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归的路途,依旧漫长。
越往南行,天气渐渐回暖,冰雪消融,露出泥土的本色和零星的绿意。但辛诚心头的寒意,却并未随之散去。冰魄被毁的阴影如同附骨之疽,时刻啃噬着他的心。他变得愈发沉默,常常望着车窗外飞逝的景物出神,眼神空洞。
秦烈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知道,单纯的安慰和鼓励已经无用。她只能更加细心地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在他偶尔因马车颠簸而露出痛苦神色时,及时递上水囊,在他夜里被噩梦惊醒时,默默陪在他身边,直到他再次入睡。
这一日,车队行至一处较为繁华的边镇,准备补充些物资。镇子位于南北商道交汇处,人来人往,颇为热闹。辛诚本不欲下车,但在秦烈焰的软磨硬泡下,还是勉强跟着她走进了市集。
市集上喧闹无比,各色货物琳琅满目。辛诚兴致缺缺,目光漫无目的地扫过。忽然,他的目光在几个蹲在街角、面前摆着背篓的汉子身上定格了。
那几个汉子皮肤黝黑,身材精壮,穿着典型的西北山民服饰,眉宇间带着一股山野的悍勇之气。而他们面前背篓里摆放的,赫然是金灿灿的玉米棒子和沾着泥土、个头饱满的红薯!
是赤焰寨的人!
辛诚的心脏猛地一跳。他认得其中一人的面孔,是寨子里一个负责巡逻的年轻小伙。
只见那几个寨民并不像寻常小贩那般高声吆喝,只是沉默地坐在那里,但他们的货物却吸引了不少路过的商旅驻足询问。很快,便有几个穿着绸缎、像是大户人家采买模样的中年人上前,与寨民们交谈起来。双方用手比划着,似乎是在讨价还价。
最终,那几名商旅似乎对玉米和红薯的品质十分满意,爽快地掏出钱袋,将几个背篓的货物尽数买下。寨民们接过沉甸甸的铜钱和碎银子,古铜色的脸上露出了质朴而满足的笑容,小心翼翼地将钱币收进贴身的布袋里。
那笑容,辛诚在赤焰寨见过。那是摆脱了生存危机后,对生活重新燃起希望的笑容,是依靠自己双手挣来衣食的踏实与自豪。
他静静地站在不远处,看着这一幕。心中那冰封的某个角落,似乎被这平凡而真实的场景,悄然触动,裂开了一道细微的缝隙。
这些作物,源自陈潇。
是陈潇,将这些来自遥远海外、被视为“奇技淫巧”的东西带到了大明,交给了像赤焰寨这样挣扎在生死线上的百姓手中。
他想起陈潇在朝堂上面对质疑时,那看似平静却隐含锋芒的应对;想起他献上的细盐之法、练兵之策;想起他描绘的那个“人人安居乐业”的遥远蓝图……
自己一直对陈潇抱有极深的成见和警惕,认为他行事诡秘,目的不纯,其理念更是离经叛道。可眼前这实实在在的一幕,这些寨民脸上真切的笑容,却像是一记无声的重锤,敲打在他的心头。
陈潇,或许并非全然是野心家或妖孽。他带来的东西,确确实实地,让一部分人活得更好了。
一种复杂的情绪在辛诚心中蔓延。敌意依旧存在,疑虑并未打消,但那份根深蒂固的排斥,似乎松动了几分。他甚至产生了一个念头:若有朝一日,局势允许,或许……可以试着与陈潇谈一谈?不是作为敌人,而是作为……两个对这片土地有着不同理解、却或许在某些层面可以沟通的……同行者?
这个念头让他自己都感到有些讶异。
秦烈焰见他盯着那几个寨民出神,轻轻碰了碰他的胳膊:“怎么了?认识?”
辛诚缓缓收回目光,摇了摇头,低声道:“没什么。只是觉得……这些作物,能帮到人,总是好的。”
秦烈焰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但看到辛诚眼中似乎多了些不一样的神采,不像之前那般死寂,心中也稍稍安定了些。
然而,这份短暂的平和,很快就被秦烈焰自己一番“别出心裁”的举动打破了。
自从玄冰谷归来,尤其是看到辛诚因沈青棠而痛苦绝望的模样后,一个念头就在秦烈焰心中疯狂滋生——辛诚喜欢的,大概是沈青棠那样温柔似水、细腻体贴的女子。自己这般风风火火、舞刀弄枪的性子,恐怕……永远也走不进他的心。
一种混合着自卑、不甘和强烈渴望改变的情绪,驱使着她做出了一个让她日后回想起来都恨不得钻地缝的决定——她要模仿沈青棠!
她开始仔细观察记忆中沈青棠的言行举止(虽然大多来自辛诚的描述和短暂的接触),并试图照搬到自己身上。
于是,在接下来的行程中,辛诚和释空便频频目睹了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场景。
歇脚喝茶时,秦烈焰不再像往常那样端起碗豪迈地一饮而尽,而是学着想象中大家闺秀的样子,用指尖小心翼翼地捻起茶杯,翘起兰花指,小口啜饮,还要努力挤出一个自以为温婉含蓄的笑容,结果因为紧张和不习惯,手抖得差点把茶水泼到自己身上,那笑容也僵硬得比哭还难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致诚请大家收藏:(m.20xs.org)致诚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