。
看守会意,立刻退了出去,并轻轻地关上了房门。
营房里只剩下了他们两个人。
郭英没有说话,只是将食盒轻轻地放在了房间里那张唯一的小木桌上。
他打开了盒盖。
瞬间,一股浓郁的、带着膻味的羊肉香气在狭小的空间里弥漫开来。
但这足以让任何饥饿之人流口水的香味,似乎并没有引起那个背影的任何反应。
郭英自己拉过一张小凳,在桌边坐了下来。
“李兄。”他终于开口,声音带着些许沙哑。
坐在床板上的那个人,身体似乎微微僵硬了一下。
但他依旧没有回头。
郭英并不在意,仿佛只是在自言自语。
“我记得,刚被送到这里的时候,我跟你一样。”
“不,甚至比你还要不堪。”
“我每天想的就是怎么去死。”
“我觉得我没脸活在这个世上了。”
“我亲手葬送了五万弟兄,我是罪人!”
他的声音很平淡,就像在讲述一个别人的故事。
“可是,他们不让我死。”
“蓝玉不让我死。”
“他找人看着我,每天好吃好喝地供着我。”
“你知道吗?那种感觉,比拿刀子一刀一刀割我的肉还难受。”
李德的肩膀似乎动了一下。
“后来,我不闹了,也死不掉,就每天看着窗外。”
郭英的目光也投向了那扇小小的窗口。
“我看着那些跟我们一起被俘的弟兄们。”
“看着他们怎么从绝望到麻木,再到……找到活路。”
“我亲眼看到,一个叫赵四的屯工,就因为改进了一个小小的独轮车,获得了比别人多十倍的粮食和酒肉。”
“我亲眼看到,那些以前在我们军中连饱饭都吃不上的大头兵,在这里因为干活卖力,晚上都能分到一大块肉。”
他顿了顿,声音里带上了一丝难言的滋味。
“甚至,我这个一事无成的阶下囚,吃的都比以前当总兵的时候还好。”
他指了指桌上那碗还在冒着热气的羊肉汤。
“李兄,你在我叔父武定侯府上当过差,你告诉我,咱们大明朝的军营里,一个普通的千户,能每天都喝上这么一碗不掺水的羊肉汤吗?”
这一次,李德的身体有了明显的反应。
他沉默着。
没有回答,但他的沉默本身就是一种默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洪武末年:我,蓝玉,屠龙请大家收藏:(m.20xs.org)洪武末年:我,蓝玉,屠龙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