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既然点了头,那这“探病”的事儿就算是铁板钉钉了。
但新的问题又来了。
这钦差,派谁去?
这可不是个好差事。
说是探病,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似的,这就是去查案的,甚至是去抓人的。
燕王朱棣那是什么人?那是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藩王,那是能在北平跟蓝玉掰手腕的主儿。
他现在虽然病着,可他手里还握着燕山三卫的兵马。
派个软柿子去,怕是连燕王府的大门都进不去,反被朱棣三言两语给打发了回来;派个愣头青去,万一不知轻重,还没查出眉目先把人给逼急了,到时候狗急跳墙,北平一乱,这锅谁背?
所以,次日的早朝上,气氛就显得格外诡异。
往日里为了个屁大点事儿都能争得面红耳赤的大臣们,今天一个个都成了闷眼葫芦。
朱元璋高坐在龙椅上,那双老眼半睁半闭,但就在这看似打盹的间隙里,却像鹰一样审视着下面的每一个人。
“怎么?都哑巴了?”
他慢悠悠地开了口,声音不大,却在大殿里带出回响,“平日里一个个不是挺能说的吗?今儿个倒好,派个钦差去北平,给咱老四送点药,这么简单的差事,就没人愿替朕分忧?”
底下的臣子们脑袋垂得更低了。
简单?
这可是要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简单”!
就在这一片尴尬的沉默中,站在文官列首的齐泰,悄悄地抬起头,看了一眼旁边的黄子澄。
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
齐泰深吸一口气,手持笏板,大步出列。
“启奏陛下!臣以为,探视燕王,非同小可。此去,既要彰显天家恩德,又要不辱钦差气度,非刚正不阿、不畏强权者,不可当此大任!”
朱元璋撩起眼皮看了他一眼:“哦?看来齐爱卿心里有好人选了?说来听听。”
齐泰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臣举荐,工科给事中、御史张昺!”
听到这个名字,大殿里顿时响起了一阵细微的嗡嗡声。
张昺?
那个有名的“张石头”?
这家伙在朝中可是个异类。他是洪武年间的进士,为人方正古板,认死理,那张嘴更是谁都敢喷。
就连朱元璋有时候都被他顶得下不来台,偏偏他还占着理,让你还没法治他的罪。
最关键的是,大家都记得清楚,就在去年的大朝会上,这张昺还曾当面弹劾过朱棣,说他在封地“僭越礼制,纵容家奴”。
当时朱棣脸色铁青,但在朱元璋面前也不好发作,这梁子算是结下了。
让仇人去看病?
这齐泰,可是真够损的。
朱元璋的眉毛挑了一下,显然也想起了这茬。
但这反而让他觉得有点意思。
“张昺何在?”朱元璋问道。
一个穿着御史官袍的中年人从后面走了出来。他身材精瘦,脸上线条刚硬,一看就是那种不好说话的主儿。
“臣张昺,在。”
他也不看别人,直挺挺地跪下,磕了个头后就直起了腰,那双眼睛里一点惧色都没有。
朱元璋盯着他看了一会儿:“齐泰举荐你去北平,给燕王看病。这差事,你敢接吗?”
张昺连个磕巴都没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陛下让臣去,臣就去。别说是北平,就是刀山火海,臣也不敢说个不字。”
“好!”朱元璋赞了一声。
他就喜欢这种不怕死的臣子。
“不过…”张昺话锋一转,“臣只是去送药?还是去问安?若是燕王真病了也就罢了,若是…”
他没把话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若是没病,或者装病,臣有没有先斩后奏的权力?
朱元璋笑了,笑意却不达眼底:“朕让你去,你就给朕好好看看。该怎么看,怎么治,那是大夫的事。但你是钦差,你的眼睛,就是朕的眼睛。”
这话里的意思很明白了——放手去查,出事有朕兜着。
张昺脸上露出一丝近乎兴奋的神色:“臣,领旨!”
就在这时,兵部尚书茹瑺也站了出来。
“陛下,臣以为,光派张大人一人去,怕是不够周全。”
朱元璋看向他:“你也想去?”
茹瑺赶紧摆手:“臣没那个福分。臣是担心,张大人毕竟是文官,那北平如今形势复杂,既有燕王府的护卫,外头还有蓝玉那贼子虎视眈眈。钦差出行,没点护卫那怎么行?”
“再说了,送去那么多御赐药材,万一路上有个闪失,岂不辜负了陛下的心意?”
朱元璋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的扶手:“嗯,言之有理。那你有什么主意?”
“臣建议,”茹瑺看了一眼张昺,又看了看上头,“北平都指挥使司如今正好缺个主心骨。臣举荐一人,现任河南都指挥使谢贵。此人曾在北疆带兵多年,熟悉北平军务,且是个知道轻重缓急的。”
“不如将谢贵调任北平都指挥使,让他在北平接应钦差。再从京营之中,挑选精锐锦衣卫五百名,名为护送药材,实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洪武末年:我,蓝玉,屠龙》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
喜欢洪武末年:我,蓝玉,屠龙请大家收藏:(m.20xs.org)洪武末年:我,蓝玉,屠龙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