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焱,你方才说,那寨子百姓,生活清苦,仅靠采药狩猎为生?”
“回陛下,正是。地处偏远,土地贫瘠,除了那些特殊药材,几无产出。”曹焱如实回答。
朱棣的目光,缓缓移到了御案一角,那里摆放着几颗刚刚由郑和进献的,名为“土豆”、“红薯”的块茎作物。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奇异的光芒,仿佛穿透了这些其貌不扬的植物,看到了某种未来的可能性。
“世代采药为生……确实非长久之计。”朱棣低声自语,嘴角泛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若能有亩产数十石、不择地力之作物,或许……这所谓的‘根’,也未必不能换一换。”
他没有再说下去,但曹焱却从这意味深长的话语中,捕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陛下似乎……对那寨子的困境,乃至对辛诚的难题,有了某种超越眼前困局的想法?而且这想法,似乎与郑和带回的这些海外奇种有关?
“好了,你退下吧。查陈潇之事,需尽快,更要隐秘。”朱棣挥了挥手,恢复了帝王的淡漠。
“臣,告退!”曹焱躬身,小心翼翼地退出了养心殿,直到走出宫门,被夜晚的冷风一吹,才发觉自己里衣早已被冷汗浸透。今夜这场召见,信息量太大,让他心潮澎湃,又感到无比沉重。
……
与此同时,京城,某处极为隐秘的私家园林深处。
夜凉如水,园中一隅临水的暖阁内却温暖如春。陈潇披着一件狐裘,慵懒地靠在铺着白虎皮的软榻上,手中把玩着一只晶莹剔透的玻璃杯,杯中盛着他自酿的“烈焰焚情”。
他对面,坐着一位身着常服,但气度雍容华贵的中年男子,正是之前在朝堂上举荐他的那位郡王——永嘉郡王朱瞻壔(此为虚构名,永乐帝之侄,性格谨慎而富有野心)。
“王爷深夜到访,可是宫中有了新的消息?”陈潇抿了一口酒,笑着问道,语气随意,仿佛在与老友闲聊。
永嘉郡王朱瞻壔神色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他压低了声音:“今日陛下降旨,擢你为‘参赞机务’,圣眷之隆,令人侧目。只是……陛下同时秘密召见了刚从西域回来的东厂档头曹焱。据宫里眼线回报,谈话内容……似乎涉及刘公公与你。”
陈潇闻言,脸上笑容不变,反而更加惬意地晃了晃酒杯:“哦?陛下这是……起了疑心,开始绕开刘公公,另辟蹊径查我了?动作比我想象的还要快些。”
“你竟还笑得出来?”朱瞻壔皱眉,“陛下生性多疑,手段酷烈,若真被他查到什么……”
“查到什么?”陈潇打断他,眼中闪烁着自信乃至有些狂傲的光芒,“王爷,陛下他,能查到什么?查我如何‘死而复生’?查我如何‘无师自通’?有些东西,超越了这时代的认知,他就算把皇宫大内的密探全都派出来,也查不出个所以然来。”
他坐直了身子,目光锐利地看向朱瞻壔:“王爷,我们合作之初,我便说过,我要的,从来就不是区区官职,也不是富可敌国的财富。”
“那你究竟要什么?”朱瞻壔忍不住追问,这个问题在他心中萦绕已久。
陈潇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一丝缝隙,让寒冷的夜风吹入,带着他灼热的话语:
“我要的,是改变!是打破这千年不变的格局!是让这个世界,按照我认为对的方向前进!”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狂热:“出兵北疆,扫平瓦剌、鞑靼,只是第一步!一个统一而强盛的帝国,才能集中力量,去做更伟大的事情!而当郑和带着土豆、玉米、红薯回到京城的那一刻,我就知道,陛下北伐的决心,已经无可动摇!有了这些作物,百姓更能吃饱肚子,朝廷更能支撑长期的战争,陛下开疆拓土的雄心,将再无掣肘!北疆出兵,已是必然!”
朱瞻壔看着他站在窗边的背影,听着他那宏大甚至有些癫狂的宣言,心中震撼莫名。他发现自己从未真正理解过这个少年。
陈潇缓缓转过身,脸上那狂热的笑容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的、近乎漠然的深邃:
“至于陛下查我……让他查去吧。在他还需要我,还需要我带来的新式训练法,还需要我未来可能提供的‘奇技淫巧’来强化他的军队之时,他就不会动我。相反,他会给我更大的权柄,更多的资源,让我去折腾,去为他打造那支无敌的军队。”
他走回榻边,重新坐下,为自己又倒了一杯酒,语气变得低沉而神秘:
“王爷,你可知道,为何我如此执着于推动北伐?仅仅是为了军功,或是陛下的野心吗?”
朱瞻壔摇了摇头,他确实不解。
陈潇凑近了些,声音压得极低,仿佛怕被这夜色偷听了去:“因为根据一些极其古老的记载和我的推断,那困扰中原数百年的北疆边患,其根源,或许并不仅仅是游牧民族的劫掠成性。在那茫茫草原的极北之处,可能隐藏着一个更为古老、更为恐怖的秘密……一个被称为‘北冥归墟’的地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致诚请大家收藏:(m.20xs.org)致诚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